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释惟白北宋
北宋 · 释惟白
 押翰韵
过去已过去,未来且莫算。
正当现在事,今朝正月半
明月正团圆,打鼓普请看(《五灯会元》卷一六)
上皇帝书建中靖国元年七月 北宋 · 释惟白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三
七月十五日法云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惟白,谨昧死上书皇帝陛下。
臣闻天地崇高博厚,所以覆载万物也;
日月丽明而腾照,所以辉华万方也;
孔孟本仁而祖义,所以教养万俗也;
佛祖运智而含悲,所以开觉万有也。
若此四者,古今罕有齐其功者也。
恭惟皇帝陛下德普天地,明逾日月,道超孔孟,性侔佛祖。
自丕承大业,一日而天下归仁
儒释道俗,草木禽鱼,霈然沾其大恩大泽。
沿古抵今,未有如陛下能齐其功也。
臣缁林一草耳,两岁中,三遇陛下诏阐宗风,实千载一时之幸会。
臣所以扪膺忖心,将何以报?
臣定外窃观真宗皇帝践祚,改元景德吴中道原集禅门宗师心要语句三十卷进上,蒙诏翰林学士杨亿为序,是曰《景德传灯录》。
仁宗皇帝践祚,改元天圣驸马都尉李遵勖亦集《禅门宗师心要语句》三十卷进上,蒙御制序文,是曰《天圣广灯录》。
皆敕随大藏,传布天下,开悟机器者。
数如河沙,然妙道虽不以言,须假言而显于妙道也。
天圣至今,将八十年,未有集录者。
臣今遇陛下践祚改元,谨集禅门宗师心要语句三十卷,目为《建中靖国续灯录》,昧死上进。
伏望陛下特降朝廷,依《传灯》、《广灯录》例赐序文,下印经院,编入大藏目录,随藏流行,使佛燄祖燄,光明而无尽,则陛下圣祚国祚,绵远而何穷也。
臣尝思元丰五年岁在壬戌,朝廷无事,瑞应有感,海宇肃清,边陲静息。
是时神宗皇帝宴然无为,留神禅悦,建法云禅宇,诏圆通禅师法秀开阐宗风,招延禅众,实陛下诞圣之年。
若此兴崇,良有以也。
臣今所以区区集斯语要,少赞陛下金轮垂裳、佛行仁慈之化,而报神宗皇帝创禅林莫大之恩也。
臣窃原国朝祖宗已来,以圣继圣,未尝不以佛祖妙道,资以周、孔仁义而化成天下也。
所以圣人之事,必待圣人而后可行无上法印。
今日正赖陛下不忘佛嘱,以永传布,则臣死生之大幸,天下禅门之大幸。
所有《建中靖国续灯录》三十卷,目录三卷,随书昧死上进。
干黩冕旒,臣无任瞻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
惟白诚惶诚恐、昧死谨言。
按:《建中靖国续灯录》卷三○,续藏经第二编乙第九套第二册。
禅宗述 北宋 · 释惟白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三
式观禅宗,肇乎先佛。
数周尘劫,曷纪岁时。
原自鹫峰授手,鸡岭笑颜,花绽千枝,源分万派。
普传竺国,大播华夷。
继代机缘,集成传录。
然竺天祖师传法偈颂、谶语生缘,翻译在于何时,流通载于何代?
