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北宋 · 王彭年
押阳韵
彭年不学空疏,才无足取。蒙赖教养,更叨荐送。而燕饯之日,曲尽礼意。至于篇章重攽,褒宠勤至。闻诸乡老,谓:在承平时,亦无此作。退自揆度,不知何以得之!铭佩厚德,无以自见。敢借所赐词歆,少信悃愊。僭越犯分,悚恐无地。尚祈怒采
人才七泽盛三湘。
前辈敢追望。
惭愧史君劝驾,杯前重赐篇章。
雷风断送,鱼龙变化,云路蜚骧。
德意如何报称,短歌莫写毫芒。
言承务郎小使臣及选人推恩事奏 北宋 · 王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一
每岁承务郎、小使臣及选人并等第推恩,至有赐出身,其次循资减年,或占射差遣,或不拘名次注官,推恩太优。
乞罢苏轼讲读之职奏 北宋 · 王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二
臣伏睹皇帝陛下好学不倦,圣敬日跻,左右讲读,必择天下端亮忠信之臣,务以道德,辅成圣性。若使邪伪险薄之人妄进奸言,以惑天听,臣恐为害不细。臣闻翰林学士兼侍读苏轼每当进读,未尝平易开释,必因所读文字,密藏意旨,以进奸说。闻轼言者无不震悚,所进汉唐事迹,多以人君杀戮臣下,及大臣不禀诏令,欲以擅行诛斩小臣等事为献。若此言者,殊非道德仁厚之术,岂可以上渎圣聪?轼之性识险薄,以至如是,轼之奸谋,则有所在。窃恐欲渐进邪说,大则离间陛下骨肉,小则疑贰陛下君臣。奸人在朝,为国大患,不即远逐,悔无及矣。原轼之心,自以素来诋谤先朝语言文字至多,今日乃欲谋为自完之谋,是以百端奸谲,欲惑天听。若此人者,岂宜久在朝廷?伏愿二圣深垂鉴照,特行诛窜,以谢天下。
〔贴黄〕轼之所进汉唐故实,诛斩杀戮等事,编录见存,皆可考验。
再乞斥逐苏轼奏 北宋 · 王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二
近者论奏翰林学士兼侍读苏轼,多以汉唐人君杀戮臣下,及大臣不奉法令,欲以擅行诛斩小臣等事上进,仍于讲筵读史书之际,怀挟私意,妄论政事,以渎圣聪,欲乞朝廷罢斥施行。至今未闻得意。伏望圣慈特赐睿旨,降出臣奏状付三省,取出讲筵编录,则苏轼所进汉唐事迹内照验见有上项杀戮诛斩等事,若非辅成人主仁厚德性之说,不合进献,即乞早赐斥逐。如臣所言不当,亦乞特行黜降。
〔贴黄〕轼为翰林学士,职在侍从,凡论政事,宜明上章疏,指陈是非。其在讲读,即非议论政事之所。今轼于体当上章疏而不上,于不当奏事之处而论奏,动违故常,必挟奸罔。伏愿详察,早赐罢斥,以杜微渐。
乞体量黜责蒲宗孟奏 北宋 · 王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二
近论列知郓州蒲宗孟非法用刑等事,未蒙施行,望体量黜责。
乞举酌酒奉爵之仪等事奏 北宋 · 王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三
月朔四孟腊飨太庙及奏告诸室,群官执事循奉典礼,殚竭精恪,惟恐不严。其在交接神明之际,先则祼地,次则献爵,皆献官恭行之事。而瓒之实郁鬯,爵之实齐酒,今皆遣有司酌之。又以入于室,献官始受而祼献。且有司贱隶,安得亵近祼献之实,交于堂室之间。按《开元礼》,郁鬯醴齐惟亲祠,侍中赞酌之;遣官行事,则太尉亲酌之。《开宝礼》亦然,未闻一委之有司也。伏望诏礼官博士讨论故事,举酌酒奉爵之仪,称严祀钦奉之意。及四郊坛及诸祠酌酒奉爵礼文皆乞修定。
按:《宋会要辑稿》礼一五之一二(第一册第六五六页)。又见同书礼一七之三六(第一册第七○四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