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赵必愿南宋 ? — 1249
重建神秀楼追和忠定公 南宋 · 赵必愿
 押词韵第三部
维兹城南楼,废兴端有时。
昔我忠定公,楼成旋西归。
拜厅惭匪肖,易麾繇好溪
循环六十载,乌兔惊梭飞。
吁嗟古雉堞,巨浸堕藩篱。
陶甓既还旧,更创如有期。
岁事喜中稔,度材授工师
非敢侈轮奂,聊尔遵先规。
江山展图画,栏槛倚晴晖。
肯堂久在念,今我身则夷。
辽鹤去不返,遗墨犹淋漓。
一时剩篇咏,皆表而出之。
登眺惟畴昔,未觉此举非。
落成灯火夜,万点天星移。
潮生月在浦,酒阑风满衣。
幸继前人躅,敬和前人词。
斯楼傥不朽,庶慰蒸湘悲宋林表民天台续集别编》卷六)
秋高亭 南宋 · 赵必愿
 押词韵第十一部
秋空何太高,秋风何太清。
秋露何太皎,秋月何太明。
秋山有素期,秋水莫间盟。
力此久病身,试上高高亭。
上欲驾扶摇,下欲跳清泠。
手持紫玉箫,跨鹏或骑鲸
时吹复时止,霄壤随纵横。
回首天上人,见我呼友生。
我言你能许我三百六旬无一日之不秋,则我亦许你从此为逍遥之朋(元陈世隆《宋诗拾遗》卷二二)
乞勿大权下移疏 南宋 · 赵必愿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九、《宋史》卷四一三《赵必愿传》
陛下英明密运,断出于独,固欲一切转移之。
然而大权若在我,或者犹有下移之疑;
众正若已开,或者犹有旁径之疑。
策免二相,销天变也,去者固难以复留,留者恐终于引去。
鼎席以待故老,疑者或意其未必来,而况在数千里之外;
责次补以任大政,疑者或意其不敢专,而况于不安其位。
中书,政之本也,今果何时,尚可含糊意向以启天下之疑乎?
亲擢台谏,开言路也,用之未久者,何为轻于易去?
去之未几,何为使之复来?
召于外服者,不知果能用之而必坚;
除目周行者,不知果能听之而无讳乎?
朝廷除授,军国赏罚,本至公也,今有姓名未达于庙堂,而迁擢忽由于中出,斥逐三衙,竟不指名罪状,而人始得以疑陛下矣。
一除目之颁,一号令之出,虽未必由于阉宦,而人或疑于阉宦;
虽未必由于私谒,而人或疑于私谒;
虽未必由于戚畹宗邸,而人或疑于戚畹宗邸。
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非陛下所私有也,陛下虽有去敝之心,而动涉可疑之迹,陛下亦何乐于此。
以火灾应诏上封事 南宋 · 赵必愿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九、《宋史》卷四一三《赵必愿传》
开边稔祸之刑,牵制而未行;
激变弃城之戮,姑息而未举。
京、襄沦没,祖宗之基业莫能保;
淮、蜀蹂躏,赤子之冤魂无所依。
履亩之令下而加以抑配,称提之法严而重以告讦。
民无盖藏,每有转壑之忧;
士不宿饱,常有思乱之志。
台谏、给舍骨鲠之论莫容,左右便嬖浸润之言易入。
春夏常享,阔略于原庙之尊;
节钺隆恩,殷勤于邸第之贵。
必也正故相专国之罪,严贪夫徇国之诛。
思室鬼高明之瞰,先编氓,后亲贵;
去木妖竞治之衅,尚坚固,革奢华。
戒宴殿无度之宴酣,节内庭不急之营缮。
转对乞勤于咨访奏 南宋 · 赵必愿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九、《宋史》卷四一三《赵必愿传》
正气日消月沮,驯至今日,非惟搢绅不肯论事,下至草茅之士,皆强舌矣。
端平初年,沉痾方去,新病未作,陛下犹勤于咨访,如恐不及。
今疾攻心腹,决裂将溃,乃不求瞑眩之剂以起其殆,甚可惑也。
毋使人臣以指斥怀疑,毋致陛下以厌言得谤。
转对乞侧身修行奏 南宋 · 赵必愿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九、《宋史》卷四一三《赵必愿传》
中才庸主,惟其无所知觉,故言不可入,而败亡随之。
陛下作敬天之图,朝夕对越,谓宜天意可回,而荧惑失度,郁攸煽灾,迫近禁门,几燬左藏
烟埃方息,白昼陨星,贯日之虹,胁阳之雹,叠见层出。
陛下观时察变,何由致此?
