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林执善南宋
史丞相从吉加官启 南宋 · 林执善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一、《翰苑新书》续集卷一、《启隽类函》卷二○
徙月复常,自天涣渥。
黄麻宣制,增品秩于鼎司
赤舄造朝,新威仪于宰路
华夷传诵,廉陛尊崇。
切谓大臣佩安危于一身,孝移忠而两尽;
盛旦会明良于千载,家与国以均休。
方素冠迄制于礼经,宜丹扆加荣于命数。
某官孤忠贯日,一德格天。
明允笃诚,世济舒、敱之美;
谋谟果断,才兼房、杜之长。
剪群奸于原燎之馀,定众志于波颓之末。
还福威于皇极,乾清坤夷;
正基本于元良,星晖海润。
光于前列,酬以何官?
亟宅揆以奋熙,遄夺情于艰疚。
入则左饘右粥,端思庐垩之中;
出则󲦤笏垂绅,纡画庙堂之上。
来隽髦而济济,销奸宄于冥冥。
汉塞柝沉,周京枕奠。
丕慰蒸黎之众,迄成清静之规。
驹过隙以如驰,甫更吉制;
鱼有水而相得,庸侈徽恩。
登进穹阶,申陪腴赋。
隆师模于副贰,崇事柄于钧枢。
固尝先天下之忧而忧,岂以穷人爵之贵为贵!
一二日之几毋旷,共成兢业之功;
八百年之历过期,永贲休明之运。
某划聆成涣,倍激欢悰。
才俊满前,第溯风于东阁;
阳春无外,会报暖于北枝。
曾参政 南宋 · 林执善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一、《翰苑新书》续集卷二
擢从枢莞,晋贰政机。
授钺于征,有为王留行者;
秉钧而处,俾知国有人焉。
彼此无适莫之私,去来有轻重之系。
窃谓安注意相,危注意将,时固有于险夷;
大不在边,细不在庭,理当明于缓急。
矧今多事,无竞维人。
有腹心之托则臂指自随,由根本之强则精神遐畅。
与其有一韩有一范,第相语于军中;
孰若用于鲁用于周,可无敌于天下!
某官弘深而鲠亮,缜栗而高明。
执政二三股肱,夙炳斗枢之象;
蟠胸十万兵甲,独高帷幄之筹。
属氛祲之未清,奋精忠而不顾。
肃将王命,崇建使名。
合表里于江淮,徯青冥之斧钺。
然而和敌必由修政,折冲何必临边!
帝方推毂而图任益专,公用作栋而扶持攸切。
且残敌匿形而奄至,凡列城闭壁以自全。
彼则腹背无忧,我则手足俱露。
原兹积弊,是岂一端。
由平时大抵喜静而幸安,在今日何啻救焚而拯溺!
向使涖师在外,犹嫌请事于咸阳
兹焉当轴居中,自可宣威于沙漠。
某逖传成命,倍激欢悰,敢重烦于播钧,惟思裨于海岳。
仲山而莫助,喜正子之优为。
措置西事莫如在庙堂,固已契吕申公之精识;
戒敕疆吏谨勿开边隙,行当踵司马相之清名。
史丞相少傅 南宋 · 林执善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一、《翰苑新书》续集卷一
大廷扬纬,亚保陟班。
尧舜典谟之篇,传信式昭于帝范;
韦平父子之懿,疏荣亟践于世官。
体貌隆崇,见闻闿怿。
窃谓琴瑟必改弦乃鼓,顾更化之宜先;
璠玙由琢器而成,念作经之尤重。
惟庆历大臣尝条陈于救弊,而元祐正史亦订正于辨诬。
矧伟绩之兼全,宜徽章之特异。
恭惟某官精忠天禀,粹学家传。
器量浑深,色不形于喜愠;
规模广大,身独佩于安危。
曩仪禁近之联,已袖转旋之手。
首除元恶,遂柄繁机。
蒐猎群英,路广开于众正;
燮调元气,年遄格于屡丰。
内振朝纲,外恢边琐。
观化慰山东之老,信威清淮北之氛。
爰赞决于清衷,肆绵休于元嗣
积勋庸其甚茂,避荣宠而不居。
眷言系日之成书,实刊琬琰;
