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董居谊南宋
姑山 南宋 · 董居谊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重上危楼意豁然,倚栏检点旧山川。
身离城郭尘嚣里,眼到云天杳霭边。
只恐老松添岁月,长教修竹障风烟。
回思灯火书窗下,偻指如今六十年。
见山楼下植梅百本九月见花(原注:此嘉定间处州通判时作) 南宋 · 董居谊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手种寒梅度一春,主人指日是行人。
孤根奈久不忘旧,疏蕊逢秋已献新。
堪笑世情何恁薄,不知花意却相亲。
年年记取栽培力,为送幽香入梦频(以上《宋诗拾遗》卷一八)
云亭 南宋 · 董居谊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溪傍好山添翠湿,亭依乔木得阴浓。
有人欲踏青云路,认取城南第一峰。
灵仙观危骊塘 南宋 · 董居谊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多病侵寻鬓欲秋,自惭何止四宜休
青松十里嵩源路,醉倒仙台是乐丘(清罗复晋雍正抚州府志》卷四五)
群玉山嘉定十三年冬十月 其一 南宋 · 董居谊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羁寓零陵过一年,每怜两脚负山川。
忽从榛莽窥神秘,似与仙家有宿缘。
其二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石刻嘉名岁月多,苔封藓蠹欲消磨。
天成有景无人问,不著新亭奈尔何。
其三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浮世嚣尘不可干,漫山琮璧照人寒。
客来莫认为顽石,具眼还须作玉看。
其四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顷年尝入道山来,天上图书不受埃。
今日有怀群玉府,又从人世得蓬莱。
其五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经台石磴郁深幽,曲折中藏自一邱。
凿破藩篱都是路,从今任是永人游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九九)
请优赐杨巨源李好义家田宅奏庆元三年三月 南宋 · 董居谊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宋会要辑稿》礼六二之八四(第二册第一七三六页)
西蜀立功之人,惟杨巨源、李好义厥功尤大。
好义抱恨而殁,生计萧然;
向来帅臣吴猎累乞朝廷给赐田宅,而事久未下,物论犹郁。
巨源殒于非命,尚此稿殡,妻弱子幼,茕然无依;
臣虽已支钱物恤其家,趣其办葬,而巨源家素贫,终难赡给。
此二人者,乃褒恤有所未周也。
欲乞各优赐田宅以赡其家;
巨源葬事行下诸路监司及所属州郡如法应办,使之早毕。
勾廷永嘉定五年三月 南宋 · 董居谊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四二(第五册第四○七一页)
廷永尝为宣司属官,因被檄刷见诸郡钱物,乘时妄作,刬刷靡遗。
昌化时,有银纲因风涛失陷,仍妄称被劫。
李杞杜沂孙奏嘉定八年十月 南宋 · 董居谊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五之九(第五册第四○七八页)
齿发既老,施为桀缪。
沂孙以鄙猥之资,行委靡之政。
吴曦逆党高远等奏嘉定八年十二月 南宋 · 董居谊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五之一○(第五册第四○七九页)
远旧为逆环卫,受恩最深,事败之后,夤缘漏网。
叔恭昨守眉州,一闻僭伪,附和恐后。
午不恤大义,逆之变,竟受伪命之宣,已而身亡,乃叨恩泽及其子,闻者皆为不平。
黄氏补注杜诗序 南宋 · 董居谊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
居谊儿时,闻先君乐道永新大夫黄公之贤,至则令出拜,且曰:「此乡先生可师法者也」。
居谊虽不敏,心窃识之。
及壮,读公之文,知其博览群书,于经、史、子、集、章句、训诂靡不通究,于是有感先君所以幸教小子之意,欲就正焉,而公则仙去矣。
晚岁杜门,公之子鹤过而道旧,出其《纪年补注诗史》一编,蹙然请曰:「鹤先人生平嗜此,恨旧注舛疏,补订未竟,赍志以殁。
不肖勉卒先业馀三十年,所谓千四百篇者,不敢谓尽知工部意,庶几十七八矣。
盍为我序之」!
退披其编,诗以年次,意随篇释,冠以谱辨,视旧加详。
至谓耒阳乃《瘗宗文》,《高都护》之非适,吕太一之非官,又皆意逆而得之,往往前辈或未及,不但成先志而已。
杜预注《春秋左传》,世以邱明忠臣,黄氏父子用功此诗,谓非忠于工部不可。
然《春秋》系年日,书甲子,以历法推考,有未合则归之史误,工部虽号诗史,凡所纪述,非必如《春秋》书法之密,后数百年而生,必欲一一推见当时岁月先后,亦难矣。
矧《诗》自风雅而下,惟工部为宗,其渊深浩博,后人莫窥涯涘,有谓工部胸中凡几国子监,又谓不行一万里,不读万卷书,不可以观杜诗。
近世锓板注以集名者毋虑二百家,固宜钩析證辨,无复馀蕴,而补遗订谬,方来未已,信知工部之诗可观不可尽,然吾于是编,又得以窥黄氏家学之懿,慰满夙心云。
宝庆二年三月清明日,郡人董居谊仁甫序。
按:《黄氏补注杜诗》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跋曾氏诸帖嘉定十七年六月 南宋 · 董居谊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一二、《赵氏铁网珊瑚》卷三、《六艺之一录》卷三五二
予生平阅前辈翰墨不少,独南丰湘潭、文肃、文昭手泽虽在乡里,乃未之见。
道夫曾兄一日出此轴以相示,见其书犹见其人焉。
歛衽读之,所得多矣。
若夫四公之文章履行,近世诸贤已自著语,无所容喙,姑纪岁月,以附卷尾。
嘉定甲申夏六月甲午,里人董居谊
群玉山 南宋 · 董居谊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
零陵县西二里为群玉山,巨萧森,古木蟉曲,怪石万状,地势清胜,一郡之奇观也。
余谪寓永州,常杜门不出,适秋晚气清,约领卫钟子正偕馆宾陈叔宜、邱积夫同访宅仙洞
洞之下旧有群玉山,漫莫省其处。
山中道士云:「僻在山之阴崖藓中,犹有字刻可辨,荒蔽为甚,人迹罕到」。
余亟与同来二三客从其所之,极其所止而休焉。
徘徊四顾,怪石林立,峭拔透邃,入眼成画。
去东南十步许,有隙如扉窾,通乎山之巅,而丛篁蔓棘,杂错相距,不可著足,未免俯偻攀援而升。
山回路转,岩窦毕露,争奇献巧,应接不暇,出而举手相贺,凡一山高下妙处,皆了然在吾人胸次矣。
继而约副将赵声远循前日之所经历,命斤诛秽,随势取蹊,以达于山之趾。
后月馀,又得翻经台故基,以据于山之会,尽取当时造化融结之功,贯而为一,自是无入而不得。
或谓此山距郡城甚迩,岂无前辈品题,而湮没经岁若无闻焉,何也?
予曰:天下事久则废,废则兴,如环无端,不可终诘者,不独此山也。
予今日幸而与之相遇,苟弃之而不顾,则去此兴废又未可量,宜立游亭,以昌厥后。
阅旬日而成,因赋小诗于其上,为山中复此一段奇观。
然人之好恶不同,物之隐见有数,更数十年之后,又安得保兴废径如哉!
烟霞痼疾,不能自已,度不免识者一笑。
诗曰:「石刻嘉名岁月多,苔封藓剥欲消磨。
天成有景无人问,不着新亭奈尔何」!
按:《名山胜概记》卷三○,明刻本。又见洪武《永州府志》卷七,《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二八二,道光《永州府志》卷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