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赵伯卫
隆平集序 宋 · 赵伯卫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五三、《隆平集》卷首、《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三一、《皕宋楼藏书志》卷二三、《静嘉堂秘籍志》卷一七
史官记录,其来尚矣。
虽六史异名,职司殊事,螭头柱下,操觚载简,为记事之始;
台东观,稽文责实,为勒撰之所。
至于研精覃思,諟正得失,权舆纲纪之论,总括经纬之条,则必穷神于退食委蛇之间,夙兴夜寐之际。
故凡为是官者,莫不家有注记,自备讨论,岂不以事重体大,君子之所尽心焉哉!
厥自,各有家学。
杨子山为郡上计,犹献《哀牢传》,得诏诣兰台
乃若陆贾鱼豢张璠范晔,亦复身非史职,私撰国书。
由是言之,一代成宪,必资草创于前,博采群言于众,乃能究当世之事,备后王之鉴,故知为史之说。
皇朝太祖开运立极,握符御天,圣神相继,缉熙文明之治,亮采惠畴,官得其人,通籍史馆,尤为慎选。
凡预论著,皆命世大儒,博学通识,允所谓良史之才者也。
南丰曾巩子固左史日,尝撰《隆平集》以进。
太祖至于英宗五朝圣君贤臣,盛德大业,文明宪度、更张治具之体,文武废置、军政大小之务,郡县户口风俗贡职之目,柴燎祠祀学校科选之设,宰相百官、降王外彝之事,分门列传,凡一百六年,为书二十卷。
当时号为审订,颁付史馆,副存于家。
虽非正史,亦草创注记之流也。
世之学者,前古之事靡不历览,至于皇朝典故,则往往不知其源,或年代差舛,或名号错误,事辞失据,前后牴牾。
盖其所传不审,而外之故事杂录,各附闻见,国史法禁,世莫得闻。
每缙绅之士文涉典故,则含毫犹豫,况于考著谱牒,载述碑颂,可使是非无准,厚诬当时,致惑来世?
今斯集所载,五朝之事炳然在目。
曾大父淄王昔典宗正,尝授此书,不敢颛秘,庶几宦学君子有所考质。
呜呼!
皋陶益稷之言,知帝舜之事,学者岂不孜孜欤?
宋绍兴十二年四月日,淄国赵伯卫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