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基北宋
解州解县静林山兴化寺新修卢舍那佛大殿元祐三年十二月一日 北宋 · 王基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五、《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五、乾隆《解州全志》卷一三
中条之山自蒲距陕,东西相接踰二百里。
其巉然而秀、耸然而异者,曰方山,曰五老峰,曰天柱峰
其佛宫之盛者曰栖岩,曰万固,曰灵峰,曰延祚,曰柏梯。
俱占中条之胜,而属蒲阪之界。
自隋唐已来,世有高僧继处于其间,故远近信向,经营塔庙,崇基隆构,壮丽奇伟,雄冠于一方。
静林谷者亦条山之界,而蒲之旧地也,中有古寺,载于图经。
唐乾宁中,锡以「妙觉」之号。
汉乾祐初,始属于解。
至本朝太平兴国二年,易以今名。
历岁浸久,颓垣坏屋,莫之能兴。
庆历中,有僧号普真者云游至此,徘徊周览,爱其山川之秀,可以为住锡之地。
乃营庵于其侧,乡人知其笃行,相与出力,崇起殿阁,创修砖塔。
继而得绛僧文玉者,与普真同其志,愿誓栖隐于斯地。
其徒从之者众,乃度地之势,以广一寺之基,日修月葺,讲论有堂,燕息有室。
于是二人复相谓曰:「夫浮屠氏之道,以宽容泛爱为心,而不可以有偏系之拘。
其于吾之侪类也,当来则受之而不可拒也」。
乃请于官,乞敷奏以「十方」为名,朝廷从之。
至是岁时设斋大会,环千里之内外,衣冠士女,云集辐凑,其盛遂与栖岩、万固之类相埒,而为解地之盛游。
历三十年,而正殿独阙,有沙门洪济者继为主僧,慨然欲以建立为意,乃告于有力者。
郡人试将作监主簿娄应,夙植善根,素崇像教,与济相善,因告之以无他求,应当独力以办,遂聚材鸠工,以筑以构。
暨始成,乃刻卢舍那像以中居之,而两边之庑、护崖之舍,与夫四壁丹青之事,及栋宇藻绘之功,俱未之毕,而洪济化去,娄君继卒。
其子绶念先人之志,遵释氏之教,欲广修功德以荐,乃告于主僧元杲,乞继而成之。
增广廊庑至七十馀间,凡用工前后踰十年,其费几二万缗,一出于娄氏。
至是,一殿之饰,左右上下粲然,罔不完矣。
观其四隅角立,巨栋下临,窗牖相鲜,门栏竞爽,虽参差不齐,而高低交映,尽绳墨之巧,穷丹漆之工,使游览之者如入于兜率之中、清都之上。
焕其炳兮,溢群目也;
雕且峻兮,骇众心也。
信哉,非佛之有大威德,孰能使人必信若是哉!
噫,佛法入于中国,千有馀年,盛于晋魏梁陈之间,而民之所以奔趋归仰之不暇者,以其徒能笃行其教于民,以谓顺之则或生天界,逆之则或堕地狱,故斯民悦服而信深,以至罄室之财以舍之而不吝,杀己之身以奉之而弗辞。
则凡吾之所谓天之祸福,神之吉凶,一皆出于其徒而已,则佛之徒唱其教,亦大矣。
若夫梵宇之兴废,亦系其所主之人如何尔。
则是寺也,非普真、文玉经始于其前,而洪济、元善承于其后,俱有大信行,足以感动于人,则孰能使人竭诚尽力以增修善完若是其盛哉!
予嘉前后主僧得其人,其所以用心如此,又叹娄氏父子相承之若彼,因述此寺肇兴之迹,而论佛法入于中国之盛而详言之。
若夫卢舍那佛之事,则载于释典,而其徒皆能道之,此予所以不纪也。
然《春秋》之法,所作必书者,所以志是非也,而后之为文者凡举事必皆有记,则记亦从来尚矣。
乃因其请,而为之志其岁月,以告后人云尔。
元祐三年十二月初一日癸酉朔记。
陕州阌乡县主簿南熙立石。
朝散郎通判解州军州兼管内劝农及提举两池盐场公事、护军、赐绯鱼袋盖瑜。
朝请郎、知解州军州兼管内劝农及提举两池盐场公事,上轻车都尉、借紫陈安寿
焦元吉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