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程端蒙南宋 1143 — 1191
省过 南宋 · 程端蒙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此道从来信不疑,安行何处履危机。
无心更与世俯仰,有口不谈人是非。
悔吝愆尤须谨细,存亡得失要知几。
师门有意无人会,一饷忘言对落晖宋金履祥《濂洛风雅》卷六)
绝句 南宋 · 程端蒙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满城尘土污人甚,出郭青山入眼多。
拿取小舟烟雾里,此生真个老渔蓑(清王用康熙饶州府志》卷二四)
次卿兄还新安 南宋 · 程端蒙
 押支韵
闻君戒明发,值此深秋时。
相送碧山下,殷勤荐离卮。
与君夙通谱,况尔学同师。
所期在闻道,肯为矜文辞。
易通久沦没,遗书亦参差。
向非考亭翁,入德将焉施。
驾言各勇往,实践仍精思。
圣贤去千载,凛凛如在兹。
君归歙水上,岂徒事耘耔。
至言启茅塞,予方日孜孜(清程鸿绪《程氏所见诗钞》卷三)
策论 南宋 · 程端蒙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五二、雍正《江西通志》卷八八
王氏以佛老之学蠹坏人心,苏氏有立朝大节,不以变故死生动心,此其天资超卓,有非常人所可及者。
恨其学术未醇,未免有战国策士馀习。
继孔、孟之传,排异端,辟邪说,道统所传,不归之二程,又其谁哉?
陆象山 南宋 · 程端蒙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五二
夫太极之理妙矣,实万化之根柢,而此理之本原也。
夫天下万事万物,行于有形之中,非有为之本者,则亦安能亘古今而不息哉。
天理而不本于是理,则造化之功有穷;
人生而不得于是理,即人道之大不立。
至于一事之细,一物之微,苟不能得是理焉,则亦何能屈伸往来、阖辟聚散于百千万变之中而不自已哉?
然斯理也,无声之可闻,无臭之可接,抟之而不得,举之而不胜,非有形体物象之可见。
是以周子必曰「无极而太极」焉。
盖闻太极乃无形之理,而非有形之物,其意混然,非以无极、太极为两物相对而言也。
《大易》虽不言无极,而曰「神无方,易无体」;
《中庸》虽不言无极,而曰「无声无臭」。
周子之意亦犹是耳。
阁下又谓:「一阴一阳,已是形而上者,况太极乎」。
太极,理也,阴阳则气也。
气固不离乎理,而遂指气为理则不可。
《易·大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盖阴阳非道,而所以阴阳者道也。
今阁下又谓:「自有《大传》,至今几年,未闻有错认太极别为一物者」。
以阁下之言观之,谓周子于太极上复加无极,则是谓太极之上复有无极,而无极自为一物,太极又自为一物,其为错认大矣。
大抵阁下之学,用力于存想,驰心于空妙,乃禅者之馀习,而不知天地之閒,只是一个实理,该贯动静,通彻内外,举理而不遗物,存体而必及用,乃古今相传之正学,而若异端之为也。
按:《周濂溪集》卷二,丛书集成初编本。
性理字训 南宋 · 程端蒙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五二、《新安文献志》卷三三、《性理群书句解》卷二、同治《饶州府志》卷二八
天理流行,赋予万物,是之谓命。
物所禀受,莫匪至善,是之谓性。
主于吾身,统乎性情,是之谓心。
感物而动,斯性之欲,是之谓情。
为性之质,刚柔强弱,善恶分焉,是之谓才。
心之所之,趋向期必,皆由是焉,是之谓志。
为木之神,在人则爱之理,其发则恻隐之情,是之谓仁。
为金之神,在人则宜之理,其发则羞恶之情,是之谓义。
为火之神,在人则恭之理,其发则辞逊之情,是之谓礼。
为水之神,在人则别之理,其发则是非之情,是之谓智。
人伦事物,当然之理,是之谓道。
行此之道,有得于心,是之谓德。
真实无妄,是之谓诚。
循物无违,是之谓信。
发己自尽,是之谓忠。
推己及物,是之谓恕。
无所偏倚,是之谓中。
发必中节,是之谓和。
主一无适,是之谓敬。
始终不二,是之谓一。
善事父母,是之谓孝。
善事兄长,是之谓悌。
天命流行,自然之理,人所禀受,五性具焉,是曰天理。
人性感物,不能无欲,耳目鼻口,斯欲之动,是曰人欲。
无为而为,天理所宜,是之谓谊。
有为而为,人欲之私,是之谓利。
纯粹无妄,天理之名,是之谓善。
凶暴无道,不善之名,是之谓恶。
物我兼照,扩然无私,是之谓公。
蔽于有我,不能大公,是之谓私。
凡此《字训》,蒐辑旧闻。
嗟尔小子,敬之戒之。
克循其名,深惟其义。
以达于长,以会于学。
审问明辨,精思笃行,孜孜勉焉,圣贤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