谨按禹门太守杨衒之铭系记云:东魏静帝兴和四年庚申岁西魏文帝大统六年梁武帝大同六年也,高僧云启往西竺求法,至龟兹国,遇天竺三藏那连耶舍,欲来东土传法。
云启曰:「佛法未兴,且同止此」。
遂将梵本共译为华言。
云启去游印土,那连耶舍亲将至西魏,值时多故,乃入高齐
文宣帝礼遇甚厚,延居石窟寺
以齐方受魏禅,未暇翻译别经,乃将龟兹与云启所译《祖偈因缘》传播。
居士万天懿殷勤叩问,深悟玄旨,遂将校对
昭玄沙门昙曜同西天三藏吉迦夜所译《付法藏传》,失于次序,兼无偈谶,乃写本进去魏朝,證其差谬(《付法藏传》,当魏太武真君年中,信崔浩寇谦之邪说,毁灭佛法,至文成帝和平中重兴,故缺也。)
梁简文帝闻魏有本,遣使刘玄运往传写,归建康,流布江表。
大唐贞元中金陵沙门惠炬将此祖偈往曹溪,同西天胜持三藏重共参校,并唐初已来传法宗师机缘,集成《宝林传》。
光化中华岳伟禅师集贞元已来出世宗师机缘,将此祖偈,作其基绪,编为《玄门圣胄集》。
开平中南岳三生藏惟劲头陀,又录光化已后出世宗匠机缘,亦以祖偈为由致,集成《续宝林传》。
宋景德中吴僧道原集开平已来宗师机缘,成《传灯录》,上进真宗皇帝
翰林学士杨亿、兵部员外郎李维、太常丞王曙同议校勘
备检古今传记證之,寻具奉闻。
降诏作序,编入大藏颁行。
天圣中驸马都尉李遵勖石门聪禅师,发悟心地,因聚禅学集景德已来出世宗师语要,列此祖偈为根系,多总事缘,成《广灯录》,上进仁宗皇帝,御制序文,敕随大藏流通。
建中靖国元年秋惟白集天圣已来出世宗师机缘,凭此祖偈以为标本,成《续灯录》,上进今上皇帝。
御制御书序文,敕入大藏传布,使百千万世知佛祖妙道,在吾炎宋特盛于天下,得非佛菩萨示现为国王大臣者乎?
按:《大藏经纲目指要录》卷八,昭和法宝总目第二卷。
禅教五派宗源 北宋 · 释惟白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三
夫出家作沙门者,须悟佛心宗,明见本性,解佛教旨,通畅精义,则禅定戒慧了然圆證,如说而行,乃真佛子也。
若滞之一隅,则偏而不通;
或二俱未习,则名字比丘,良可伤哉!
且佛心者祖祖密传,直指悟心證性,乃云门、临济、曹洞、法眼诸禅门宗师之所提唱也。
佛语者则师师演说,以论净戒定惠,乃贤首、慈恩、天台南山诸教门法师之所阐扬也。
然诸宗门下接踵传持,各代有其人,不可备论矣。
子传佛心外穷佛语旨,常阅《大藏经》,以其字号随函卷轴,考束部类,品题撮义,摭而录之,庶几五千馀卷纲目,顿现定境。
抑亦俾乎来者于此先明大旨,然后披其经文,则皎如镜像。
其或踏著透脱一路,无俟斯矣。
然传道传教,宗源因而述之,俾不滞偏局而通弘法道庄严圣世也。
且如来在多子塔前,分半座而授手金色头陀,便传正法眼,令教外别行付上根辈。
天竺继之者二十七世,达磨入于中国传乎可祖,至于六代曹溪门下,分枝列派。
以之今日诸宗师共所提唱者,谓之直指悟心见性宗,乃曰禅门也。
如来在菩提场,文殊、普贤二大士当机启悟,而后马鸣、龙树二祖师,青目、清辩二尊者,洎智光法师次第传演。
中国则帝心禅师、智俨尊者,贤首、清凉二国师,洎圭峰定惠广而序述。
以之今日诸法师共所阐扬者,谓之一念圆融具德宗,乃曰贤首教也。
如来在鹫峰山,慈氏菩萨启蒙识智,而后无著、天亲二大士,护法、难陀二尊者,洎戒贤法师续明斯旨。
中国则三藏奘师、慈恩基师大为嗣述,以之今日诸论师共所传讲者,谓之三乘法相显理宗,乃曰慈恩教也。
如来在给孤独园,优波离躬行性相戒法,而后分诸部类。
鸡头寺耶舍尊者,以至诸派嗣续弘持。
中国则僧护、惠猷、僧业、僧祐诸高僧,洎澄照宣师恢弘细行,以之今日诸律师共所持守者,谓之行事防非止恶宗,乃曰南山教也。
如来灭后五百年,龙树祖师传正法眼,外述中论颂,而后青目尊者分别明菩萨条畅妙义。
中国则惠文禅师、思大和尚、智者国师,洎灌顶、左溪朗、荆溪然三尊者,续大玄旨,以之今日诸讲师共所发挥者,谓之四教法性观行宗,乃曰天台教也。
然教分五宗,实枢机如来所说经律,论靡不该罗,其道本一贯也。
窃尝以塑佛者为喻。
喻之何谓也?
