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杨至质南宋
茅山刘书记游南岳 南宋 · 杨至质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忆共住华阳,晴蓝紫朮香。
空山今诣阙,吾子亦游方。
草露双芒屦,丹经一布囊。
好登祝融顶,红橘迸扶桑(以上元刘大彬山志》卷二九)
茅山 南宋 · 杨至质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玉肺空浮巳字山,五门不锁洞天宽。
紫花可饵秋寻朮,红焰难埋夜见丹。
画出一牛方水草,飞来三鹄各峰峦。
仙踪寂寞高风远,谁为先生指额瘢。
太一宫清心斋谢陈提举 南宋 · 杨至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三、《勿斋先生文集》卷上
茅洞烟深,缪执住山之斧;
竹宫天近,忽颁赴陇之书。
姓名误彻于冕旒,行辈辄先于冠褐。
窃惟祠严太一,是谓贵神;
星应少微,故名高士
当建、绍、乾、淳之际,多之臣。
召对禁中,每谈经而论道;
放还物外,且锡号以赐书。
比年以来,此事皆废,何者蹊趍而径入,甚于车载斗量
一洗而凡马空,咸服明公之能断;
数行而彩凤诏,庶有异人之肯来。
如某者平凡无奇,孤洁自守。
结习偶随于笔砚,踪迹遂遍于江湖。
名山大川,所到领揽;
诸老先辈,于时从游。
间结屋以聚书,将息阴而休影。
滥修烟霞之长,恍惊岁月之侵。
二十年不入修门,果能此道;
五千言束之高阁,未丧斯文
俄有命以自天,俾陈力而就列。
即清夜灯之地,扫积年铺席之尘。
毋若宋人然,借曰薰莸之殊器;
犹吾崔子也,或疑虎鼠之同宫。
修文辅教,敢效寸长;
归美报上,庶伸素志。
终愧荒唐之学,难酬希阔之恩。
兹盖恭遇某性禀高明,躬持温恪。
圣经贤传,汇玉海于胸中;
秀句英词,粲锦囊于笔底。
书画诣之妙,谈锋透老释之微。
公馀萧散于园池,客至从容于诗酒。
如其颖拔,乐以甄收。
某感佩隆私,激昂晚节。
仰祝圣人之寿,常瞻太尉之尊。
十事囊封,切慕爱君之种放
三书袖入,仍希望阙之嵩高
稍别庸流,式詶异遇。
代失仪降官谢丞相 南宋 · 杨至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三、《勿斋先生文集》卷上
搢屏弗恭,愆仪九陛;
纠弹曰可,贬秩一阶。
戴皇慈宽大之恩,繇庙论优容之赐。
合诛而贷,识感于惭。
某尘翳性天,津迷学海。
半世徒劳于韦布,一官窃荫于簪绅。
爱子教之以忠,仅守过庭之训;
事君犯而无隐,永怀恋阙之诚。
自祇役于简书,每饰躬于冰蘖。
莼湖学制,开边粗给于军需;
兰渚负丞,摄郡尝被于荒政。
荐叨列剡,重累洪钧。
分符服领以南,矫首泰阶之下。
问民疾苦,安得中和以作诗歌;
藉国威灵,所幸丰登而少公事。
璧苟全于细满,玉爱食于长安
负扆当阳,方披奏牍。
坠笏于地,遽失朝仪。
初非天之违颜,若有物以掣肘。
碎牙俯拾,敢希前辈之高风;
拄颊游观,空羡西山爽气
槐绿之羞莫掩,薪粲之刑曷逃?
