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谢方叔宋末元初 ? — 1272
宋末元初 · 谢方叔
 押先韵
罢相归来十七年,烧香礼佛学神仙。
今朝双鹤催归去,一念无惭对越天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七)
论定经制以塞兼并疏淳祐六年十一月 宋末元初 · 谢方叔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六○、《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一二、《宋元通鉴》卷一一四
豪强兼并之患,至今日而极,非限民名田有所不可,是亦救世道之微权也。
国朝驻跸钱塘,百有二十馀年矣。
外之境土日荒,内之生齿日繁,权势之家日盛,兼并之习日滋,百姓日贫,经制日坏,上下煎迫,若有不可为之势。
所谓富贵操柄者,若非人主之所得专,识者惧焉。
夫百万生灵资生养之具,皆本于谷粟,而谷粟之产,皆出于田。
今百姓膏腴皆归贵势之家,租米有及百万石者;
小民百亩之田,频年差充保役,官吏诛求百端,不得已,则献其产于巨室,以规免役。
小民田日减而保役不休,大官田日增而保役不及。
以此弱之肉,彊之食,兼并浸盛,民无以遂其生。
于斯时也,可不严立经制以为之防乎?
去年谏官尝以限田为说,朝廷付之悠悠。
不知今日国用边饷,皆仰和籴。
然权势多田之家,和籴不容以加之,保役不容以及之。
敌人睥睨于外,盗贼窥伺于内,居此之时,与其多田厚赀不可长保,曷若捐金助国共纾目前?
在转移而开导之耳。
乞谕二三大臣,摭臣僚论奏而行之,使经制以定,兼并以塞,于以尊朝廷,于以裕国计。
陛下勿牵贵近之言以摇初意,大臣勿避仇怨之多而废良策,则天下幸甚。
论辩忠佞疏 宋末元初 · 谢方叔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六○、《宋史》卷四一七《谢方叔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五九
秉刚德以回上帝之心,奋威断以回天下之势,或者犹恐前习便嬖之人,有以私陛下之听而悦陛下之心,则前日之畏者怠,忧者喜,虑者玩矣。
左右前后之人,进忧危恐惧之言者,是纳忠于上也;
进燕安逸乐之言者,是不忠于上也。
凡有水旱盗贼之奏者,必忠臣也;
有谄谀蒙蔽之言者,必佞臣也。
陛下享玉食珍羞之奉,当思两淮流莩转壑之可矜;
闻管弦钟鼓之声,当思西蜀白骨如山之可念。
论人主防微杜渐疏 宋末元初 · 谢方叔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六○、《宋史》卷四一七《谢方叔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九六
操存本于方寸,治乱系于天下。
人主宅如法宫蠖濩之邃,朝夕亲近者左右近习承意伺旨之徒,往往觇上之所好,不过保恩宠、希货利而已。
而冥冥之中,或有游扬之说,潜伏而莫之觉。
防微杜渐,实以是心主之。
乞自解疏 宋末元初 · 谢方叔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六○、《齐东野语》卷七
臣自班行,叨尘相位,一命已上,皆出亲擢。
赋性僻介,素不与内侍往还,应干文字,悉自通进司投进,自知洁其身,而袖手旁观之人,往往察臣之所避而趋之。
比者天锡又论二珰。
恭闻圣训,以为争田伐木皆王槦旧事。
臣费尽心力,上则忠告陛下,量作处分,下则弥缝事体,安恤人言。
不谓下石之人,撰造言语,鼓弄宦寺,曰:「天锡攻汝,相君之意也,相君许其弟除朝士而嗾之也」。
既诬臣以教天锡攻内侍之事,又诬臣以启陛下迁天锡之说,必欲丑诋臣于不可辨白之地。
但臣分量已盈,归老山林,正其时矣。
从此为宰相者,必将共宦寺结为一片,天下皆在笼络中矣。
惟望陛下早正右席之拜,使臣亟释重负,退延残生,实出保全之赐。
戒饬侥幸姑息之弊诏记 宋末元初 · 谢方叔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六○、《咸淳临安志》卷四
臣等尝谓《周官》乃成王戒群臣之书,有曰:「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盖公则天理,私则人欲,公则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
私则作于其心,害于其政,作于其政,害于其事。
夫委质为臣,苟能以公心灭私欲,则以此事君,俨如对越,推以治民,民其有不怀服者,此成王之训迪厥官,盖欲于心学中求之也。
后世大臣之事,君不求之于心,而徒求之于政,故以自欺为心,而事业闇昧,不及古人。
房玄龄出于王通之门,亦尝问通以正主庇民之道,其问善矣,而通之说则曰「能遗其身然后能无私,无私然后能至公,至公然后以天下为心,而道可行矣」。
惜乎其言是也,其序紊也,公则自无私矣,以天下为心则必能遗其身矣,其先后次第本末如此。
河汾师友讲磨犹有欠阙,此玄龄之止于为玄龄,而唐之止于为唐也。
臣等恭惟皇帝陛下,以聪明睿智神武之姿,全刚健笃,实辉光之德,践祚滋久,纯亦不已。
自昔帝王,初年何尝不厉精求治,往往始勤终怠,鲜能全其清明。
惟皇上清心寡欲,原本纯正,是以德盛而仁愈熟,气老而志益新。
乃者月正元日,特洒宸札训饬大臣,以至中外百执事,风雷震动,云汉昭回。
臣等肃容跪读,鼓舞惊叹,以圣训所颁之条目而言,谓监司太守以货求,谓元戎主帅以赂得,谓荐举或交手以贸鬻,谓内职或入劄以指陈,谓郯辟之太多,谓阃权之太重。
此侥倖姑息之弊,实以一私坏之。
又自圣训所颁之纲领而言,则中书之为政本,宰相任道揆,正所以表倡群工,弥缝万务,使其源不清则其流必浊,其纲不整则其目必棼。
至若台谏耳目之官,给舍纪纲之地,公是公非,所当明辨,一口附和,国何赖焉?
