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青阳梦炎
春秋经筌序 宋 · 青阳梦炎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经义考》卷一九一、《宋代蜀文辑存》卷九五
蜀在天一方,士当盛时,安于山林,唯穷经是务,皓首不辍。
故其著述往往深得经意,然不轻于自衒,而人莫之知。
书之藏于家者,又以狄难而燬,良可嘅叹。
麟经在蜀,尤有传授,盖濂溪先生仕于合,伊川先生谪于涪,金堂谢持正先生亲受教于伊川,以发明笔削之旨。
老师宿儒,持其平素之所讨论,传诸其徒,虽前有断烂朝报之毁,后有伪学之禁,而守之不变。
故薰陶浸渍,所被者广。
如冯公辅、朱万里、张习之、刘光远诸先生,皆一时所宗。
吾乡木讷赵先生,独抱遗经,穷探冥索,实为之倡。
所著《诗故》、《经筌》二书,有功于圣经甚大。
《诗故》湮没不传,唯《经筌》独存。
其为说不外乎濂洛之学,而善于原情,不为传注所拘。
至于推见至隐,使二百四十二年事瞭如在目。
其所参订,率有依据。
经生学子,窃其绪言以梯科第者踵相接也。
噫,先生著书以淑后学,岂为是哉?
先民谓《春秋》,孔子刑书,传为案,经为断,其说尚矣。
然至当无二,而三传殊说,犹未免于致其疑。
有能卓然不惑于好恶是非之私,不徇夫牵合傅会之失,先原情以为之裁准,得其情则案可断,刑可用矣。
孔子作《春秋》必质诸人情,孰谓探索于千有馀年之后,而不知原情以蔽事哉?
此余所以深有味于是书也。
余与先生同里,且受经于先生之高弟,每患此书未能散见于四方,谨刊诸家塾,与同志共之。
读经者傥能主濂、洛、胡文定之说,以求夫大经大法之要,又以此书原当世之人情,而归于至理,广而充之,举而措之,以正谊明道为心,以拨乱反正为事,使吾夫子赏罚之公,不徒载之空言,尚先生明经之明。
咸淳壬申阳月朔,后学石泉青阳梦炎序。
按:《春秋经筌》卷首,通志堂经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