若慈恩教者,如立佛骨上筋泥也;
南山教者,如裹佛细泥致密也;
天台教者,如安佛五脏,内备也;
贤首教者,如装佛金彩色泽也;
禅门宗者,如著佛眼珠开光明也。
如是则阙一而不可也。
在乎智者,以譬喻得解耳。
大悟性者,各宗本具。
按:《大藏经纲目指要录》卷八,昭和法宝总目第二卷。
大藏经纲目指要录五利五报述 北宋 · 释惟白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三
崇宁二年癸未春,得上旨游天台
中秋后三日,至婺州金华智者禅寺,阅《大藏经》。
仲冬一日丁丑,援笔撮其要义。
次年甲申仲春三日丁未毕之,计二十馀万字。
因而述曰:且寡闻比丘不足以为人师表者,古今圣贤共所深诫之格言也,故集斯《大藏经律论传记纲目指要》,以资多闻者,举扬应其机器耳。
况如来圣教若大海浩渺无涯,待举一因一缘,何由便见也。
今于四百八十函,则函函标其部号;
五千馀卷,则卷卷分其品目。
便启函开卷,即见其缘起耳。
然所集者,其利有五:
一、宗师提唱者,得随宜开觉故。
何谓也?
向上玄枢,应乎大器,俯徇情性,在乎顺机。
故弘宗阐教,以方就圆,须假博闻,待乎来问。
故集斯录,益真接化贵言,有稽古道,取信于人也。
二、法师讲演者,资阐明训徒故。
何谓也?
传教者宜谈妙义,听习者专咨实理。
一部微言,必有所證。
或引经律论文,或考疏钞传记,略无所据,义理难信。
故集斯录,缓急證其驾说,使有端绪也。
三、乐于注撰者,助检阅引文故。
何谓也?
作歌颂者,赞扬妙道;
述疏钞者,发挥圣言。
临文引据,一事一缘,贵出典章,制不妄启。
故集斯录,以待伸纸操毫而无凝思也。
四、有缘看藏者,易晓品义故。
何谓也?
出家佛子,若曾听经谕,或参问知识,则一览圣教,其义了然。
既未然者,不了法味,则空益疲劳。
故集斯录,俾见大旨,然后披文,乃深入法藏也。
五、无因披教者,知藏乘要义故。
何谓也?
在家菩萨居仕宦者,致君泽民,职务骈冗;
处黎庶者,家业萦繁,公私逼迫,以故无因披阅藏教。
设若有暇,何处取经?
故集斯录,使人人知其法义,家家有大藏因缘,资乎种智而脱死生也。
然以斯五利,而报恩亦有五也。
一、国王恩者,威德普覆,令安然行道故。
何谓也?
恭念今上皇帝佛会菩萨,现为明君,慈育四生,崇隆三宝,诏谈祖道,序行续灯,希世遭逢,旷古未有。
如是圣恩,云何可报?
《经》云:「欲报君恩,当弘佛法」。
故集斯录,使佛法惠命无穷,则睿算国祚亦无穷也。
二、外护者,墙堑住持,得如意唱道故。
何谓也?
窃思二十馀年,三居禅刹,承御宝亲批,蒙朝廷降旨,皆出贵公特达敷奏。
或安全保佑,或以道吹嘘。
至如宰相天下具瞻,微赐顾接,终身荣幸,岂况揄扬赞道也。
其诸朝贵,铭在定心,斯须不忘,深念报德。
《经》云:「大臣者国之重镇,常系心祝愿」。
故集斯录,使佛法流通,助泽民天下。
三、父母者,顿割深爱,舍出家求道故。
何谓也?
