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林栗
高宗皇帝挽词 其一 宋 · 林栗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仓猝扶宗社,艰危启圣神。
英雄归驾御,狂狡愿和亲。
泛扫妖氛净,恢张治化新。
倦勤三纪外,头白尽遗民。
其二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周汉中兴胜,唐虞内禅高。
髀消从马腹,屣脱等鸿毛。
弓剑悲长在,羹墙慕转劳。
龙髯攀莫及,四海共呼咷。
其三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兼爱无南北,全能冠古今。
典坟供夜览,烽火自宵沉。
睿藻成章焕,宸钧寓意深。
万年垂琬琰,谁识至仁心(宋魏齐贤叶棻《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二)
石井诗一首 宋 · 林栗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石井灵踪信不凡,一泓岩下碧深潭。
谁磨皎洁青铜镜,更琢玲珑碧玉龛。
濯去衣巾无限垢,漱来齿颊有馀甘。
悬知坎谷非佳井,寄语诗人莫恨(疑当作浪)(自注:洪驹父有诗名。)
按:明笪继良《铅书》卷五
瑞麦 宋 · 林栗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七部
淳熙天子,御图三七。
协气所钟,嘉禾乃出。
巴夔之山,亘连阡陌。
或两其歧,或六其脊。
惟是西门,近郊所植。
六六同颖,函三为一。
兹诚创见,图写漏逸。
乃知人为,不逮天力。
上方寅畏,摈华务实。
臣不敢献,私志于室。
采诗之官,汗青之笔。
编诸诗书,示此其质(《永乐大典》卷二二一八一)
其一 宋 · 林栗
 押佳韵
定王遗筑览长沙,城郭山川四面佳定王台
其二
 押麻韵
千年依旧长安土,万里思归帝子家(又)
按:以上《永乐大典》卷五七七○
进周易经传集解表淳熙十二年三月 宋 · 林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八、《皕宋楼藏书续志》卷一、《经义考》卷二七
言:臣昨蒙恩,以臣投进《春秋经传集解》,特降圣旨转行一官。
臣寻具悃愊申省,乞赐敷奏,收回成命,许臣就潭州笔札缮写《周易爻象序杂指解》一书,进纳御前。
二月三日,准尚书省劄子,奉圣旨不许辞免,馀依。
臣今来修写成书,依已降指挥投进者。
臣闻古圣开先,河洛有图书之出;
明王在御,凤麟为郊薮之游。
矧兹《易》象之昭垂,宜作治朝之瑞应。
诚惶诚惧,顿首顿首。
窃以伏羲画卦,肇阴阳奇耦之形;
西伯重爻,演仁义刚柔之旨。
辞至周公而大备,法从尼父而益彰。
言其变化,则范围高厚而不遗;
语其机缄,则橐籥生灵而无间。
焕乎父子君臣之懿范,卓乎礼乐刑政之宏模。
秦人以为卜筮之书,幸逃灰烬;
汉世杂于谶纬之学,几至湮沦。
粤从魏、晋以来,乃至隋、唐之际,谈象数者率由穿凿,论性情者悉本虚无。
其或推明人事之端,奈何刊落圣心之画!
晋宗辅嗣,舍《系辞》、《序》、《杂》以无传;
唐尚希声,摈《文言》、《彖》、《象》而不取。
是皆忘本以齐末,何自寻流而探源?
空存隐赜之辞,莫测形容之拟。
宁期末学,得与斯文!
有太极以生两仪,灼见混成之理;
覆四象而为八卦,具存一定之规。
以此而观象,则象乃可观;
以此而玩辞,则辞皆可玩。
亶由天造,非出人为。
载惟《洪范》九畴之陈,与夫《黄石》一编之记,傥匪圣神之应运,曷臻穹壤之效祥?
恭惟皇帝陛下浚哲生知,成能夙就,究极三才之蕴奥,发挥四圣之精微。
酬广厦之诸儒,言皆破的;
接大廷之多士,意以忘筌。
惟德业与日以俱新,故道术为时而竞出。
臣之固陋,学则颛蒙
初乏师承,探索何殊于聋瞽;
忽如神授,钻研方得于端倪。
虽未能造诣于几深,然颇亦贯通乎伦类。
回观众说,殆似冥行。
老矣负暄,徒自言灸背之美;
心乎向日,宁复存卫足之思!