负芒以还,席藁而待。
议从忠厚,第削籍于宜敖;
施及颠隮,尚寓形于坱圠
头颅自省,骨肉知归。
兹盖恭遇某咸一德以享天,兼三王而施事。
声色不动,作成击泚之精忠;
名德相望,保用问谟之故物。
因侍邃严之宴,曲陈末减之条。
全此微踪,寘之薄罚。
某敢不铭藏厚德,辙戒前非,加恐惧以修身,期周旋之中礼。
抽手版付丞相,休闲敢负于明时;
介圭觐我王,入对或存于他日。
其为摧谢,罔既敷刊。
贺丞相太傅 南宋 · 杨至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三、《勿斋先生文集》卷上
恭审𫾻制大廷,报功真宰
帝怡愉而奉太后,载加册玉之称;
公燮理以备周官,爰正面之席。
事光典礼,庆浃臣工。
兹盖恭遇某柱石壮材,蓍龟先见。
五百岁孕灵于海岳,二十年宅揆于庙堂。
拥昭立宣,不动色而安天下;
平淮缚蔡,当戮力而复中原。
精禋既肇于南郊,介福聿臻于王母
集搢绅而归美,写琬琰以成章。
法驾东朝,肃领皇仪之盛;
玉音中出,诞跻公傅之荣。
辕田并衍于膏腴,鼎路益隆于体貌。
坐而论道,对不呼名。
作宋一经,见圣君而贤相;
封齐四履,伫异姓以真王
某托命大钧,劳心小邑。
黄麻而欲舞,望赤舄以无阶。
峙刍茭,峙糗粮,方备潢池之盗;
作盐梅,作曲蘖,永同岩石之瞻。
兼领旌德观都监谢京尹赵节斋与缙启 南宋 · 杨至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三、《勿斋先生文集》卷上
归寻杞菊,拟乞闲身。
领揽湖山,乃兼秘宇。
虽大府体召搏之意,恐先贤怀拜信之疑。
窃惟观以道名,境随人重。
知章有学,始专鉴曲之烟霞;
清老能诗,故奉金陵之香火。
倘酒瓮饭囊之辈,徒斋钟粥鼓之羞。
伏念某略带书痴,未除剑气。
一壑足安于晚节,十斋再入于旧巢。
嵩高平贼之书,漫云诣阙;
无蓑衣通神之术,敢望筑宫?
片文只字,屡送上方;
败屋颓墙,如在传舍。
公即清心而怜客,吏言旌德之缺人。
疏檄宠颁,缗斛俱至。
高士为主簿,或讥乔木之下莺;
从天子作门生,焉用小儿之弃马?
弘景居山,三营别馆;
而尧夫在洛,十置行窝。
使学徒有所指归,与耆旧相为款密。
至若现白鹤者按行于林屋,袖青蛇飞过洞庭
何得拘挛,等是游戏。
节斋一出不恶,向长堤独步亦佳。
兹盖某堂堂乎汉宗英,绰绰然京兆尹,大而笔橐补衮职之阙,细而薪米得都人之欢。
间小队以行春,正新亭之出日。
坡仙之何在,周旋靖白于一堂;
弥明于此来,管领侯刘之二子。
山判不移于请嘱,玉音特许其往还。
某敢不强赋梅花,剩栽杨柳
环数十里皆水,洗清坐客之俗尘;
后三百年有人,增入黄图之新志。
谢运使江古心万里请住玉隆启 南宋 · 杨至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三、《勿斋先生文集》卷上
两街应制,窃依藜杖之光;
十国出符,俾辖锦帷之众。
溢荣褒于疏请,借壮观于斋居。
试言道家之大山,莫若旌阳之故宅。
冠袍所聚之地,领袖必得其人。
过者垂涎,多买游谈之颊舌;
从而染指,谁惜常住之眼珠?
此曹自轻,吾道几坠。
伏念某江湖漂泊,木石冥顽。
未能商皓,固尝护许君之
因元戎枉驾以戾止、为同列争席而翩然。
识面目于山中,屡作天宝翠岩之梦;
送头皮于官里,误陪甘泉泰畤之祠。
因内醮以进诗,辱上恩而润笔。
俯加训谕,未许言归。
望阎公都督之襜,政惭素昧;
徐孺高士之榻,忽传好音。
熊鱼虽欲而莫兼,猿鹤殆惊而且怨。
兹盖伏遇某名高日月,威振风霜。
访六一翁泷冈之居,登进郡最;
创二十士鹭洲之学,作成人才。
荐移青丝玉节之华,并领画栋朱帘之胜。
爰披图而问俗,信拔宅以飞仙。
颇闻腾胜之区,久缺焚修之长。
群鸦争鼠,已在吾目;
独鹤昂鸡,孰当人心?
