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汤汉宋末元初 1202 — 1272
刘后村 宋末元初 · 汤汉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唐朝空自贵宏词,科目何尝得退之
掌制徒闻誇子厚,残篇仅见命敦诗。
堪嗟实录无完传,太息淮西有后碑。
寄语莆田紫薇老,文章盖世例如斯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二)
久轩提刑江东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汤汉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江右皇华溯浙东,按行特地到山中。
柴门忽有高轩过,衰俗久无前辈风。
嵩岳气摇消息长,祝融开霁鬼神通。
荒崖绝谷留光彩,长使人怀太极翁。
其二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向来廷诤伟堂堂,不负西山与紫阳。
尽道拾遗当召黯,不应清诏久烦滂。
真儒事业谁能测,忧国忠纯不谩狂。
一上蓬莱看云海,细毡归去论虞唐(原注:淳祐十一年正月十八日蔡久轩)至安仁入万山间访汤公,而汤作此二诗以赠别云。)
按:明蔡有鹍《蔡氏九儒书》卷八《久轩公集》附
题灵鹫四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汤汉
五言绝句 押删韵
灵鹫古道场,摄乎大国间。
一日忽翚飞,四顾无腼颜。
其二
五言绝句 押江韵
引泉已成沼,对石宜破窗。
他年涧上桥,为子书春淙(自注:取东坡两涧春淙一灵鹫之句)
其三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二部
南涧静者徒,小试扶颠手。
期毕栋宇工,拂衣入岩岫。
其四
五言绝句 押屋韵
问禅去灵隐,听讲去天竺
还有无求人,来寻灵鹫宿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八○)
宿孔野云丹房 宋末元初 · 汤汉
 押词韵第四部
天师炼丹时,丹鼎见龙虎。
丹成天师去,龙虎名万古。
溪深松杪风,山明夜来雨。
雨后丹凤鸣,风前黄鹄举元元明善龙虎山志》卷下)
观鱼亭 宋末元初 · 汤汉
有亭翼然山之阿,源头活水养鱼多。
云山四面如画图,金梭上下光相摩。
池上木深阴翳地,池下荷生香扑鼻。
携酒邀朋池上观,圉圉洋洋真得意。
咄,东海鲤,南溟鱼,自信时人莫浅窥,神灵岂是池中物
变化成龙会有期,一朝烜赫雷声壮。
翻身直透三层浪,扬鬐鼓鬣横千丈(清锡德同治《饶州府志》卷三)
自儆 宋末元初 · 汤汉
六言诗 押真韵
春秋责备贤者,造物计校好人。
一点莫留馀滓,十分成就全身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一八)
以大水上封事淳祐十二年 宋末元初 · 汤汉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二四、《宋史》卷四三八《汤汉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一三、《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一三二、雍正《江西通志》卷八八
君心敬肆之分,实上天喜怒之由。
一念之敬,上帝临汝,祥风庆云所从出也;
一念之肆,上帝震怒,妖浸阴沴所从生也。
以火灾应诏上封事 宋末元初 · 汤汉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二四、《宋史》卷四三八《汤汉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一三、《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一三二、雍正《江西通志》卷八八、《续资治通鉴》卷一七三
臣闻任天下之大,立心不可不公;
守天下之重,持心不可不敬。
陛下膺皇天之眷命,受祖宗之宝图,则不当怀私恩;
为天下共主,为亿兆寄命,则不当隆私亲;
大臣迩臣,服休服采,皆陛下所倚仗也,则不当信私人;
三省、密院者,陛下之朝廷,发号布政所从出也,则不当有私令;
四海九州,土宇昄章,皆陛下之仓廪府库也,则不当殖私财。
陛下于皇天祖宗之德弗永念,而报答私恩;
于群黎百姓之疾苦弗深恤,而富贵私亲;
公卿在廷,其信任不若近习之笃;
中书造命,其除行不若内批之专:则陛下之立心,既未能尽合乎天下之公矣。
往者陛下上畏天戒,下恤人言,内则拘制于权臣,外则恐怯于彊敌,敬心既不敢尽弛,则私意亦未得尽行。
比年以来,天戒人言既以玩熟,而贪浊柄国,黩货无厌,彼既将恣行其私,则不得不纵陛下之所欲为。
于是前日之敬畏尽忘,而一念之私始四出而不可禦矣。
姑以近事迹之:定策之碑,忽从中出,乡未欲亲其文也;
贵戚子弟,参错中外,乡不如是之放也;
土木之祸,展转流毒,讼牒细故,胥吏贱人皆得籍群珰之势,彻清都之邃,乡不如是之炽也;
御笔之出,上则废朝令,下则侵有司,乡不如是之多也;
贿赂之通,书致之操,乡不如是其章也。
故凡陛下之所以未能任大守重,而至于召怨宿祸者,始于立心之未公,成于持心之不敬,私以为主,而肆以行之。
此所以感动天地,而水火之灾捷出于数月之内也。
陛下得不亟为治乱持危之计,而可复以常日玩易之心处之乎!