惟殚夙夜之勤,敢希昼日之遇。
臣无任瞻天望圣,俯伏待罪激切屏营之至。
所有《周易经传》三十二卷,《系辞》上下二卷,《文言》、《说卦》、《序》、《杂》本文共为一卷,《河图》、《洛书》、《八卦》、《九畴》、《大衍总会图》、《六十四卦立成图》、《大衍揲蓍解》共为一卷,总三十六册,谨随表上进以闻。
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淳熙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朝议大夫、直宝文阁权发遣潭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事、主管荆湖南路安抚司公事、马步都总管、借紫臣林栗
〔贴黄一〕照对臣昨陈乞修写劄子,系以《周易爻象序杂指解》为名。
今来窃自惟念三圣人所垂经训,先设卦画,次系彖辞,即「爻象」二字不为该备。
及观孔子所赞《大传》,有《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即序杂二字亦未能概举。
今故仍《春秋》之例,以三圣所垂之经与孔子所赞之传,总谓之《周易经传集解》,缮写进呈。
伏乞睿照。
〔贴黄二〕:照对臣今来缮写进本系准《春秋经传集解》,已得指挥,其间有犯庙讳及御名者,并依经传本文,不敢改易。
只今书不成字,覆以黄纸。
伏乞睿照。
〔贴黄三〕:照对臣昨辞免所进《春秋经传集解》蒙恩转行一官,寻奉指挥不许辞免。
臣已祗受,具表称谢去讫。
今来所进《周易经传集解》如蒙采录,乞更不推赏,庶使蝼蚁之志,得以少伸,非为侥倖进身而有此献。
伏乞睿照。
明州到任谢表 宋 · 林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上、《宋四六选》卷八
泉为乡郡,亟自列于亲嫌;
明乃辅藩,恐难胜于委寄。
顾恩私之未报,宁躯命之敢辞?
中谢。)伏念臣门地单寒,性天愚拙。
每与凡人议,见谓迂疏;
独逢明主知,怜其鲠亮。
筮仕甫周于四纪,立朝仅涉于一终,外分八郡之符,内忝贰卿之秩。
叨尘过矣,报称蔑如。
比因献纳之暌,驯致抨弹之啧,曲荷尧仁之覆,姑从名令之矜。
畀以州麾,几类昼游之锦;
迫于妻党,翻成李下之冠。
所祈閒馆之投,何意近畿之授。
矧兹表海,密拱行都,有舟车商贾之饶,兼营垒甲兵之众。
肆求良牧,必属能臣
孰云罪戾之馀,堪备使令之数。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与善不求其备,观过或谓之仁。
见无礼于君,察臣奋鹰鹯之志;
苟有利于国,许臣效蝼蚁之忠。
虽众论之弗容,在兼收而罔弃。
臣敢不恪恭乃事,循省厥愆?
思千里戚休,夙夜若在身之疚;
傥群情逆顺,东西亦性命之从。
繄犬马之全归,实盖帷之大造。
乞听俞煇服亲母王氏齐衰三年奏绍兴三十一年 宋 · 林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八、《中兴礼书》卷二九九
谨按礼律:嫡继慈养,服之如母,以恩义断也;
改嫁或归宗,经三年以上断绝者,恩义无馀,则服为之绝也;
继母嫁而子从之,为之服期者,义虽绝而恩犹存,绝于夫家而未绝于子也。
经曰:「继母何以母?
继母之配父与亲母同,故孝子不敢殊也」。
所谓与亲母同者,生则配其养,殁则配其葬,祭则配其飨。
若夫亡而己存,则奉其蘩,保其孤幼,如是而后与亲母同也。
今韩氏夫亡百日,舍其几筵,而归前夫之子十有四年,无反顾之情,恩义绝矣。
不终后夫之丧,不抚俞氏之孤,不奉俞氏之祭,骸骨不归俞氏之穴,魂灵不入俞氏之庙,亲非己生,恩义又绝,虽欲服之,将何名乎!
服之以告其父若祖,且废其祭,将得安乎!
若曰尝为其父之妻,则不得不服之如母。
然则改嫁归宗,不当绝其服矣。
按寻礼律,即无还前夫子之法,而晋徐叔中、宋庾蔚之议,皆比附于嫁,为其与前夫同穴故也。
议者或疑其未尝改醮,若比于归宗,当无馀蕴矣。
然律著改嫁归宗,而不言还前子者何?
原圣贤之意,宁与其改嫁归宗,而不与其还前子也。
妇人之义,从一而终,夫亡而无所依,至于改嫁归宗,盖有不得已,而圣人之所不强禁也。
若后夫亡,而有前子之可归,明再适之情非出于不得已,利而背之,穷则归之,礼律之所不容也。
推是言之,附于改嫁归宗,则为恕矣。
或曰继母之还前子,继子之养不隆也。
又绝其服,则不孝之子将不容其母之留矣。
夫再嫁之妻未必皆有前子,而其宗可归则十九也。
今律著归宗而绝其服,若子因以出母,是圣人之以不孝令也,而岂有是哉!