彼乃贪天而载伪,几变丹青。
提纲资笔削之公,芟秽著燕贻之实。
方尔宝储之奉,载加华渥之颁。
秩以贰公,式是百辟。
垂万世至公之轨,迁累年不拜之官。
文丕显,武丕承,启佑益彰于有典;
周拜前,鲁拜后,登跻即踵于维垣
谅何官之可酬,惟与国而无极。
某欣聆麻制,属领花城。
缅惟翘馆之多才,莫陪旅贺;
曾是化钧之一物,尚冀陶成。
史丞相起复启 南宋 · 林执善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一、《翰苑新书》续集卷一
涣发制纶,宠还宰枋。
改弦而图善治,夙资辅弼之良;
虚席以俟来归,益副倚毗之助。
天人闿怿,朝野尊依。
窃谓有万之几,职先论相;
在三之义,孝可移忠。
故大臣以体国为心,自前代有夺情之典。
载稽往哲,莫著本朝。
若开国之元勋,与中兴之名辅,属当多故,适阻私艰,类皆遭变以从权,遂克建功而造业。
自更新于万化,实倚重于一贤。
虽云底效于小康,固有欲为而未究。
武丁傅说,命朝夕启乃心;
使太宗玄龄,如左右失其手。
宜膺图任,尽越拘挛。
恭惟某官天禀精忠,家传粹学。
遭时遇主,周旋笔橐之联;
徇国忘躯,扬厉旂常之绩。
振皇纲于弛堕,奠神器于阽危。
内则翼元良以正万邦,外则续欢盟而成五利。
肆由两地,亟践中台
方寄任于济川,俄茹情于陟屺。
深切凝旒之眷,式遄赐第之归。
备咨访于燕閒,意犹未广;
正仪刑于衮职,民具尔瞻。
使名均总于鸿枢,师表推高于鹤禁。
崇业钜,任重责专。
方将乘盛际于风云,励有为之日月,抑群枉而开众正,建大政以兴太平。
兼曾、闵之所无,显名永世
掩韦、平之未至,继踵维垣
某迹虽逖于崇墉,心焉依于大造。
划聆大号,倍激私衷。
播物无私,倘备赋形之数;
奉羹有感,更希锡类之仁。
郑佥枢参政 南宋 · 林执善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一、《翰苑新书》续集卷三
显播制纶,擢登枢筦。
冠七人而论事,夙简上心;
合二柄以图庸,兼陪大政。
国势增重,佥言允谐。
窃以稷、契之言谓忠,实并五臣之列;
王、魏之谏以直,亦崇参预之名。
矧惟圣朝,丕广言路。
庆历元祐之盛际,尤奖争臣
若名公硕辅之相望,多由此选。
肆畴雅望,克辈前修。
某官人物六馆之英,议论诸老之右。
清标范俗,烱圭璧之无瑕;
厚德镇浮,载华岳而不重。
早由最课,爰寘周行。
󲦤绅诵言,不作谏官,必作御史
当路器赏,谓有圣君,斯有贤臣。
果明目于柏台,遄告猷于蒲省。
密勿金华之侍,仪刑紫橐之班。
柱后惠文,初不专于纠折;
陈前仁义,惟克尽于箴规。
宜膺锡命之三,庸陟本兵之贰。
运帷筹而决胜,岂惟折千里之冲;
熙帝载以奋庸,行即处百僚之长。
某比传显册,属逖崇墉。
卧疾漳滨,愧尺缄之独后;
运奇堂上倘,寸画之兼收。
颜中书直院 南宋 · 林执善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一、《翰苑新书》续集卷四
瞻华盖紫垣之象,森若丽天;
诵玉堂青琐之文,昭然揭日。
此岂无心于门宇,固尝骧首于闾阎。
迷途分隔于青冥,枯蘖自偏于和气。
帝城辽绝,不敢寄鱼鸿之书;
诏墨便蕃,无由伸燕雀之贺。
兹僭驰于尺牍,辄首贽于寸诚。
某官名声重于朝廷,言语妙于天下。
摘髭异级,冠亿万之生徒;
振翮亨衢,际半千之休运。
璧水听晨招之诲,青藜观夜照之书。
共期凤沼于十年,俄息天池于六月
趣上江圻之节,来陪宣室之釐。
锦窠复擅于望郎,玉镂尤高于少列
惟禁林之寓直,异时多属于迩联;
词掖之升华,故事类由于承摄。
