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郭翕北宋
重建伏牺皇帝庙三门熙宁十年三月 北宋 · 郭翕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济宁金石志》卷八
盖闻圣人不世出,出必有功于时也。
鸿荒之世,朴略尤甚。
虽人伦之化既有,而贵德之风方扇,天下以大道为公,未有仁义为用。
道判则为仁义,仁义用则为法制,法制立则声华文物兴焉。
仁义出乎道,非道出于仁义也。
仁义、法制,皆道之迹,圣人之功也。
道立本于无,为用于有,盖可见者存乎用,用可见者存乎迹。
迹者道之济也,非道之本也。
惟其以本求之,则至寂而无体;
以用求之,则至虚而善应;
以迹求之,则至利而无穷。
所谓形而上下者是也。
《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
元胎未形,杳杳冥冥,远之不可以名寻,近之不可以形诏,非探象先之原,则求知之难矣。
绝于形器,梏于无为,造之非心,理自冥化,此至寂而无体其可见也。
经为阴阳,合为至精,郁为元气,发为造化,而万物制命受形,以生死代谢,其所以鼓舞运动,雷风雪霜之威,日月水火之变,付有为于六子,收无为于功成,此至虚而善应又可见也。
圣人既得至寂之本以诚已,复达至虚之用以成物,扩而充之,发越挥散,兴至利于百千万世而无穷泯者。
家考之于伏牺皇帝,用大道以王天下,而见其本末体用之邃焉。
恭以伏牺皇帝挺生上古之初,而德冠三皇之首。
画八卦以备万物之象,兴文籍而书百事之名。
以结绳为弊政,而代之以书契;
以神化为宜民,而为之以善法。
首正人伦,复为器用,通其变使之无倦,百姓日用而不知。
故君臣由之则肃而庄,父子由之则和而恭,夫妇由之则愿而雍,兄弟由之则友而悌,天下陶成于大顺,盖人伦正之始也。
为网罟以教佃渔,为宇以宁其居,为耒耜以济其饥,为舟楫以便其涉,为弧矢以威其乱,服牛马以致其远。
至乎楺木陶火,铄金凝土,一制一法,莫不由乎仰观俯察。
而始创之法,又有数圣继作,沿袭至尧而成,及周乃备,故曰法始伏而成尧,又曰匪伏匪尧,礼义哨哨。
既历汉唐之久,下逮国家之盛,一祖四宗,六叶承承,执是法以御大,有通变以尽天下之利,福周四海,生民享之而无穷者,亦以此也。
于伏牺皇帝之庙,尝遣使至祠焉。
今人于春秋之间,无远近,无贵贱,不辞跋涉之劳,或负戴其亲以至此,祷祠进献,无祈而不应也。
是知伏牺皇帝体魄虽降,而其神未尝死也。
说者曰,圣人之死曰神,神尝存,未尝亡者也。
秦汉以来,分邦国为郡县,今伏牺皇帝之故壤,莫知其所在。
按《图经》云,单州鱼台县之东北七十里曰新兴村,其间有伏牺皇帝之陵,陵上有庙。
古老谓曰:庙舍之东有画卦之山,南有古铭,城北有群仙洞,中有九龙潭,其古木胜概依稀存焉。
居民严温者,世蒙其福,遂磬丹里,自备己缗,并化信士,重建三门一座三间,玉皇庙并神像,炳灵公堂并神像,砌道、幡竿等,上以酬圣造之恩,下以求举家之庆。
既毕功,命翕为之记。
翕谀闻之学,不能尽万一,聊书岁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