今日之事,动无良策,惟在侧身修行,祈天永命而已。
以大水上封事 南宋 · 赵必愿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九、《宋史》卷四一三《赵必愿传》
海潮毁隘,侵迫禁城,灾异之来,理不虚发,必上畏天戒,下修人事,易沴召和,转移于陛下方寸间耳。
《周官》国有大事,则举大询之理。
今日之事迫矣,谓宜合众谋,屈群策,上而搢绅,下而刍荛,各陈所见,择其可用之策,以授任事之臣,庶几千虑一得,以成天下人不因之意。
乞勿轻施妄用财物奏 南宋 · 赵必愿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九、《宋史》卷四一三《赵必愿传》
财非天雨鬼输,岂可轻施妄用。
长此不已,必至颠覆,异时或得罪。
今之大夫不能为国生财,程异皇甫镈之徒乘间捷出,推敲剋剥,以术相胜,凿空取办,以计巧取,事掊敛,献羡馀,间架缗钱之令下,而唐祚愈促矣。
愿陛下精思熟虑,约己爱民,必如勾践卧薪尝胆,必如卫文公之帛衣布冠,可也。
边急应诏上疏 南宋 · 赵必愿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九、《宋史》卷四一三《赵必愿传》
宜敕彭大雅重庆王青之兵东下以复夔,责李安民及归、峡二守以自效,调一将督中流之师,以伐其顺流之谋,调一将自间道出鼎、澧之后,以折其捣虚之锋,调一将助芮兴之势,以备江陵之急。
又宜下湖南遣飞军及团结民兵之类守沅江益阳江,以防冲突长沙,尽收江上民船,毋资敌用。
乞寝陈洵益赠节使缴奏 南宋 · 赵必愿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九、《宋史》卷四一三《赵必愿传》
李韶向为殿中侍御史,疏论洵益,乞予外祠,以绝窥伺,陛下不行其言,复夺其职,不能自安,径求外补。
今召之不至,正以此故。
若超赠洵益,又缴驳不行,愈无来期矣。
陛下忍于去一贤从官,而不忍于沮一已死之内侍,则何以兴起治功,振扬国势?
欲望寝洵益节钺,趣供职。
乞不弛戒心疏 南宋 · 赵必愿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九、《宋史》卷四一三《赵必愿传》
端平元年,洛师轻出。
明年德安失,襄阳失。
明年固始失,定远失,六安失,复、荆门失,蜀道蹂,成都破。
明年夔、峡徙,浮光降。
明年滁阳歼。
越二年,寿春弃。
明年真阳扰,安丰危,成都遗烬,靡有孑遗。
去冬安丰危而复安,特天幸尔。
君臣动色,太平自贺。
雷作于雪宴之先期,蜀警于大宴之朌命,戒心一弛,赫鉴已随之矣。
乞覈户部收支数目奏 南宋 · 赵必愿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九、《宋史》卷四一三《赵必愿传》
乞谕太府丞,覈户部收支数目,庶见多寡盈虚之实,有馀则储之,以待朝廷之取拨,阙则助之,以示宫府之一体。
方是閒居士小稿序嘉定十一年正月 南宋 · 赵必愿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九、《皕宋楼藏书志》卷八九
乔木故家,何地不有,声名解愈久弥著,以文献未坠也。
忠显刘公节义凛然,少傅甬山先生大勋粹学,前后照映。
我外祖忠肃公又为近世名枢辅
诸舅角立,颉颃缙绅之林,可谓盛矣。
方是閒居士,乃独隐约,游戏翰墨间,所以振起芳烈者,盖在此而不在彼。
必愿试邑道德之乡,负念一扫居士之门,忽不鄙赐书,且教以《小稿》两集。
夙启展玩,洞心骇目,左酬右接,竟日不暇。
《读羊生荔枝诗》云:「书生不负医国手,赋成何日奏明光」。
《和辛稼轩金缕词》云:「国耻家雠何年报,中夜闻鸡起舞」。
固知居士之立志,即忠显少傅、忠肃之志,而《养浩堂分题》则深悟乎持养志气之不蚤,又知居士之讲学,即屏山先生之学也。
刘氏文献,其真不坠矣。
居士负挟所长,施用未究,是岂终隐约者耶?
必愿叹嘉不足,期望实勤。
若夫律语之工,词藻之富,见于林止之胜赏,寓于湖海高兴,则有东里、溪翁二隽老品题可以證信,非必愿晚陋所敢赘赞也。
嘉定戊寅上元日,甥开封赵必愿再拜敬书。
按:《方是閒居士小稿》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养济院创置修复本末序 南宋 · 赵必愿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九、《赤城集》卷一八
恭惟国家上接三代,以仁造邦,凡颠连鳏寡无告之民,恤养涵囿,载在令甲。
咨尔守令,宣上德意,乃奉行不虔,视簿书、狱讼、财赋之外,漫不加省。
惟我先祖忠定公将漕江西,创院养济,廪租设庐,可利永久。
尤文简公继之,不替旧规,用加惠于一道,元祐黄太史孙监丞君,实家于洪,其守丹峤,乃仿斯制,度地城南,为赡养之所,又拨在官之田,籍其数以须奏报,所以为民虑至悉也。
嗣是不能世守,给复者不办,请鬻者不遏,因循衅灾,籍荡无有。
绍定癸巳,朝廷不以必愿不肖,守藩于此,实惟我先忠定公之旧治。
视政之始,按养济之籍,名存实亡。
暇日,与同寮赵君体要阅视其处,则败屋数楹,壁垣不备。
因念承乏牧养,幸前人规置,尚可讨理,不待更创,乃核见存之租,增拨入之田,庇存有宇,给用有器。
经今图后,以待其久,既为条列锓梓,又命所司别藏其副。
虽不敢自谓详密,然推而行之,或庶几焉。
虽然,必愿之来,继水旱,补苴罅漏,日有不给,而又守此未期,易戍而去,故他欲广圣朝仁厚之意,以续我先忠定公之遗惠者,多不暇讲,而于此仅举而未备。
后之有志于民者,傥不以人而废其政,则必愿拜赐宏矣。
事难成而易坏,大抵然也,况于天民无告者哉。
浯溪题名宝庆三年四月 南宋 · 赵必愿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九、《金石萃编》卷一三六、同治《祁阳县志》卷五、光绪《湖南通志》卷二七七
赵必愿假守清湘,道出浯溪,拜二公之祠,敬观先君吏部遗刻。
整整一纪,岁月易流,不胜感慨。
竹洲洪□成同行。
宝庆丁亥四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