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冯祖轲北宋
阳平镇府君三郎庙记 北宋 · 冯祖轲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二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九八
夫鬼神之道,本聪明而兼正直,左氏举之于前;
为祸福而无声形,韩愈原之于后。
由此观之,虽圣人之徒,未始不信其道,况今民哉?
伏以武江之阳平镇,镇之东有庙,曰泰山府君三郎之神也。
按此山者,为天帝之孙,统群岳之长,兖州之镇,鲁邦所瞻。
今夫神之有庙于斯,其亦由来且久,左右前后,无所传记,抑不知兴而未载,载而湮没欤?
兹盖去圣日远,不可得而闻也。
然而古老传云,其始也相对岩石之间,自显灵祇之状,容止威厉,望之俨然。
故当时士人,目而异之,所以万口一辞,以谓此神之托,乃命工鋑饰,将徙于市之西隅,建立祠所,飨而致之。
既而扶舁渡江,若举一羽,离岸才数十步,忽抗力于千钧,寂然不动,确乎不拔,虽举乌获之任、孟贲之勇,亦不足以敌其势而进其行。
于是百众以畏,无复计图,遂筑室于兹,信奉其事。
是祠也,面崇山而枕澄江,云龙飞跃,依阓阛而接古道,车马轩腾,实为瑰伟之区,诚谓绝特之域耳。
夫事得于传闻之间,言出于旷世之久,则其真伪混淆,是非疑似,不可以不别。
能别之,然后可进而求之,然后可闻而知之,所以致其果而必其断也。
况夫今之凭附之质,本像存焉,岸谷之下,缺处存焉,由是而观之,向所谓古老传之之言,信不诬矣。
又今岩穴中尚有刊刻十馀字,字已剥缺,而可详者唯长庆年月而已。
考其岁时,即大唐之朝,乃庙之所兴适当斯时,绵历于今,可谓远矣。
而神之降依兹土而不穷,人之共承尊祀而不绝,苟非参天地之灵,冠岳渎之圣,孰能与此?
而又每岁是境之俗,比屋之人,以正月八日府君斋辰,罄珠金以奉释老,不远千里,云集如归。
又以九月二十三日为三郎斋辰,崇浮图法,修梁武仪,祈戒精专,不敢散志。
凡此春秋二辰,然莫究其所自,且复从其所传,古今相与维持,未尝一日苟废,后继世者,岂可忽哉!
且夫神之于人也,视之弗见而其灵常显于吉凶,听之弗闻而其明常应于邪正。
故善恶之所降者,偕影响之相乘。
苟君子行不违吉德,道不离自然,内尽其心,外隆其礼,谦逊而自卑,则必蒙之以福。
若夫民有忤于天,有爽于物,失恭与义,既吝且骄,满盈而自溢,则必蒙之以害。
动静之际,可不慎欤!
及夫岁之大旱,天之淫雨,邑大夫乘车恭谒,庶民致诚以告,则不待反掌而应之。
是虽凶年饥岁,亦受其赐,未有老弱转乎沟壑者矣。
愚一日因询庙吏,始闻其来,仍谓愚曰:「予累世幸得事其庑下,愧无丝毫之报。
况我神也,人虽知其传而未足尽其意,人虽知其灵而未足探其本。
噫!
古之变通纡缩郁闲而不振,今之威福燀漫自止而不明,愿以所言,题于兹石,庶几是祠亘万古而不泯也」。
愚匪其人,岂胜是请?
虽荐绅固让而惧神降殃,所以略书端末,以俟贤者取其义而为其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