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释德云南宋
大佛顶首楞严义疏注经跋淳祐九年二月 南宋 · 释德云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
七徵八辩之文,实如来直指众生立地成佛之要。
佛世比丘,已自望洋,况后来浅智者乎。
长水尊者以无师自然智发明幽翳,剖裂玄微而疏释之,朗然犹披云雾睹青天,何其昭晰明白如此!
锓梓流传,岁久散失,每为贤首学者之恨。
居士沈君见而悯之,旁搜善本,续成金书,遂使摩尼宝珠碎而复圆,可谓知所施矣。
经不云乎,「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其为利益,岂浅浅哉。
淳祐己酉中和节瑞岩住山比丘德云跋。
按:《首楞严义疏注经》卷末,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三九。
天目禅师行状淳祐十年 南宋 · 释德云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
师讳文礼号灭翁临安人姓阮氏
家在天目山之麓,因号云。
京城广寿永嘉之能仁,安吉之福泉,行都之净慈,四明之天童,归终于梁渚西丘焉。
婴微恙,说偈脱去,荼毗不坏者二,顶骨齿舍利如灿珠。
天童应庵塔之东,寿八十四,腊六十八,淳祐十年十月十日卒也。
师生于乾道丁亥,六岁携篮随母采桑。
俄而穷,念携之者谁,始有出家志。
入塾弦诵,度越他童子。
十六,依乡之真相寺智月,剃落,走净慈,参混源密
源举现成公案,「放汝三十棒」。
话不契,谒育王佛照光,照问:「恁么来者,那个是汝主人公」?
师豁服领旨。
他日,佛照再问:「是风动,是幡动?
这僧如何」?
师云:「物见主眼卓竖」。
又问:「不是风动,不是幡动,甚处见祖师」?
师云:「揭却脑盖」。
照服之。
松源岳应庵之道于饶之荐福,室中问僧「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拟议即棒出。
师闻之,顿忘知解。
又闻饯僧偈云:「天童佛法龙归水,玉几丛林虎靠山。
赚了几人深著脚,远烟浪里白云间」。
师志始大惬,乃参趋焉。
松源曰:「何舍光而来」?
师因道所以服,俾左右得尽其旨辞。
松源巡礼江淮间祖塔,暨还浙,谒涂毒于径山遁庵于华藏,苇堂于瑞岩,无用于天童,得松源家法,则为其嗣焉。
有学问,尤通《易》。
乾、淳诸儒大阐道学,朱晦庵二程杨慈湖象山,皆少进浮图氏。
师与之游,直示以心法,不为世语徇悦也。
晦庵问毋不敬,师叉手示之。
慈湖问不欺之力,师答以偈曰:「此力分明在不欺,不欺能有几人知?
要明象兔全提句,看取升阶正笏时」。
其晓人类如此。
师所阅五刹,不过十年,而得閒之岁月,多逍遥于梁渚之西丘,群衲参叩,无异领众时也。
其为人高古简俭,不苟为笑语,又不俯徇物情。
伤今衲子习豢餂脆,岂寤为嫌己,至呈露见解,则敲扑不少假借,孰知为教哉。
以故多牴牾,落落愈不与世偶,而徒也始合而终暌之矣。
于戏!
师固未易知也,岂假人为重也哉。
既裒刊禅语为一集,他著述又别裒焉,谨撰次如右。
谨状。
按:《天童寺志》卷七,康熙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