浮丘,右洪崖,百闻不如一见;
近皇甫,远居易,三占则从二言。
何德以堪,不求而得?
价非高于少室,身难出于长安
舍己事以勤馆人,申诵他日从公之语;
趁霜天而牧柿栗,空吟昨宵梦母之诗。
未先桑榆,尚可桃李。
谢何漕卿请住玉隆不赴启 南宋 · 杨至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三、《勿斋先生文集》卷上
怀归得告,暂离蕊殿之班;
领众修真,荐辱星台之命。
属愆期而卧疾,方露奏以祈閒。
玉音未俞,鼎语奚答?
眷游帷之福地,虚辖席者许时。
岂都仙之灵在天,故悠悠而弄印;
盖大府之明如日,不草草以畀人。
破狺然投骨之争,俟角者为麟之出。
果孚舆论,必费冥搜。
如某者厌江湖而知休,甘草木以俱腐。
三年去国,误叨命召之荣;
十载住山,自笑身谋之拙。
繇刚肠而嫉恶,第洗手以奉公。
囊钱虽悭,户屦粗满。
使者从而过听,今明公何所取材?
置驿传书,示军将打门之喜;
送州津路,移太守劝驾之勤。
维名称尚隶于帝旁,恐职业难共于戏下。
两徵不起,初非少室之山人;
一榻纵悬,定有南州高士
允副权衡之选,庶新钟鼓之声。
兹盖伏遇某为儒者宗,真宰相器。
当乘轺而问俗,亟植纛以临民。
令下棘围,无纤哗于战蚁;
手摩铁柱,有大造于屠蛟。
遥瞻井之阴森,慨惜香花之牢落。
孰为主宰,谋及国人?
忘虎符龙节之尊,加鹤氅鹿冠之礼。
某居怜薄命,仰负盛心。
黑笠垂云,阻访洪崖之旧;
朱帘捲雨,尚从滕阁之游。
公如遽归,仆则退听。
谢郡守潘户部减籴启 南宋 · 杨至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三、《勿斋先生文集》卷上
乌绦谒郡,敢睎货药之仙;
白粲送仓,特损敷苗之籴。
即福地洞天而区别,俾斋钟粥鼓以交鸣。
一饭知恩,双坛齐寿。
尝考閤皂授田之籍,失于绍兴经界之时。
南曰阳,北曰阴,沃壤咸归于富室;
高不旱,下不水,丰年粗给于常堂。
会祠牒之日廉,致食单之云集。
朝廷初行储蓄之令,官吏争持操切之权。
违累圣敕旨而弗蠲,与三邑编氓而均配。
攫财犹肉,拣粒如珠。
忍令田里之怨嗟,遑恤山林之饥饿?
某滥居官辖,合转食轮。
因众口之嗷嗷,动我心之戚戚。
既乏鬼兵之运,真愁县令之破家。
期儿童迎细侯,除道幸先于紫马;
定舍馆见长者,入城爰跨于青骡。
冒陈千一之愚,乐杀什三之数。
文移庾氏,宛同鲁肃指囷
惠及山人,不费真卿之作帖。
所持者狭,其说无疆。
兹盖恭遇某秀出坤维,望高乾纬。
一命落瞿唐之棹,十年参文石之靴。
有宅占水精宫中,自适其适;
无书至光范门下,时行则行。
乃剖汉符,远临萧渚。
谓吾年五十,姑守兹土;
然岁籴十万,几倍他州。
推赤子内沟中,莫救前人之失;
祭名山在境内,广众之安。
于招徕补发之间,示委曲代输之意。
某敢不谨持杓柄,仍卜灯花?
饭颗瘦生,戴笠已怜于杜甫
酒材春乏,卧楼更念于洪崖
忘其在陈,辄尔望蜀。
句容王宰断刺盗贼启 南宋 · 杨至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三、《勿斋先生文集》卷上
山木千章,素严樵禁;
墙数仞,辄入偷儿。
斧痕几类于乾陵,公事遂干于偃室。
极惩不贷,厚德何穷?