缅惟生育,又付明师,授之以经书,教之以仁义,令从释访道,循方心契,玄源身长出离。
其如此也,何可报焉?
《经》云:「若不传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恩者」。
故集斯录,使佛法僧播以答劬劳,斯乎佛记也。
四、师长恩者,摄授教约,得参微契本故。
何谓也?
每想慈训,得度受业和尚也;
指心见性,明眼宗师也。
交肩道伴,则一瞬一扬知心,益友则一言一句警悟死生,资成解脱。
若斯厚德,如何可报?
《经》云:「欲报师,当说法度人」。
故集斯录,使佛法种智不断,以答法乳也。
五、檀越者,随乞供资,助成圣道故。
何谓也?
且原游方十七载,住持二十年,三处焚修,四事供给,资身资道,唯信唯檀。
上自越国大主、太尉张公,及内外朝贤,远近善友,皆同心向道,共成佛事。
如斯益我,何可报之?
《经》云:「了悟心性,通明佛法,报信施恩也」。
故集斯录,使佛法增盛,同成佛果耳。
然五报者,则报无所报,无报可报也。
其五利者,则利无所利,无利可利也。
具正法眼者,同为證焉。
按:《大藏经纲目指要录》卷八,昭和法宝总目第二卷。
建中靖国续灯录付受次第 北宋 · 释惟白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三
七月十五日通进司投进劄子,当日蒙差阁子下杨太保日言传圣旨,就寺宣取《建中靖国续灯录》并《上皇帝书》。
佛国禅师望阙跪进。
续蒙差阁子下黄太保勉传圣旨,承受入内,上进御前。
至八月二十六日,蒙圣恩差降中使阁子下李太保敏,奉圣旨,就张敦礼宅,诏法云寺住持、佛国禅师惟白,赐《建中靖国续灯录》三十卷、目录三卷,仍赐御制御书序一轴,销金复帕等。
公主望阙受赐,仍与阖寺大众等迎引入寺,就法堂供养奉安讫。
即时升座,举扬般若,称谢圣恩,祀严圣寿,寻具语续并谢恩表,附中使李太保赍入内进呈。
是日,佛国禅师升堂语录。
师登座拈香云:「佛祖相传,经无量劫。
龙天护祐,遂有今时若也。
圣贤嗅著品类,闻知三十四心断结,五分法身顿圆,如今拈出,焚向炉中。
伏愿皇帝陛下道高尧舜,德迈羲轩。
七十二峰,耸为寿岳
百千巨海,流贯福河」。
次拈香云:「伏愿中宫皇后皇太妃、两宫皇后皇太子诸王天眷懋肃,宫闱声高,启颂崇显,三宝永赞,万机便敷」。
坐问:「帝泽霶流,御制文显扬祖道,赐禅门续灯,从此传千古,师将何法报皇恩」?
:「高提法印归皇化,大续真灯助帝明」。
僧曰:「若然者,今佛一言光古佛,开发九州禅悦心也」。
:「祇将一滴曹溪水,四海为霖报我皇」。
僧曰:「可谓是字字燕金满目,言言赵璧盈山」。
:「祇道得一半」。
僧曰:「遮一半,请禅师道」。
:「龙章并凤藻,玉画与金钩」。
僧曰:「箭锋相拄禅家用,鞭影齐施又若何」?
:「皇帝道了」。
僧曰:「恁么则少室因兹增道价,法云堂上转光辉」?
:「知恩报恩」。
问:「承师有言,唯凭一滴曹溪水,四海为霖报我皇。
祇如帝恩已降,祖道重彰,如何即是」?
:「三十年来罕逢此问」。
僧曰:「过去灯明佛,本光瑞如此」。
:「龙出洞时片片,凤栖梧处叶青青」。
问:「承皇帝序『直指性宗,单传心印。
可得于眉睫,可荐于言前』,如何是直指性宗底句」?
