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翁泳南宋
己未秋登城北楼 南宋 · 翁泳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脚底江南第一州,台城北上小淹留。
难忘故国千年恨,不尽长江万古流。
目断中原谁击楫,秋来多雨独登楼。
举头忽见长安,一醉能消太白愁。
周溪园赏心亭 南宋 · 翁泳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建业城楼四面窗,赏心胜处冠南邦。
石头西峙云藏寺,水面南浮月满江。
故国秋深人自老,新河夜遁虏谁降。
高人登眺同怀古,忽有飞来白鹭双(以上《景定建康志》卷三七)
武夷山题名宝祐二年 南宋 · 翁泳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二、《闽中金石志》卷一○、《闽中金石略》卷八
宋五甲寅夏闰乙未,后山翁泳、蔡公亮、瑶田詹复同游九曲,邂逅园田詹然于大隐屏下,相拉观一字天之胜。
然之弟照载酒来会,引觞命釂,诵紫阳夫子《神斧》之章,慨然有感,援笔赋诗而归。
公亮书,然镌石。
建康府明道书院开堂讲义 南宋 · 翁泳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二、《景定建康志》卷二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自善。
大学》经一章,传十章。
传之十章千五百四十六字,固以经一章为一书之体要。
经之一章二百五字,则以此四句十六字为纲领也。
言大学之道何所在,曰在明明德也,在新民也,在止于至善也。
明德者,人之所得于天至明之德,朱子以虚灵不昧言之。
虚灵不昧指心而言,虚灵言其气,不昧言其理也。
泳在昔从先师受学,尝以明珠譬之。
此珠光辉赫奕,若质之宇宙之间,自是昭昭灵灵;
虽寘之泥涂之中,一旦涤去其污梁,仍旧光辉赫奕。
然人心之明德极其至也,如帝尧之明德能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又岂明珠之所能拟焉?
独惜夫人汩于气质,溺于物欲,自不能明之耳。
明德即是天之明命,但明命以天所赋为命,言明德以人所受为性言耳。
明德、新民,虽曰明德者其体,新民者其用,然亦只是以己昭昭使人昭昭。
盖圣贤既有以明其明德,又不忍天下之人自昧本原,故教天下之人皆明其明德。
以天生烝民同有此明德,故我能明之,不欲独善其身,必欲兼言天下也。
此两句只是一个道理。
「在止于至善」者,明德须要明到十分,新民亦要新到十分。
不但八分九分未为至善,便九分九毫九釐亦未为止于至善也。
之仁、舜之孝,方是至善。
其他四端万行皆仿此推之,须要到十分方为至善也。
大学》一书只在此四句,四句只是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而三者又只是明德、新民造其极处。
若论新民,又只是使天下之人皆明其明德而已,实只一事而已。
自昔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只为此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而已。
盖天能以此明德赋之于人,而不能使之自明其明德,必生一神圣聪明睿智者出,为亿兆人之主,所谓作之君;
又以我之明德教斯民皆明其明德,所谓作之师,我之自明与民作新,都要到十分处方是极至。
之「克明峻德」,必至于「黎民于变时雍」,是天下后世君师之模范。
否则虽曰能明其明德,又能新民,只有一毫未止于至善,亦非《大学》之极功也。
学者当思天之所与我明德,赫然罔有内外,与羲、农、尧、舜、禹、汤、文、武初无少异。
自生知安行之次,必当视听言动常见此理,瞭然于心目之间,如夫子所谓立则见其参于前,在舆则见其倚于衡,如舜之见尧于墙、见于羹,则自终日不违、三月不违,以至于纯亦不已,而后可谓明德止于至善。
及其新民,亦到十分极处,而后谓之新民止于至善。
此问学之极功,圣神之能事,亦非出于吾性分之外也。
上焉者,合下完具,谓之仁且智,在《中庸》则谓之曰性。
其次当自敬以致其知,又力行以终之,谓之由智而仁,在《中庸》则谓之教,及其成功一也。
若其节目条理,则先师之训又有发子朱子所未言者,他日又当与诸君子共讲焉。
程子所谓天下之公理,不有益于彼,必有益于此者也。
诸君子玩味此四句,要见天人之付受,又要见体用之一原,又要见神圣之极功。
真知力行,无一息之间断,纯乎天理流行,至于用舍行藏莫不中理,斯为大学之极至,无些少之欠缺焉尔。
雪窗孙先生梦观 南宋 · 翁泳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二、《雪窗集》附录
孟子既没,圣学不传,棼棼泯泯,千五百年。
宋德休明,笃生濂洛,天使先觉,觉其后觉。
中兴三哲,海内所宗,集厥大成,则惟文公。
同时亦有,邪说暴行,窃取佛老,文以孔孟。
谁其传之,翼翼绵绵,公生其间,独曰不然。
周、程正传,乃在朱子。
躬取四书,日求厥理。
宏纲机要,既会于心,茫茫坠绪,力期往寻。
以事圣君,以翊帝子,以之庇民,以之取士。
公亮三世,实与斯文;
从师,正传早闻。
品题褒惜,荐于天子。
不求而得,公实知己。
帝命我公,出镇于藩,民沐深仁,士无间言。
曾几何时,讣音忽至,感念殊知,有泪如水。
昔迎公车,平洲之头;
今哭公柩,锦溪之陬。
哀痛无悰,莫名盛德之一二;
传述言行,当有遂门人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