窃惟王母红,儿三尝而啖帝;
董君杏熟,虎四出以啄人。
神仙幻化,固未易窥;
寇窃侵渔,且不能免。
而况槎居海上,驾乘或犯于斗牛
月中,斩伐犹惊于蟾兔。
吏徙武昌门西之,童抱杜陵屋上之
谁无六根,天亦五贼。
伏念某液满曷用,盘错非长。
,俱曾洒扫;
交梨火枣,久自栽培。
来从句曲之三茅,拟种玄都之千树。
月明有鹤,方吟峰顶之
涧响无人,俄失庭前之
虽异乎四十围之溜雨,本望其八千岁以为秋。
不堪鼠辈之欺,爰出羽流之嗾。
慢藏诲盗,非无锁于洞门;
悉上送官,蒙亟囚之狱户。
一辞毋隐,五听兼详。
幸未烂于樵柯,仅半存于隍鹿。
见豕遇雨,吉庆宽邻里之呼;
荷校灭耳,凶俾按市朝之挞。
山贼寒心于路侧,树精快意于城南。
匪贤令尹哀丁丁之声,则群不逞将旦旦而伐。
兹盖恭遇某名香仙籍,家近旃林。
苗裔三槐,待擎天而作柱;
襟期五柳,试满县栽花
爱人材于拱把之微,恐山林有童颠之丑。
磔此穿墉之鼠,妙于食豆之鸡。
未论桧顶之升仙,足使桐乡之爱我。
某守株知缪,采藿怀惭。
期尽剖于藩篱,怕愈加于刀锯。
贼曹呼五百,已衔赤县之恩;
效隐者笞羌夷,尚奋嵩高之勇。
莫如自治,不在多言。
县宰免伐墓樟启 南宋 · 杨至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三、《勿斋先生文集》卷上
墓木拱矣,诸孙均霜露之怀;
匠石过之,令尹赦斧斤之厄。
阖宗感涕,行路赍嗟。
盖闻宰有民人,一县常誇于桃李;
谁无父祖,九原谨护于松楸。
故法垂穿心禁步之条,而礼著为室斩丘之戒。
眷言冷族,居傍先茔。
墦间之祭序以衣冠,相承累世;
江边之树状如车盖,其大十围。
阴阳家谓荫益之宜,子侄辈起科名之望。
适騃弟呼卢而罔利,致贪夫驵侩以献官。
人亡书存,操二十七年之白契;
神出鬼没,输一万千数之青铜。
叵堪刻木之舞文,直为老樟而买命。
因丹活,纵挈吕仙之墨篮;
荔以妪完,尽带黄巢之剑迹。
兹盖恭遇某英标耸壑,定力擎天。
明堂梁栋,有待于相材;
岩邑丝桐,聊寻于宝气。
市生柴炊尘甑,初不与百姓交
听大风败重门,何以令众庶见?
爰求钜槚,载立崇闳。
庸新万目之观,岂吝千金之费。
某亭之猪可祭也,固莫逃黄霸之神;
吾子于虎又死焉,决不堕泰山之猛。
且栽而未去,虽斫而无痕。
苟非当家,孰锡尔类?
某藤萝息梦,葛藟知元。
召伯甘棠之阴,遗爱敢忘于勿剪;
道士于枯木之下,深根庶保于长生。
谢郡守王监簿 南宋 · 杨至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三、《勿斋先生文集》卷上
传食侯门,归休已晚;
充员主席,董率何堪?
捧郡檄以知惭,簉公墀而言谢。
闻山川以人而轻重,钟鼓随时而盛衰。
维张双坛,记寰宇之福地;
二士,列政和道官
后先领袖以俱贤,内外规模而毕备。
夫何近世,顿异前修?