:「作家君王,方恁么道」?
僧曰:「廓然全露真消息,恭览今朝御制文」。
:「一言妙契寰中旨,千古淳风特地清」。
问:「四海禅宗,今朝光显。
学人上来,师举唱」。
:「静为天地本,动合圣贤心」。
僧曰:「雷音一剖乾坤肃,御笔才挥万象明」。
:「五云生岳顶,一气镇寰中」。
僧曰:「寒松露滴澄潭月,秋菊新开万蕊香」。
:「知时别宜」。
问:「御书新降,帝泽初沾。
正当此时,师说法」。
:「圣文轻世宝,宸笔带天香」。
僧曰:「祖燄续时光灿灿,觉花开处叶重重」。
:「不妨道著」。
问:「清焚一炷玉炉烟,上祝吾皇寿万千。
佛燄祖灯从此盛,师高唱太平年」。
:「禅林生瑞气,梵刹起祥云」。
僧曰:「祝圣一句,又作么生」?
:「近闻南岳僧来说,融顶万年倍高」。
师乃:「佛心量廓,明明洞照于十方;
祖意渊冲,杳杳冥通于三际。
少室而花开万朵,鹫峰而燄列千灯。
芬馥满于寰区,光华彻于沙界。
或调根而授法,或疏派以凿源。
耸干垂枝,腾光潜耀,统归于一致,分立于五宗。
所以天台智者指以一心,通乎三观。
莲华谈于一妙,薰风尽于九旬。
文句交罗,法性澄湛。
作两朝之师表,为千古之规模。
贤首国师,趣举一毫。
七处九会,齐彰剖折。
一尘百门,万行备足。
圆融具德相包容,启顿初心,便成正觉。
慈恩法主宝剑垂袖,悟彻于一心;
援笔临文,疏成于百本。
六释义而广明,三无性以澄辩。
橐籥人天,笙簧宗教
南山律师具三千威仪,持八万细行,演十诵妙旨,唱五分律文。
洞晓开遮,深明轨范。
布三番之羯磨,作四果之初因。
王臣瞻依,天人侍卫
达磨祖师单传佛印,直指人心。
自悟自明,自通自證。
潜光资于实行,密旨契于宗风。
十圣那知,三贤罔测。
临机而大用,固不拘于小慈。
抬眸则青嶂千重,拟思则万顷。
全体分付,觌面相呈。
德山一棒,则血溅星飞;
临济一喝,则风生霞散。
云门顾鉴,分明函盖,乾坤雪岭,提撕便见。
光辉日月,赵州翠。
桃花,拂握龟毛。
头头指示,仗横兔角;
物物全提,轮动般若。
神锋八万,宁静磨砻;
智慧宝剑,四海宴清。
迥超心识之端,透出语言之表。
由斯海明珠,光光而满目;
形山大宝,涌涌而现前。
放去全机,拈来受用。
然虽如是,正当今日如是话会。
窃思佛法付授,国王嘱以威德护持,使之流布沙界。
恭惟皇帝陛下聪明文思,为三千大千之尊;
睿哲英諆,作百亿四洲之主。
是真菩萨现为明君,故能顿悟佛心,顿明祖意,顿圆知见,顿性源。
运大等慈,不忘授记,降圣文于觉苑,洒宸翰于禅河,诏行《续灯》,助明国祚。
非谓释门一时之幸,实为禅宗万古之光。
瞻望天庭,不胜感荷。
以此举扬,上延睿算。
伏愿皇帝陛下智若日月,灯佛洞照大千;
寿如山海,慧王永延长劫」。
师复:「恭承圣序:『箭锋相拄,鞭影齐施。
直指性宗,单传心印。
可得于眉睫,可荐于言前』。
诸禅德若此消息,出在威音王佛已前,超过释迦老子一著。
明眼高人,同为證明。
伏惟珍重(」(《建中靖国续灯录》卷三○,续藏经第二编乙第九套第二册。以上王晓波校点)
)/「师」二字,据原校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