有若蜚英而腾茂,是宜超授以直除。
黄麻紫诰之荣,俱优两制
䌷金匮石室之蕴,袭作一经。
举天下能事,乃独兼而施之;
凡在廷诸公,莫有出其右者。
众心所属,大用可期。
天路肇开,接武贤关之相;
地灵夙著,增光盛事之图。
某藐是驽庸,偶同臭味。
以初心之向慕,方拭目于清明
短翅栖迟,知鴳鹏之有量;
神丹点化,倘鸡犬之同升。
张右史 南宋 · 林执善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一、《翰苑新书》续集卷四
出綍中宸,记言右陛。
久专撰录,映太乙之青藜
晋直邃严,侍玉皇之香案。
班仪益峻,邦典增华。
窃惟简册之所传,实兆起居之有注。
设官之始,昔分掌于动言;
纂事则同,间常归之著作。
载笔今联于侍从,问津多出于承明。
某官学际天人,文追盘诰。
金门射策,收汉殿之甲科;
石室䌷书,遍唐家之四部。
有若熙明之盛典,尤多翰墨之隽功。
果擢侍于丹墀,益缵功于青简。
立螭头,号二史,是惟天子之近臣;
起柱下,位三公,自有君家之故事。
某远聆吉语,倍切欢情。
人于同年亦有情,夙荷眷知之旧;
士别三日当刮眼,更祈眄睐之新。
贺吏部刘尚书启 南宋 · 林执善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一、《翰苑新书》续集卷六
简在宸衷,擢司铨部。
文昌之为八座,均列职于中台
天官之首六卿,实晋班于太宰
󲦤绅相庆,流品可清。
某官人物一代之英,论议诸老之右。
渊源正学,则以孔孟为折衷;
慷慨大节,则非尧舜不陈前。
粤从策步于云霄,久已垂名于宇宙。
驱车而西度邛阪,意自许昔为孝子,今为忠臣;
奉诏而东过洛都,人皆谓不作谏官,必作御史
果登霜台六察,遄长天子之七臣。
申儆官邪,茂明国是。
复劝露门之讲,合峻甘泉之班。
咨若予工,作帝之喉舌;
兼司祈父,为王之爪牙。
翻经依咫尺之天,积望在弥缝之地。
维今四选,实昔三铨
仕版莫盛于此时,孰当任责;
治人何有于弊法,亡以易公。
抑贤业历试而益张,岂上意骤用之不可。
观泰阶之接武,无非启事之山公;
伫揆路之持衡,复见佐时之伊尹
某切聆除目,倍喜常情。
猥将指于闽中,莫贺成于宇下。
尚书之履于星辰之上,煜煜其光;
吏部之门如山斗之高,惓惓有请。
杨国录 南宋 · 林执善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一、《翰苑新书》续集卷九
昼承三接,晨诲诸生
帝问严安,恨见之晚;
士仰李渤,快睹之先。
斯文有光,吾党增气。
钦惟昭代,截若彝章。
至于拔擢茂异之伦,则必度越寻常之外。
然而由选曹而登文石,此事罕传;
拔外官而议璧流,近今间见。
天其或者,道将行欤。
朝暮取一人焉,而群遂空;
东北归二老者,而子焉往。
亶惟盛事,卓掩前闻。
某官负三十年之文声,振一二邦之教铎。
数虞庠之人物,畴若老成;
尽汉廷之公卿,皆出荐口。
白果登于华贯,明扬立至于要津。
某逖奉除音,喜逾常等。
陪细雨檐花之酌,岂能忘情;
记琐窗红药之词,今近乎谶。
待制辛帅启 南宋 · 林执善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一、《翰苑新书》续集卷一一
畴庸北固,易镇南昌
棠舍阴浓,不改江山之旧;
阶望峻,载观戟纛之新。
先声鼎来,阖郡欲舞。
顾趋承于末属,尤感发于私衷。
盖谓自三光五岳之气分,叹英豪其有几;
更四圣百年之治定,慨功业之良难。
早聆季子之来归,众喜夷吾之复见。
使表饵得行其策,则规恢岂俟于今?
