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郑晴北宋
重修淮阴侯 北宋 · 郑晴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六、《常山贞石志》卷一二
历代有祀典,以籍群神,故庙貌所以不废。
何则?
祀者治国之大本,而礼经莫重于祭,得非建万世之功,垂无穷之利,有报本反始之□者,□□栋宇血食之久乎?
祀典之外,又有祠宇,各为一方祈祷,例多以所在之民重古人角立杰出,有雄材奇节伸后世,恩德之怀□。
然□在祀典之祭者出于官,完葺补弊,吏得以专其事,故坛舍之制,不以隳损为患。
在一方之祀者出于俗,特系民之兴废,吏不得以严督□□□□□少有必存,而多讹废。
自非先有功德,所感者深,所得者厚,又有贤能之吏劝促之,其能亘千载而终不废耶?
获鹿县井陉口有汉淮阴侯,历古尚存,得非赵人被德之深,以谓恩厚者报不可忘欤?
尝读史传,考其行事,始则疑淮阴者赵之□也,□则为赵人报怨□德也,终则释然,知淮阴□功德之大,宜享一方之祀,不为过矣。
方其设伏诡计,处死地之诈,立换帜之疑,大破其军,斩成安君,擒赵王歇,则井陉口乃赵人亡君、杀将、屠军之地,何不怨悱于后世,而反祠之,是诚可疑也。
至于论其世,则知秦之鞭□海□,刀锯其民,天下死亡于法者日有万计。
继而项羽之起,所过残灭,视生灵易草芥,弱孤老幼,不并死而不已。
一秦未灭,又益一秦,□□□□□□□己自及汉高之举,实为仁义,兵入武关,秋毫不犯,除秦馀虐,扑项炽焰,约法三章,以姑息天下。
天下望汉之心诚大□□□□□□□□□涂炭,出孥戮,有父母妻子奠枕之安,则淮阴之德业睿智神武见于行事,古今无双。
况今县城西抱犊之□按□岭,险阨□□□□□□骑从涧而望赵军之路也,宜乎至今庙貌不废。
顷年,魏国韩公有诗,提刑曹泾刻石以辩钟室之祸,天下始□文辞之失□,怜忠□之罪也。
是时,又增大其门墉廊庑,绘塑一新之,以协赵人祈福之意。
今岁月复深,昔日之壮丽,与飘风飞尘、□□□草莽闻坦然赤地,不□□神灵之宠。
虽行路伤之,况赵人乎!
邑宰孙公下车之始,爱民发于至诚,睹其祠宇摧毁荒凉,复□□□故邑簿宝文陈彦升之□□□有□□□一日语其同僚曰:「大抵承流宣化,俾民蒙惠,莫若阴有所助,非是祠而谁耶」?
遂与邑簿王君、县尉吴君议□□从井陉镇取韩公所题诗复于庙,又得监酒郗君达意邑中,以谓官不率民而兴,亦不禁民之往,于是邑众翕然称素有是志。
曩者见有司□□□□□□□□愿出力成之。
方惧邑官之艰难也,今适我愿,是邑中之蒙幸矣。
于是□□王逵、康□为之首,助工出财,不日而成。
□□□映□□□□□宇垣墉,倍越旧制。
威严整肃,兵仗森罗,不耸不动,慑人精神。
其坚壁不败之容,复见于今。
井陉道远,旧无水泉,军士多渴死。
淮阴□胡将□军,谓前有水,至前□鹿跑地,伎伎之足未绝,潺潺之声已泻。
涧下傍派,其流千古,不舍昼夜。
邑人□□□神□□□旱乾、水溢、虫蝗、疾疫之类,皆有祭祷,多获嘉应,符合影响。
然则此或偶耶,固耶?
亦不敢没其实,以慰邑人兴修壮观之意。
功既落,□□□□文以□其事。
事既源于县庠阐扬之所出,于是乎书。
东垣郑晴记。
元祐五年七月初吉立石。
碑刻施主刘望、苏宝。
京兆杜希□篆额。
县尉贾温澡,主簿王孝民,借职监酒税郗彦,左宣德郎知县事孙□。
孙明、孙隽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