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黄应德南宋
宜州铁城宝祐三年十一月 南宋 · 黄应德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二、《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二○、《粤西文载》卷六○、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三○、《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卷一七
岭右自淳祐以来,传云南有鞑患,朝廷重我南鄙,移师戍之。
大帅宝文胡公时郎官转对上前,独谓遣戍非经久之策,当如唐李德裕筹边故事,按山川道里,择险筑城,以扼其阻。
上虽下其议,未果行也。
宝祐甲寅秋,前事复棘,上思公言,乃命经略一道。
公至阅履封,以宜当西南夷间道,必能干城者,可畀虎符。
武经大夫云侯拱守之。
侯诣帅府受约束,公曰:「惟事事有备无患耳。
昔佛狸未寇,元嘉时盱眙沈璞以郡居要冲,缮城浚隍,上下皆谓过计;
及魏兵南向,所至赤地,而大将臧质独藉城以挫虏。
往事明验可见已。
今震于其邻,独不当为彻计虖」?
侯奉命惟谨。
至宜,顾城陋不足恃,则经营。
距郡三里而近,有山环绕,皆峭壁悬厓,内可容万灶,飞泉石井,取汲不竭。
侯熟视,叹曰:「地险无踰此矣」。
亟闻于公。
公以闻庙堂,得旨,以币百万下之郡,鸠工计材,伐石畚土,因山之势,联络而城之。
周遭一千八百馀丈,为墙栉如,为门翼如,悉与山相缪。
山之前下瞰龙江,后倚天河,四面形胜,屹然天成,虽钩冲肉薄,无所施也。
凡州县治、寨舍,糗粮、器械峙积之所咸备。
而侯未以民迁,姑徙附邑宜山治隶焉。
宜民知保生聚者亦莫不适有居,用永地于兹新城
又以见侯之是役,非独地利,人和从可知矣。
役始于乙卯季春之望,讫于仲冬之朔。
指授规画,侯必躬必亲。
其董而相之者,郡从事钟嶅、文学掾林均、清远节度推官颜得遇也。
城成,以其砌叠皆石,乃名铁城
图上帅府,宝文公命应德记之。
夫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地不能自为险也,而设险则人力存焉。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为暴者不必有也,而恃吾有以待之。
易前民用,岂我厚诬。
今宜得侯为保障,重门设险,岂特无唇齿忧,彼窃伏草莽、俟时观衅者将不复作。
噫,亦意造物设是久,而有待于侯之来也;
亦意南方当无狄患,而侯之遂筑斯城也。
侯关表老将,熟更战守。
自领郡后,阅丁壮,治戈甲,明斥堠,结蕃邻,为宜备无不周,城其大可书者。
伐柯匪斧,所以成侯之役者谁与?
胡公名颖字叔献长沙人,文武伯也,今又被命入奏。
是岁日长至奉议郎通判静江军府兼管内劝农事、借绯黄应德记。
岳麓何应文书。
奉议郎、特差充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参议官张埏篆盖。
宜州铁城(并序 宝祐四年三月 南宋 · 黄应德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二、《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二○、《粤西文载》卷六○、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三○、《南宋文录录》卷九、《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卷一七
恭惟我宋,圣作明述,上同尧舜,代天子民,无间远迩。
肆我皇上,家视天下。
比以朝绅之议论、制阃之申明,皆谓鞑警云南,而西广首当其冲,既命宝文胡公为帅,复以宜当西南夷间道,特命总管云公出守斯土,为保障计。
公至自帅府,宝文公授以筹边方略,设险守国,以为经久之规。
公奉命惟谨。
始入郡,观郡城之东、龙江之北,四面石壁环绕,且襟山带河,有关中百二形胜,遂闻于宝文公,转闻于朝,得旨,以币百万建为铁城
其成也,不资屋宇之覆盖,不劳后人之葺理,其坚如铁之不可击而破,其高如天之不可阶而升。
新旧之异,殆霄壤焉。
外夷闻风,且将褫其魄而夺之气矣,何斡腹之虑哉!
其保卫宜民,实与天地相为久长。
故四民同为之颂,刊诸铁城石崖,以纪其无穷之绩云。
颂曰:
惟天惠民,惟辟奉天
惟臣承辟,于蕃于宣。
明明天子,不我遐弃。
新命帅臣经略西事。
永惟宜阳,外控西夷。
居广之冲,实为藩篱。
蠢尔狂鞑,谋斡吾腹。
天子曰吁,保障谁属。
乃眷西顾,畴咨虎臣。
帅臣乃言,云公其人。
天子曰俞,俾镇斯土。
安边立功,外禦其侮。
公拜稽首,曰往钦哉。
徒御啴啴,惠然肯来。
自公来宜,奉命悉力。
熟观地形,设险守国。
乃经乃营,因山为城。
石壁回环,屹然天成。
双流淼淼,如带斯绕。
惟石岩岩,角立崖表。
诸关宏修,高无与俦。
内容万灶,外扼咽喉。
四面如铁,形胜卓绝。
车不得驰,骑不得列。
牢不可破,险不可夷。
虽有贲育,勇无所施。
乃立府库,储财积粟。
细柳分屯,兵食俱足。
复用石工,凿井于中。
山下出泉,源源不穷。
重城外维,下瞰渊水。
东西对峙,摩空玉垒。
郡邑既迁,廨宇森严。
民居云集,接栋连檐。
道更坦履,其直如矢。
懋迁有无,日中为市。
猗欤我公,尽心竭忠。
指授规画,必亲必躬。
贤哉长幕,暨郡文学,同我倅车,赞筹帷幄。
以卫宜民,民咸赖之。
安堵乐业,春台熙熙。
虏人闻风,心寒股慄。
屏迹而遁,边境宁谧。
宜山峨峨,龙水汤汤。
铁城之功,山高水长。
四民交欢,磨崖刊颂。
亿万斯年,永戴我宋。
宝祐四年三月吉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