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杨师鲁南宋
进德堂记 南宋 · 杨师鲁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九三、《宋代蜀文辑存》卷一○○
久而易倦者,众人之情。
进而不止者,君子之德。
天下之善,自微而至著,积小而成大。
众人自足志舒意满之日,君子方且谨其持盈,索其未至。
事上则《无逸》之书作,检身则敧器之规严。
出门千里,辄行中道,无非常以谨一步之初为心。
盖谓人之德,不可一日而怠其进也。
天之为健,一日一夜行九十馀万里。
君子体其健,终日乾乾,自强不息,此《乾》之九三也。
于此具言君子进德之意,其辞曰:「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又曰:因其时而惕也。
曰至者未为至,复有至焉。
曰终者未为终,复有终焉。
曰时者,易失而难追。
故君子常惴惴焉,惟恐其志之速也。
体《乾》之义,此爻之德,不可一日而不进也。
魏国忠献张公,勋德之大,照耀当世。
蚤年义方之教,莫非忠信孝弟,光美阙知家法,常以无倦守之,堂以进德揭之。
取《乾》九三之义,美哉!
所谓进德者,进而不知者也。
《易》者,生生不穷之书也。
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曰《大有》,曰《丰》,曰《既济》,皆盈成盛大之日。
而君子于此,方励其志以有为。
《大有》曰:「应乎天而时行」。
《丰》曰:「王假之尚大也」。
《既济》曰:「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方人情放旷惰弛之秋,而尤谨其兢业履霜之戒,尚以为未也,而所以进不息之义。
始《乾》而终《未济》,为一经之大旨。
呜乎!
圣人之意深矣。
《既济》之九三:「伐鬼方而小人勿用」。
《未济》之九四曰:「伐鬼方而有赏于大国」。
均之为征伐,而废兴之不同,何也?
《既济》之九三,时安而黩武也。
《未济》之九四,居安而不忘危也。
呜呼!
圣人之意深矣!
此进德堂之所以建也。
按:道光《绵竹县志》卷三七,道光二十九年刻本。
严仙观记淳熙十三年十月 南宋 · 杨师鲁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九三、道光《绵竹县志》卷三七、《蜀中广记》卷七一、《宋代蜀文辑存》卷一○○
仙可学乎?
曰可学也。
仙之道何在乎?
曰道在我也。
善学者观我以知道,学道以立本而已矣。
何谓本?
忠与孝也。
人生而有亲,长而有君。
事亲以孝,事君以忠。
推事亲之孝,以帅天下之为人子者,推事君之忠,以风天下之为人臣者,此道之大本,而万善之所自出也。
深知此道,唯扬子云,故能识严君平而尊事之。
其论君平也,曰:「蜀庄沉冥,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
不及其他。
子云之识,其高明正大如此。
厥后班孟坚西汉史笔,抱子云之学,识君平之道。
传曰:「卖卜于市,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臣言依于忠。
日得百钱,则下帘读《易」》。
使非孟坚,则岂知君平由道而入仙,隐卜以行道乎?
按传,君平父严子晞卜地创观于武都山阴,开基得碑,乃知古已有上清之号。
观成而君平生,时汉武帝后元元年也。
君平修道炼丹,丹成而得仙,时成帝河平元年也。
至皇宋绍兴,岁久而观宇摧坏,存者数椽,又为田家私之。
传载君平创楼以降真,有神相焉。
木在山也,风雨一夕骤至,水逆行,转于观门,至今不改其流之逆。
今楼亦不复存矣。
所存者君平像,神貌清癯。
使人见之,道在目前。
曰黎槱,曰杨持,瞻其像,念其师,慨然与道士教大师王应先、小师崇元、冲妙帅邑士而营之。
由是三清有殿,斋有厅,爨有厨,客有位,道众有寮,而一观之体具。
虚左以创君平之宫,斧斤中辍。
岁己丑,知富顺监洵美文学杨师鲁帅邑之士合力以成之。
宫庑肃然,双阙巍然。
成都塑工雷其姓者,遇君平于梦中,起而像之,得其真,今羽服而坐于新宫者是也。
自是紫衣道士马混成。
小师赵乃真接武其事。
像有龛,池有桥,醮有坛。
垩两殿之壁,以绘群仙。
随缺而补,运斤陶甓无虚岁,欲极其全而后已,志可尚也。
君平生于汉,避讳以严。
书今道旁双阙曰蜀庄真人,正名以从本也。
游者从双阙径而行,汉柏参云,雁行而立,古意森爽。
于苍翠中行数百步,憩步虚桥,曳杖而入,孰不曰西蜀一洞天也。
柏老而中虚,其间可容六人围坐听琴而较棋,观者见秃干虬枝,鹭栖鹤立,莫不叹曰:「衰矣」。
岁丙辰,平地雪满,枝压殆尽。
又叹曰:「死矣」。
然自是英姿秀色,偃盖重青。
按《道藏》,君平饵丹,以馀粒埋柏下,夜或有光,往来间,岂丹之神乎?
噫!
从此其寿也,又不知其几千百年。
一粒之灵,少被草木,且犹若此,况人之有道者乎?
予谓留丹之旨,初非为也。
欲使后之羽其衣者,勉以进善,进而不止,此丹当有真契之期传。
又载拔宅之日,鸡犬同升,独一鼠半空遗下,至今曳肠而走。
且鸡犬与鼠,均物之微,升坠不同者何?
予谓此鼠亦不徒留也,意若后之簪吾之冠,庐吾之室者,为司晨吠盗,有功之鸡犬乎?
亦为饱腹烂肠,罔功之腐鼠乎?
若此二事,则君平所以垂意后世者,盖亦谆谆矣。
尝考之,九域有图,博物有志,明远有诗,蜀公有记,纪君平之故事甚多。
汉嘉,曰崇宁,曰成都,曰广汉,存君平之仙迹甚著。
今略之。
夫记取夫备,略之何也?
博而寡要,立言者不贵。
惟推原君平之道,以释后世(缺四字。)奉仙之疑。
发挥垂训之旨,以告乎后人,则斯石岂徒刻也?
淳熙十三年十月旦日,退庵杨师鲁记,弟居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