然礼律所生,生乎人情,情有厚薄,故礼有隆杀,礼有隆杀,故服有升降,故律有加绝,厚于其所厚,故不得厚于其所薄也。
寻俞煇亲母王氏陷于寇难三十馀年,寻访理绝,今父已亡,继母又亡,身非承重,而不于此时为亲母制服,将何俟焉!
是则于其所厚者,未之议也,而况使之缀情于既绝之馀乎!
李敏浮海,不知存亡,其子信追求积年,欲行丧制服,则疑父尚存,后见邻居与父同年者亡,乃为制服,纪于信史,为后世法。
今煇纵于继母无恩,方之与母同年生者,不啻相类矣。
夫人非无自而生,礼非无故而立,轻在此则重在此,谓宜行下所属,听俞煇服亲母王氏齐衰三年。
谨议。
懿节皇后祫享不当别设幄次奏乾道三年 宋 · 林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八、《续通典》卷五二、《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五三九页
祫享之礼,古人不以别庙祔姑,而祔于祖姑,以别嫌也。
曲台礼,别庙神主祔于祖姑之下,有三人则祔于亲者。
既祔于祖姑,又各祔于亲者之下,明共一幄同享一位之荐。
若别设幄次,当在舅姑之下,岂得上祔于祖姑乎!
懿节皇后祔于神宗幄祖姑之下,别设幄次在哲宗、徽宗之上,此其不可一也。
神宗与三后共享一位牺牲粢盛之荐,徽宗与三后亦然,而懿节神宗幄,独享其一,安穆、安恭祔徽宗幄,共享其二,此其不可二也。
且祔之为言附也,礼无不顺,祔丰而尊杀,祔伸而尊屈,将得为顺乎?
窃谓别庙神主祔于祖姑之下,宜执妇礼,不当别设幄次及笾豆鼎俎并别致祝词,但于本幄祖姑之下添入别庙祔享某皇后某氏,于礼为称。
添差指使岳庙之人不釐务差注奏乾道四年七月十二日 宋 · 林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八、《宋会要辑稿》职官五四之三七(第四册第三五九五页)
在法,诸宗室宫观岳庙,若前任不釐务满罢,愿就前任者听。
契勘本选小使臣校尉曾经从军立功,依累降指挥,注授诸州军添差指挥使,听候使唤不釐务及岳庙差遣
如任满替回,愿就前任州军添差不釐务等窠阙,有妨碍于前任,不许差注。
切缘拣汰离军之人,多是贫乏,般挈可悯。
乞将添差指使岳庙之人,比附宗室岳庙不釐务差注不碍前任,仰称陛下优恤之意。
省试武举当试三场放榜奏乾道五年二月二十五日 宋 · 林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八、《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七之三一(第五册第四五四六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二八五页、《续资治通鉴》卷一五一
窃见省试举人考定字号闻奏,准敕差台官拆号放榜,武举绝伦止委封弥官,轻重不等。
欲乞自今武举省试,并依避亲举人考校字号,先具闻奏,并付拆号官下考试院考校。
承前并以举人三场,分送三房,各随一场最优处,攒类编排,盖欲参取所长,兼防奸弊。
近者被命考校,独武举程文前后两场试卷并入一房,深虑非宜,遂令三考,理或可行,欲乞详酌。
孟秋朝飨献依孟夏朝献奏乾道五年六月二十四日 宋 · 林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八、《中兴礼书》卷一一○
臣昨蒙恩摄事奉常,适当孟夏朝献景灵宫,已降指挥,用四月三日甲午,前一日皇帝斋于内殿,侍祠之官各斋于本司。
偶缘值雨泥泞,续降指挥,改用四月七日戊戌,前一日复值阴雨,陛下以飨之期不可屡□,有司宿戒,无敢不虔。
斋居夜分,雨势未止,方降处分,宰执分诣。
臣以是知陛下欲亲见祖宗致其孝飨如此之勤也。
今者孟秋朝飨献在近,欲乞行礼前一日,宰执并赴尚书省宿斋,如或值雨分诣,则行事之官皆已斋戒,于礼为宜。
乞祭东海明州乾道五年七月二十六日 宋 · 林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八
伏见国家驻跸东南,东海南海实在封域之内。
检照国朝祀仪,立春东海莱州立夏南海广州,其西海北海远在夷貊,独即方州行二时望祭之礼。
自渡江以后,唯南海广利王庙岁时降御书祝文,令广州行礼。
东海之祠,但以莱州隔绝,不曾令沿海官司致祭
等谨按东海祠,隋祭于会稽县界,唐祭于莱州界,本朝沿唐制,莱州立祠。
元丰元年,建庙于明州定海县,加封。