太学博士转对上奏 宋末元初 · 汤汉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二四、《宋史》卷四三八《汤汉传》、《历代名臣奏议》卷六四
太祖之天下坏其半者,蔡京、王黼也。
高宗之天下坏其半者,郑清之也。
苟有志焉,则其纪纲必先正,其根本必先彊,其藩篱必先固。
夫然后心广体胖,泮涣而优游,其乐无极矣。
舍此不务,而徒以九重之深、一笑之适以为乐。
乐极而思之,吾有朝廷而不能治也,吾有黎民而无与保之也,起视四境,而外侮又至矣。
虽有郑、卫之音,燕、赵之色,建章之丽,琼林之积,亦独何乐哉!
秘书郎转对言边事奏 宋末元初 · 汤汉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二四、《宋史》卷四三八《汤汉传》
今日扶危救乱无复他策,在乎人主清心无欲,尽用天下之财力以治兵;
大臣公心无我,尽用天下之人才以彊本,庶几尚有以亡为存之理耳。
乞恢大公之道奏 宋末元初 · 汤汉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二四、《宋史》卷四三八《汤汉传》
愿陛下端本澄源,虚己尽下,恢大公之道,开不讳之门,使朝廷之上,光明洞达,而无邪孽之根以挠其正;
四海之内,欢欣交通,而无怨戾之气以奸其和。
臣之忠爱,莫切于此。
董宋臣不可复用奏 宋末元初 · 汤汉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二四
比年董宋臣声焰薰灼,其力能去台谏,排大臣,结连凶渠,恶德参会,以致兵戈相寻之祸。
陛下灼见其故,斥而远之,臣意其影灭而迹绝矣。
岂料夫阴消而再凝,冰解而骤合,既得自便,即图复用,以其罪戾之馀,一旦复使之出入壸奥之中,给事宗庙之内,此其重干神人之怒,再基祸乱之源,上下皇惑,大小切齿。
而陛下方为之辨明,大臣方与之和解,臣窃重伤此过计也。
自古小人复出,其害必惨,将逞其愤怨,啸其俦伍,颠倒宇宙,陛下之威神有时而不得以自行,甚可畏也。
按:《宋史》卷四三八《汤汉传》。又见同书卷四六九《董宋臣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八五。
愿持敬心以正百度奏 宋末元初 · 汤汉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二四、《宋史》卷四三八《汤汉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五、《续资治通鉴》卷一七八
愿陛下持一敬心以正百度,则追养继孝,所以报先帝者,必益致其隆;
先意承志,所以事太母者,必益致其谨。
其爱身也,必不以物欲挠其和平;
其正家也,必不以私昵隳其法度。
政事必出于朝廷,而预防于多门;
人才必由于明扬,而深杜于邪径。
妙绝古今序淳祐元年 宋末元初 · 汤汉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二四、《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四
文章之精绝者,一代不数人,而一人不数篇。
余自《春秋传》讫欧、苏氏,拔其尤得七十有九首,盖千载之英华萃矣。
时同子弟朋友吟讽之,善哉!
今而后有过予陋巷而闻轩县者,必是编也夫!
淳祐壬寅春东涧书。
按:《妙绝古今》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陶靖节诗集注序淳祐元年九月 宋末元初 · 汤汉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二四、《文献通考》卷五七、道光《鄱阳县志》卷三一
陶公诗精深高妙,测之愈远,不可漫观也。
不事异代之节,与子房五世相韩之义同,既不为狙击震动之举,又时无汉祖者可托以行其志,故每寄情于首阳易水之间,又以荆轲继二疏、三良而发咏,所谓「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读之亦可以深悲其志也已。
平生危行逊言,至述酒之作,始直吐忠愤,然犹乱以廋词,千载之下,读者不省为何语。
是此翁所深致意者,迄不得白于后世,尤可以使人增欷而累叹也。
余偶窥见其指,因加笺释,以表暴其心事,及他篇有可发明者,亦并著之。
文字不多,乃令缮写模传,与好古通微之士共商略焉。
又按诗中言本志少,说固穷多,夫惟忍于饥寒之苦,而后能存节义之闲,西山之所以有饿夫也。
世士贪荣禄,事豪侈,而高谈名义,自方于古之人,余未之信也。
淳祐初元九月九日鄱阳汤汉敬书。
按:《陶靖节诗集》卷首,拜经楼丛书本。
西山书记原序开庆元年十月 宋末元初 · 汤汉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二四、同治《安仁县志》卷三○、光绪《浦城县志》卷三四、《皕宋楼藏书志》卷四○、《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七四
西山先生《读书记》,惟甲乙丁为成书。
甲丁二记,近年三山学官已刊行,乙记上则《大学衍义》是也,其下卷未及缮写而先生没,藁藏于家,学者罕见之。
汉来建安,请于先生之嗣子仁夫右司,传钞以来,手自校定,釐为二十二卷,将欲刊之仓台
适福之郡文学吴尘编蠹简,久蛰屋壁,乃今出而流布。
使夫有志于尊主庇民者读是书,蚤正而素讲,一日当大任,据千载而施四事,真儒之效,庶几复见于天下,是则先生佐王之学与天地相终始,岂非其平日至大至公之心也哉!
纲目讫于五季,而藁本仅至李文饶止,今不敢辄补之。
又元藁间有附注别说者,乃汉一时所见,先生未及有所去取,今皆削之。
观于初稿者,其无所疑云。
时开庆改元十月初吉,门人鄱阳汤汉谨书。
按:《西山书记》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