顽嚚之恶滔天,清净之风扫地。
况秋田之绝穗,致午甑之生尘
巾钵如云,政张颐而待哺;
犁锄得雨,须乞籴以瞻耕。
仓苗未了于半输,县税早行于预借。
负逋山积,宿蠹根深。
必表里练达之人,办上下煎熬之事。
如某者禀资苦薄,识字无奇。
因浪走于四方,偶从游于诸老。
拄杖探桂林之洞,推篷读浯水之碑。
八月观潮,屡倚楼于江下;
三更谍虏,尝草檄于淮南
海陵神翁之居,酹采石谪仙之墓。
骑驴而访赵叟,招鹤而谒西山。
溯清涨而登郁孤,攀赤城而眺桐柏。
舟泛鉴湖之月,觞流曲水之波。
卧念平生,辙几环于天下;
来归故隐,屋方就于云边。
编排满架之官书,布置绕墙之仙药。
自甘终老,无复他求。
诚知桂馆竹宫,岧峣京阙;
亦有石坛花院,错落衮乡。
由来天上无愚懵仙,焉用世间不唧𠺕汉?
彼以爵而吾义,人皆醉而我醒。
忽纸卷之探名,上之官府;
辱笔头之加点,付以家山。
固贪青眼之荣,奈破白身之戒。
甫涓辰而隶役,时拊己以扪衷。
学问未充,曷扶持于风教;
材犹不敏,定败缺于公私。
非惟作杞菊之羞,又将为桃李之玷?
兹盖恭遇某名高黄甲,班在紫宸
别驾镡津,威镇千村之狐鬼;
专城潇渚,化行三邑之豚鱼。
人妖首破于黠胥,女魃适罹于旱岁。
爱民如子,移于河。
振贷而活青州,亲见富公之阴德;
吐哺而延白屋,尤推姬旦之盛心。
故虽山林下人,亦或俎豆间物。
玄裳者鹤,误墨而蝇。
某敢不并缘诗书,湔沷泉石。
庶几我静而民正,万一老安而少怀。
富寿多男,从华封而祝帝;
中和乐职,效益部以歌襄。
恐趣归列宿之行,使遽失二天之托。
其于依戴,罔既铺陈。
临江赵倅启 南宋 · 杨至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三、《勿斋先生文集》卷上
一鹤玄裳,甫觇泥轼
双鱼尺素,忽到岩扉。
粲盈幅以成文,坠多仪而为贶。
诵藏无斁,感耀俱深。
尝谓高尚者不事王侯,神仙者间游廛市。
隐图南于华顶,贵客自来;
洞宾岳阳,时人不识。
若夫住山应世,出郭呈身,平生所丧已多,一见安得如故?
比承某题舆荣上,迓骑缤前。
臣非黄冠师,敢废郊迎之礼;
公下白屋士,获瞻山立之标。
小诗蚓窍而蝇声,归梦鹿眠而鹇挂。
讵期专介,宠俾芳函,刻赞心经。
刻箴,夜气。
信共西山之臭味;
授笔授墨,焉解子云之覃思。
织蕉轻过于五铢,酿桂香醲于一榼。
监州有馈,行路皆惊。
某倦客江湖,滥尸泉石。
幸依刘于此地,知说项者何人?
文士中朝,谁兴怀于羽褐;
樵夫前路,果乘暇于青鞋。
祗候按行,庶几倾倒。
按:「文士」「樵鞋」皆来劄中语。
郡守章吏部 南宋 · 杨至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三、《勿斋先生文集》卷上
银菟宅牧,重境内之名山;
竹马迎新,唤云间之孤鹤。
除道审买臣之至,候关移尹喜之恭。
睹以争先,礼云贺上。
敬惟某名垂宇宙,学贯天人。
祖笏父衣,雁塔联题于数世;
卿圭从橐,龙门独擅于一时。
帝曰象贤,官为博士
晋编摩于宥府,参综覈于铨曹。
因襆被以退朝,乃剖符而更治。
昼锦略荣于沈井,晓帆恰涨于萧滩
五马不受二毛,方当壮岁;
两刘以及三孔,亲挹遗风。
坐令安静之化行,伫见《中和》之诗作。
然念斯民之困,仅书去载之丰。
敷上产以随苗,几竭于南亩;
指清江而索楮,类寻杜若于芳洲。
旧新之券俱轻,公私之蓄咸匮。
不有鞭霆之手,曷施活国之方?
珥笔一双,首转移于风俗;
去天尺五,亟选表于公卿。
伏念某逃儒自初,进道不敏。
未办九还之鼎,浪升诸老之堂。
油幕从军,檄尝供于盾墨;
金门应制,杖仍照于灯。
幸得请而号最閒,合掩关而作高卧。
误徇家山之众,荐登主席之虚。
由外侮以阋墙,忍旁观而缩手?