渊圣助顺之后,则东海之祠,本朝累加崇奉,皆在明州,不必泥于莱州矣。
欲乞自今后立春及大礼告谢,依见今广州南海礼例,关报所属,请降香祝下明州排办,差官行礼。
按:《宋会要辑稿》礼二之二一。第一册第四二七页又见《文献通考》卷八三,《宋史》卷一○二《礼志》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二六,《续通典》卷五○。
乞于祫飨前集议钦宗配飨臣僚奏乾道五年九月十一日 宋 · 林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八、《文献通考》卷一○三、《续通典》卷五三
孟冬祫飨在近,所有钦宗皇帝庭配飨臣僚,尚虚其位。
当时遭值艰难,莫救沦胥,臣僚罕可称述,而以身徇国,名节暴著者,不无其人。
虽生前官品不应配飨之科,然事变非常,难拘定制。
乞特诏侍从、台谏集议以闻,预于十月三日祫飨以前,降付有司施行。
按:《宋会要辑稿》礼一一之六(第一册第五五七页)。又见同书礼五九之一九(第二册第一六七九页),仪制八之二○(第二册第一九七六页)。
乞四祭于圆丘奏乾道五年九月十一日 宋 · 林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八、《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四七、《续资治通鉴》卷一四一
窃惟祀帝于郊,在国之南,就阳位也。
古今议礼者,虽差参不齐;
然就阳之义,未之有改。
伏见国家举行典礼,岁中祀上帝者四,春祈、夏雩、飨、报,其二在南郊圆坛,其二在城西惠照院望祭斋宫。
盖缘在京日,孟夏大雩,别建雩坛于郊丘之左。
季秋大飨,有司设事,就南郊斋宫端诚殿。
今来行在未建雩坛及端诚殿,遂权就城西望祭斋宫。
然于就阳之义,因天事天,无所依据。
谨按唐武德贞观开元,国朝开宝、兴国祥符之间,孟夏大雩,季秋大飨,皆即南郊圆丘行事。
皇祐二年,始即大庆殿为明堂,躬行严配之礼。
至每岁有司设事,仍寓圆丘。
元丰五年,始建雩坛于郊丘之左,前此皆在圆丘。
欲望朝廷详酌,除三岁亲祠自有典故外,其有司摄事,岁中四祭,并即圆坛,以遵旧制。
按:《宋会要辑稿》礼二之一二(第一册第四二三页)。又见同书礼一四之九五(第一册第六三四页)。
祀荧惑火神依应天府大火礼例奏乾道五年 宋 · 林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八、《文献通考》卷八○、《宋史》卷一○三《礼志》六
本寺已择九月十四日,依元降旨设位,望祭应天府大火,以商丘宣明王配。
二十一日内火,祀大辰,以阏伯配。
大辰即大火,阏伯商丘宣明王。
国朝以宋建号,以火纪德,太祖皇帝、光尧寿圣太上皇帝皆受命于宋,故推原发祥储祉之所自,崇建商丘之祠,府曰应天,庙曰光德,加封王爵,锡谥宣明,所以追严者备矣。
今有司旬日之间举行二祭,一称其号,一斥其名,义所未安。
乞自今立夏日祀荧惑,季春出火,季秋内火,祀火神,其配位称阏伯者,祝文、位版并依应天府大火礼例,改称商丘宣明王,以称国家崇奉火正之意。
臣僚经由太庙前呵导张盖当约束奏乾道六年 宋 · 林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八、《宋会要辑稿》仪制五之二九(第二册第一九三○页)、《文献通考》卷一一九
窃见自来车驾经由太庙前,有司预节音乐,止警跸,稍近则却伞扇,至尊抚式,辇士趋进,以为常制,诚得古礼式趋宗庙之仪。
而臣下经由,呵导张盖,未有条约。
窃闻在京日,太庙不临通衢,窃虑自有专法。
今来太常寺省记条内,即无该载。
欲望朝廷明降指挥约束,庶几官吏军民经由太庙前,知所严敬,仰副圣明奉先祗肃之意。
乞置拾遗补阙左右各一员奏淳熙十五年正月 宋 · 林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八、《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六一(第三册第二四二八页)、《文献通考》卷五○、《续通典》卷二五、《续资治通鉴》卷一五一
谏诤之官,尚有阙员,居其位者,往往分行御史之职,至于箴规阙失,寂无闻焉。
愿依唐制,置拾遗、补阙左右各一员,专掌谏诤,不许纠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