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程永奇南宋 1151 — 1221
考亭先师之讣时党禁方严 南宋 · 程永奇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忽闻摧岱岳,吾党更何依。
敛枕看炊黍,登楼送落晖。
祥麟伤史笔,山鸟怪儒衣。
此道终难绝,他年有是非(同上书卷五三)
屯溪访故人 南宋 · 程永奇
五言律诗 押蒸韵
主人溪上宅,乌几屡曾凭。
山直西南向,田分上下层。
池鲜烹锦鲤,塘果致青菱。
此去重阳近,遥岑共一登(清程鸿绪《程氏所见诗钞》卷三)
题耕隐卷 南宋 · 程永奇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山下巢云梦亦清,陇头耕雨绿蓑轻。
时人共指庞居士,为借农书一到城(同上书卷五六)
孙自修祝和甫宛陵山谷诗 南宋 · 程永奇
 押词韵第三部
孙君宛陵,梅诗独不喜。
祝黄世通家,于此更訾毁。
暇日扣我门,相与求正始。
敢述过庭闻,用告二三子。
节拍贵详缓,言语戒浮靡。
无因内金盘,遂厌古罍洗。
无惑变徵声,雅乐成逆耳。
譬如学书人,牵率宗二米。
一观繇羲帖,弃走却千里。
九方相神骏,肯与骊黄齿。
纷纷稗官说,而昧洙泗理。
世事难具陈,岂必在文士
不鼓无成亏,吾欲师昭氏(原注:按孙自修宁国人。从学朱子,有语录。祝和甫名穆,文公内侄,其先世从黄公鲁直游。见遗事。)
按:明程敏政新安文献志》卷五一
性原 南宋 · 程永奇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二、《新安文献志》卷三一
孟子言性善,而荀子言性恶,扬雄言性善恶混,韩文公言性有三品,学者疑焉。
至横渠张子分天地之性、气质之性,而后诸子之说始定。
性善者,天地之性也,馀则所谓气质者也。
然尝疑之,张子所谓气质之性形而后有,则天地之性乃未受生以前天理之流行者,故又以为极本穷源之性,又以为万物一源。
如此,则可谓之命而不可谓之性矣。
程子有「人生而静已上不容说」之语,又于《好学论》,言性而后言形生,疑若天地之性指命而言。
命固善矣,于人性果何预乎?
曰:张、程之论,非此之谓也。
盖自其理而言之,不杂乎气质而为言,则是天地赋予万物之本然者,而寓乎气质之中也,故其言曰「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盖谓天地之性,未尝离乎气质之中,其以天地为言,特指其纯粹之善,乃天地赋予之本然尔。
曰:「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其所以有善恶之不同,何也」?
曰:气有偏正,则所受之理随而偏正;
气有昏明,则所赋之理随而昏明。
木之气盛则金之气衰,故仁常多而义常少;
金之气盛则木之气衰,故义常多而仁常少。
若此者,气质之性有善恶也。
曰:「既言气质之性有善恶,则不复有天地之性矣。
子思子又有未发之中,何也」?
曰:性固为气质所杂矣,然方其未发,中心湛然,物欲不生,则气虽偏而理自正,气虽昏而理自明,气虽有赢乏而理则无胜负。
及其感物而动,则或气动而理随之,或理动而气挟之,由是至善之理听命于气,善恶由之而判矣。
此未发之前,天地之性纯粹至善,而子思子之所谓中也。
《记》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程子曰:「其也真而静,其未发也五性具焉,则理固无寂感,而静则其也,动则有万变之不同焉」。
愚尝以是而质之先师矣,曰:「未发之前,气不用事,所以有善而无恶」。
至哉言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