吾何爱此帻,使君实重于挽留;
人或弯其弓,儿辈辄从而倾轧。
望旗旄之戾止,信衡鉴之瞭然。
岳阳子京,非敢眩瓢中之药;
全椒遇应物,庶容拾涧底之薪。
赞倚兼廑,铺刊罔既。
提刑萧大著 南宋 · 杨至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三、《勿斋先生文集》卷上
公子之名有日矣,方图上谒于霜台
处士之庐无人焉,颇觉包羞于云壑。
亟裁短贽,仰渎严威。
盖闻君子小人有同牛骥,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虽物情什伯之不齐,岂书策二三之无取?
贤如灭明,必不至于偃之室;
学如子路,亦奚为于丘之门?
皇华兹贲于林塘,王气倍添于草木。
神仙弗远,但消金锁之掣开;
车马曾看,未必芦花之深入。
畏褦襶向人之热,笑推敲冲尹之狂。
刺字纵漫,吾舌尽在。
忽睹析屋五花之判,几令教门一叶之轻。
彼雀角鼠牙,听讼固烦于召伯
若龙头豕腹,联诗宁乏于弥明
不胜懵然与语之惭,殆有招之使来之意。
恭惟某儒宗学博王佐才高。
绍唐室之相家,瑀将及遘;
汉朝之人杰,吾不如何。
既跻蓬山清切之联,宜掌薇省雄严之制。
出节肯临于广部,发仓全活于饥氓。
就著绣衣,间登席帽。
翔而后集,授代之举甚高;
死者复生,平反之德滋洽。
诏暑囚而亲录,言夙驾以周诹。
二使星明,身俯趍于宝墠;
五原雨足,手倒挽于银河。
毋庸溯皇恐之滩,当径侍通明之殿。
某谋身素拙,于道无闻。
传食四方,不作蝇营狗苟
归休一壑,可堪鹤怨猿惊
正抖擞于尘编,且摩娑于丹灶。
坚柴扃而麾俗客,抱瓦缶以杂畦丁。
薄闻揽辔以按行,莫敢曳裾而造请。
《春秋》之贬,猥及其类;
左右之容,孰为之先?
异三子者言,点也倘蒙于殊顾;
扣两端而竭,鄙夫恐坐于同科。
为客解嘲,岂予好辩。
辞岳漕启 南宋 · 杨至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三
使臣辔有光,将大转木牛之
先生饭不足,缘新移玉女之厨。
尝闻先之齐家,果于此乎观政。
其嗟可去,恶得无辞?
某维其欠负郭二顷田,不自乐陋巷一箪食,故起单于千里,遂传食于诸侯。
门外东方,何曾饱死;
山头杜甫,元自瘦生
备尝残杯冷炙之悲辛,已决早韭晚菘之归计。
公由中而补外,客驱去而复还。
椎鼓击鲜,或诧逢辰之有幸;
张颐待哺,焉知过午而未餐!
以涂民之耳目,为令太苛;
倘累人以口腹,于礼孰重?
借令束十围篾,亦能插几张匙?
忍听无天殷殷之雷,笑玩行地亭亭之日。
不起笔吏,谁哀王孙?
既豆羹得则生,虽草具易为食。
果念及门东之索,礼貌有亏;
第诘之灶下之炊,司存自谨。
岂期鞭扑,反逮舆台。
投鼠何忌之云,然打鸭之惊莫甚。
酒不及而公荣无恚,犹别亲疏;
忘设穆生竟行,当明就去。
若尚怀恋豆之念,是愈负伐檀之讥。
恭惟某禀天英灵,有祖风烈。
为肥甘自足于口,每苦乐快同乎人。
犒油幢百万之兵,曾趍涟水
珠履三千,未逊春申
偶然忘由己之饥,非不推食我之食。
曲行惩戒,犹示等差。
与其娄琐琐细故以挠人,何患无磊磊奇士以赴我?