往者不可谏,今惟有革士大夫之心而已,苟能以公而灭私,克己而复礼,纯于天而不杂以人,则有协和而无朋比,有正救而无附丽,暗室屋漏之间,真能以谨独为事,则私计之营,私谒之至,常若上帝汝临,鬼神昭布,况敢于犯四知之戒,以得罪名教乎?
臣等惟知祗服训彝,恪守力践,必首明公私之界限,而致谨于天理人欲之毫釐。
每事须可以告之于天,可以白之于君父,可以对人言而无愧怍,则庶乎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云。
太极图说 宋末元初 · 谢方叔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六○
道之大原出于天而具于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盖浑然一太极也。
自伏羲继天立极,因《河图》以画八卦,天地定位而《乾》《坤》列,山泽通气而《艮》《兑》列,雷风相薄而《震》《巽》列,水火不相射而《坎》《离》列。
自《震》而《乾》为数往,自《巽》而《坤》为知来,八倍为十六,十六倍为三十二,三十二倍为六十四。
天地鬼神之奥,万事万物之理,森然毕备,此伏羲先天之《易》所以为万古斯文之鼻祖也。
神农氏之取于《益》取于《噬嗑》者以是,黄帝、尧、舜之取《乾》《坤》至《夬》者以是,夏《连山》、商《归藏》亦以是,虽其作用不同,其实同一太极也。
降及中古,文王系卦,周公系爻,《易》于是乎有辞。
孔子生于周末,晚年《十翼》,先天后天,互相发明,其纪载于《诗》、《书》,其发挥于《礼》、《乐》,其笔削于《春秋》,大本大原,曾不外此。
去圣寖远,世之诸儒汩于训诂词章之末,或溺于权谋功利之习,甚至薄蚀于虚无寂灭之教,其斲丧天理滋甚。
更千百年至我国朝,天启斯道,始有濂溪周先生独传千古不传之秘,上祖先天之《易》,著太极一图。
所谓太极云者,盖本于《易》有太极,而阴阳五行人物由此而生,即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谓也。
自太极分阴阳,阴阳分四时,皆指太极之在造化者,自无极二五之妙合而推万物之化生,自人物之并生而别人生之最灵,自五性之感动而明圣人之立极,此皆指太极之在品汇者。
自其在造化者言之,则即天地可以推太极动静之妙,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义曰柔与刚。
自其在品汇者言之,惟圣人会太极动静之全,故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始终不穷,流行今古,此所谓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六爻之中,五上为天,三四为人,初二为地。
统而言之,三极同一太极;
析而言之,三极合一太极。
故周子《图说》之终,断之曰「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此周子作图之本意也。
至于易造之书则又与此图相为表里。
伊洛道丧,扬者多失其真,中兴以来,复有考亭朱先生上接圣贤相传之道统,著书立言,私淑后学,其《本义》、《启蒙》诸书皆可以阐扬乎太极之理。
言造化之枢纽,所以明阴阳五行一太极;
言品汇之根抵,所以明男女万物一太极。
其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则周子「无极而太极」之意非驾空穿凿之说也。
又曰「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则周子太极本无极之意,非叠床架屋之说也。
太极得朱子表彰而益明,可谓大有造于万世学者矣。
按:《直隶理番厅志》卷五,同治七年刻本。又见《宋代蜀文辑存》卷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