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释守一北宋
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元丰六年四月 北宋 · 释守一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四、《两浙金石志》卷六、《武林金石记》卷五
天竺辨才法师以智者教传四十年,学者如归,四方风靡,于是晦者明,窒者通,大小之机,无不遂者。
不居其功,不宿于名,乃辞其交游,去其弟子,而求于寂寞之滨,得龙井之居以隐焉。
南山守一往见之,过龙泓,登风篁岭,引目周览,以索其居。
岌然群峰密围󷶌□□不□翳,四顾若失,莫知其乡。
逡巡下危磴,行深林,得之于烟云髣髣之间,遂造而揖之。
法师引予并席而坐,相视而笑,徐曰:「子胡来」?
予曰:「愿有观焉」。
法师曰:「子固观矣,而又将奚观」?
予笑曰:「然」。
法师命予入由照阁,经寂室,指其庵而言曰:「此吾佛亦如之。
使吾党祝发以圆其顶,坏色以方其袍,乃欲其烦恼尽而理体圆,定慧修而德相显也,盖溺于理而不达于事,迷于事而不明于理者,皆不可谓之沙门
以制礼乐、为衣裳,至于舟车、器械、宫室之为,皆则而象之,故儒者冠圆冠以知天时,履句屦以知地形,盖蔽于天而不知人,蔽于人而不知天者,皆不可谓之真儒矣。
唯能通天地人者,真儒矣。
唯能理事一,如向无异观者,其真沙门欤?
噫!
人之□乎覆载之内,陶乎教化之中,具其形,服其服,用其器,而于其居也,特不然哉!
吾所以为是也,然则,吾直以是为蘧庐尔。
若夫以法性之圆,事相之方,而规矩一切,则之所以休息乎此也,窥其制则圆盖而方址」。
予谒之曰:「夫释子之寝,或为方丈,或为圆庐,而是也,胡为而然哉」?
法师曰:「子既得之矣。
虽然,试为子言之。
夫形而上者,浑沦周遍,非方非圆,而能成方圆者也。
形而上者,或得于方,或得于圆,或兼斯二者而不能无悖者也。
大至于天地,近止于一身,无不然。
故天得之则运而无积,地得之则静而无变,是以天圆而地方。
人位乎天地之间,则首足具二者之形矣。
盖宇宙虽大,不离其内;
秋毫虽小,待之成体。
故凡有貌象声色者,无巨细,无古今,皆不能出于方圆之内也。
所以古先哲王因之也。
虽然,此游方之内者也。
至于□诸法同体而无自位,景物各得而不相知,皆藏乎不深之度,而游乎无端之纪。
则是也,为无相之,而吾亦将以无所住而住焉。
当是时也,子奚往而观乎?
呜呼!
理圆也,语方也,吾当忘言与之,以无所观而观之」。
于是嗒然隐几。
予出,以法师之说授其门弟子,使记。
元丰癸亥四月九日,慧日峰守一记。
澄江净土道场记 北宋 · 释守一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四、《乐邦文类》卷三
天台凤师学智者教,传于澄江。
人既顺化矣,乃念兹世于诸度门孰为善巧最径要者,唯净土法门,为得其归。
于是资彼乐施,敬严像设,建立道场,教人修行念佛三昧,与众祈向,仍属予以记之。
予谓净土之说,经论尚矣,诸师训辨,亦已详矣。
报验间发,不吾欺也。
世犹有疑焉者,盖以无明自障,理事不融故。
按《法华》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况复一心不乱,于此求生,何独不然哉?
且见善不明,用心不一,则彼虽世间万法,何往而不疑?
何修而可至?
独吾佛之说也哉!
要之唯当信受而已,不应疑其有无也。
然则净土果有耶?
曰不也;
果无也?
曰不也;
亦有亦无耶?
曰不也;
非有非无耶?
曰不也。
是则净土果乌乎在?
离此诸见,即名净土,即见如来。
若闻是说,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溯定得生而无所生,以非庄严而庄严也。
信心清净,一念华开,全体现前,众相具足。
是心即佛,补处何疑,已度生灭,得无量寿。
其或于此未能信解,馀方便中九品具在,称力取修,亦不唐捐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