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赵汝献南宋
循阳五桥记 南宋 · 赵汝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六二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亦无不可继之功,所患继者常至于大废,而不念作者之艰难也。
自古贤智之士,为民捍患兴利,其道亦往往而在。
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复有蠹坏之事哉!
端平二年秋八月莆阳宋公诩以广州别驾知循阳。
始至,问民疾苦,咸曰寇贼转徙者多,公私俱匮,吏缺俸而军乏粮也。
喟然曰:「寇且蔓,郡奚以文?
此何时,尚拘文耶」?
亟减贷部运之资,以给吏犒军。
翌日而寇平,曰:「此绣衣使彭公期会,而我不敢殿也」。
简徭薄征,以通商裕民,稍稍复业,岁大有
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御书有阁,赡学有田,省役有帑,输纳有程。
乃作吏舍,乃葺兵厨,立测景之臬于观德圃中,创刻漏之室于就日台下。
郡治之西偏,为堂五间,曰「默化」。
注漏久矣,东坡扁帖尚无恙也,为之改作,曰:「无废前贤之迹」。
公才广识高,性不喜玩。
以方事安集,有请于上,其《题郡春圃帖》云:「未得草茅封下事,少从李径中行」。
洿池有航,号西湖风月,一夕以圮告,亟命葺之不靳。
以警闻,曰:「州之所恃者,城池也」。
古缭以垣者二里有馀,城楼以间计者肆百有肆,为门有叁,为台、为阁、为观,凡登睥可眺之景也,悉撤而新之。
环城有渠,或岁久则浸坏以易湮,或春水瀰漫,则澎湃四啮。
先是,屡筑铁。
公乃行水,相于其所应,乃慨然谕曰:「水注江湖,勿争其趋,泄以尾闾,虽海亦虚」。
乃大凿石于湖之西桥下,以杀水之突;
又寘木函于湖之东,导水入池,以灌两渠。
池之下流,作堤以捍。
又叠石为沟以出水。
民间旧置木函于渠岸,引水以灌下郭田。
积流寖久,土崩堤溃,乃创石堤,又作大石渠,以为经久之计。
城池环浸,左右夹带,望之屹然。
武库既缮,而器械锋镝之属,灿然整备。
又虑屋漏土溢,为设木架藉之而罩其上,俾勿坏。
城楼置水瓮铁缶凡千。
备禦之具,又别贮城砖,以俟不虞之需,且戒以非急勿移用。
是年秋缺守监,赤子弄兵,谍得其实,控于师阃,亟谋甫定,独循境则有备无怖也。
月馀,又作五桥,曰龙津、曰白云、曰东桥,道出潮、者,使不病涉;
由州以右曰西桥,由水心以左曰北桥
民愿佐桥役者听,且著其姓名。
创道堂以谋其可传,曰:「斯堂为桥而设,桥为吾循风水而设。
堂存则形势益壮,使东西相称,为循人千百年计,岂可特为行乐之设哉」!
至于克勤小物,切切在民。
如郁攸之变,旱涝之灾,霖淫之苦,随有以赈之。
去上印之日无几何,而为循之谋如是之切哉!
今汝献获辱门下,因与同僚谋曰:「公承积匮之后,不鄙夷其民,而尽心为之。
且作一桥,尚为百桥计,况其大役,不可缕数。
若事奏具下,其为循人保障久安之计益大矣,视他应故事者不可同日语,是安可以不书」?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为后法,一宜书;
承积弊匮乏之馀,当垂满将去之日,竭力为之而不悔,二宜书;
不为一时之计,思为利于无穷,而欲告成者以不废,三宜书。
汝献朴且少文,讨论其实,而著之无谀词,庶使后来者取法,于是乎书。
按:赵汝献循州军事推官。嘉靖《惠州志》卷一六,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