请从此逝,幸听其归。
黄粱而悟梦魂,休说邯郸之富贵;
有青精以好颜色,别为梁宋之遨游。
怀刺在庭,结装问路(《勿斋先生文集》卷上。)
「纵投」句:傅校作「纵投鼠之忌何庸」。
回太一吴都监 南宋 · 杨至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三、《勿斋先生文集》卷上
太一灯明,滥陪诸老;
苏公堤近,因就三贤。
得之聊当于行窝,议者或讥于幽谷。
伏承某法参晋猛,诗续唐均。
降滕六于中宵,恩荣象笏;
挈郁仪于左手,光溢乌轮。
不惟精祷祠之书,抑且造修炼之妙。
方赓酬而相乐,念离合之有时。
华以大篇,介之多馈。
旁出固惭于兔窟,暮归尚借于燕巢。
唤真人莲叶之舟,可能访我;
处士梅花之句,定合输君。
感在心藏,谢容面尽。
右街监仪谢提举 南宋 · 杨至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三、《勿斋先生文集》卷上
身返斋居,仅循故步;
礼成宫谢,乃俾初街。
信名器不可假人,顾富贵何有于我?
弗容还敕,殊觉厚颜。
伏念某苦无伎能,颇有气性。
清心独处,难求师友之亲;
白首重来,不废君臣之义。
好赐叠颁于箱篚,文词每达于冕旒。
未报主恩,幸逢宗祀。
万花簇驾,获观天仗之仪;
一札降庭,忽预道官之选。
知事则米盐任责,较法师符水通灵。
谁谓柴愚,俨同哙伍
兹盖某事上畏谨,如道慈悲。
怜千里之远来,头衔未改;
忍一夫之独泣,脚迹同升。
昔闻经略大师,今见焚修之高士。
某臂枯欲脱,囊涩休看。
非钱不行,免上贴麻之请;
有书可读,但愿乞骸而归。
太一宫宫主谢提举 南宋 · 杨至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三、《勿斋先生文集》卷上
心清事简,谨守斋规;
恩重望轻,躐参宫务。
虽奏言之神速,奈材具之荒疏。
窃惟贵神所宅,甲于御前;
道家者流,仰之天上。
夫何近岁,颇异前闻?
非惠非庄,莫识濠梁之趣;
若臧若谷,俱为博塞之游。
读《黄庭》者误字固多,点《周易》者研朱能几?
习达挑于市井,孤涵养于朝廷。
欲挽颓波,必资定力。
如某者知身有患,于世无营。
既襆被以还乡,复招旌而赴阙。
舍近取远,争看御笔之新除;
辞尊居卑,但保青毡旧物
箪瓢陋巷,忆于春山。
倍费弥纶,使填领袖
与人而问所欲,掉头即控于牢词;
知我者谓何求,觌面讫承于宠渥。
曷出诸君之右,辄居方丈之西。
因閒就冗,已失本心;
欲去翻留,真成缪计。
兹盖某典刑前辈,骨相臞仙。
丹暖三田,不服少年之药;
香凝一室,閒看平旦之经。
佩彤弓狐矢以事君,祷桂馆竹宫而保国。
凡依栖之羽服,均披拂之春风。
某敢不洗手奉公,直躬率下。
少课焚修之报,益权进退之宜。
信今日之受非,难逆大君之命;
期来年然后已,幸容处士之归。
徐叔宽见访启 南宋 · 杨至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三、《勿斋先生文集》卷上
陈蕃之榻,夙慕当家;
访子云之亭,忽临吾地。
惜定交之不早,辱委贽以甚勤。
伏惟某双剑产灵,五车饱读。
体物浏亮,每叉手而赋成;
抟风扶摇,叹摘髭之第晚。
鼓箧熟齑盐之味,担簦揽山川之奇。
穷当益坚,威不能屈。
曰恭宽信敏惠(兄弟以此五字为字。),聊相对于紫荆
从贤能俊秀升,即齐攀于丹桂
某岩栖且老,户阒谁来!
捧骈俪之大篇,识清修之俊客。
杨氏为我,谅无拔毛利天下之讥;
徐卿生儿,申诵回头惊宾客之句。
永歌不足,小住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