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仲通北宋 ? — 1127
蔡攸论用兵北道十不可书宣和六年五月 北宋 · 王仲通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三、《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六三
五月二十五日拱卫大夫、平海军承宣使廉访走马公事王仲通,谨斋沐裁书,再拜献于领院师相公:闻北狄为中原患久矣,其盛衰强弱,未始有常。
其俗以畜养为业,随逐水草,习于攻战,此天性也。
中国所以制戎狄者,非长攻远讨,捣其巢穴而后为功也,备吾之边疆以禦之而已。
故甲兵不可不完,城邑不可不固,粮食不可不充。
如朝廷前后戒饬边臣讲画武备,常若寇至,可谓不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
其窃寇之方,无善于此。
某伏睹朝廷亟命枢近大臣及起发诸路兵马,径趋河北
某尝闻齐桓公管仲谋伐,谋未发而闻于国,故曰:「君子善谋,小人善意」。
某虽不知朝廷深谋秘计,观桓公谋伐之事,可以意得。
万一无事则幸矣,如或别有措置,有不可者十:禦以承平之日,久为极盛之时,天子方垂衣拱手,享四海之福,如覆盆之安,万方无事,岂不美欤?
师旅一动,则有北顾之忧。
安虑危,得不慎之?
一不可也。
石晋割十六州以事狄人,而周世宗犹能不血刃而定三关,况主上睿谋神武,王师所向,无不克捷。
今两朝通和,师出无名,二不可也。
女真远夷,长于战斗,北虏用兵,侵夺郡邑几二十馀州,又欲取汉故地献纳朝廷,苟使力能平荡,亦异时复与女真为敌国矣。
是灭一夷狄,生一夷狄,且无百年誓约可守,能必其众不犯我哉!
三不可也。
北界种类多矣,如契丹、奚人、渤海,其地皆不毛,虽藉汉人境土为衣食种养之源,一旦收之,绝其岁赂,饥寒可立而待。
彼当必争,致用兵不已,天下骚动。
四不可也。
北道数千里无险要可恃,皆平原广野用众之地,寡固不可以敌众。
今逐路战卒各不过数万人,彼若倾国以应敌,昔澶渊之役侵耗之患,安可忘之!
五不可也。
当熙、丰之朝,天下丰富,府库馀财,贯朽莫校,太仓之,陈腐相因。
神宗皇帝涵容,未欲轻举者,欲先收灵武,以大河为界,断匈奴右臂。
灵武尚在,西夏为唇齿之国,得不助之乎?
攻之则理宜必救,救之则腹背受敌。
六不可也。
夏国多用汉人刘文圭计策,尝有意深入,因粮草虚乏,未快其欲。
今以关陕诸路精兵备北用,则固为可矣,于西则大为可虑。
重此忽彼,七不可也。
聚人曰财,虽有金城汤池,非不守。
如财不足用,以天下之赋,转给为不难;
至于谷粟匮乏,岂容仓卒而能就也?
盖闻各边储蓄不广,千里馈粮,士有饥色,八不可也。
生齿繁夥,民鲜积聚,岁有水旱,则流离不可胜计,国家发仓廪以赈之,乃能少济。
今若小有事宜,科配百出,使无可办,孰肯束手待法,必转而为寇攘。
九不可也。
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愁苦之气伤阴阳之和,老氏所谓「大兵之后,必有凶年」。
今幸频年丰稔,民力尚未优裕,一有荒歉,何以敉宁?
十不可也。
某所论缘利病灼然,惟恐未有人为朝廷言者。
某久在牧守,荷国厚恩,既有所见,默默不言,是大不忠也。
方今领院师相公为国元老,乃心王室,天赖明哲,康济生人。
天下大事,无大于此。
某尝采众议如出一口,但畏祸莫敢出位而言,某仰恃某官至诚至忠,敢罄拙直,惟冀高明早为天子反复开陈,苟合帝心,天下蒙福,忠孝功业,烂然光明。
区区之意,实在于此,冒渎尊威,战慄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