方期父老之椎牛,开关持劳;
岂谓儿童之竹马,夹道候迎。
抑九重深轸于此方,乃三锡重勤于老手。
某官蓄雄刚之至德,负超卓之奇才。
九卿高惟月之班,四国遍于蕃之绩。
惟是胸中之湖海,飘然与造物者游;
发为笔下之波澜,殆非食烟火人语。
脱略轩裳之迹,逍遥岩壑之姿。
然而当世望其有为,吾君引以自近。
旋由次对,荐畀辅藩。
居中则可寝谋于淮南,捍外则尚何忧于江左
维咽喉之内地,实襟带于上流。
眷顾周行,见大夫无可使者
仪图宿望,一敌国岂不隐然。
不妨玉节之重临,伫听金瓯之有命。
某低徊一第,连蹇半生。
素亡踰人,矧未更事。
猥玷公朝之荐口,重惭计幕之素餐。
今逢十乘之启行,欣托二天之覆露。
岂若秦之视越瘠,曾不动心;
倘如晋之用楚材,或堪为役。
史都大 南宋 · 林执善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一、《翰苑新书》续集卷一二
拥骑经涂,辱轸朋簪之旧;
剖符叠组,欣依使节之光。
虽司存分两地之遥,然巨庇喜二天之近。
敬驰尺牍,先贽寸忱。
某官家世象近魁三,人物今称第一。
积庆实绵于锦绣,雅怀不在于绮纨。
架上万牙签,一读不再;
胸中五色线,小出无前。
激昂尤奋于事功,谈笑可空于盘错。
自畴庸于贰郡,屡疏宠于十行。
实简清衷,肆临巨镇。
贤良选用,固将解渤海之佩刀;
功绩垂成,谓可折东山之屐齿。
沮谋者孰,袖手何言。
方为五亩园独乐之游,复膺二千石共理之寄。
河东吾股肱郡,未远邦畿;
番君得江湖心,已称理效。
矧冶铸莫饶于吴越,而提封几遍于东南。
伫观地上之钱流,即听日边之玺召。
某受才甚下,赋分多奇。
顷迄役于计台,尝洿名于书府。
属当逃谷,讵意起家。
寮底一官,随行逐队;
江皋十载,自西徂东。
赓《伐木》之诗,夫岂若秦之视越;
仰皇华之使,或容罗石以致温。
徐仓使 南宋 · 林执善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一、《翰苑新书》续集卷一二
藩屏畴庸,攽綍从天而下;
庾台将指,持节被江以东。
兹九重引近之有光,且一道平颁之攸赖。
风声戾止,观听翕然。
矧缀属于下陈,辄贽名于尺纳。
某官双溪擢秀,六馆蜚英。
煌煌华国之文,科第直俯拾尔;
磊磊济时之略,州县岂足留之。
姓名果彻于凝旒,步武顿开于亨轨。
擢由金耀,式是壁流。
给札玉台,织天孙之云锦;
雠书天禄,登道家之蓬莱。
属九虎之启扉,俄三刀之入梦。
淮邦草木,已稔识于威名;
江国生灵,慨每罹于乾溢。
畀之英簜,被以光华。
廪粟腐红,兹暂司于敛聚;
持紫,伫入侍于邃严。
某才下亡庸,命奇寡偶。
莲泛莫裨于寸画,瓜时已上于更书。
划聆濡辔之来,正值俶装之际。
愿承约束,栖燕幕以奚安;
或假夤缘,登龙门其自始。
西外赵知宗 南宋 · 林执善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一、《翰苑新书》续集卷一四
大君有命,申攽宠渥之新;
伯臣司宗,无越耆英之旧。
方属籍视仪之始,亦侯邦借润之初。
某官胄出神明,学通今古。
论议冠诸宗室,夙擅白眉;
老成尚有典刑,今推黄耇。
燕閒虽暇,涵养益休。
鸿宝之方自奇,谪仙之诗无敌。
矧年高而德劭,且属近而行尊。
典周室之宗盟,宜荐司于麟趾;
为刘氏之祭酒,行入对于龙光。
某正尔依仁,欣焉闻命。
敢谓别裾之未久,遽蒙染翰以相先。
一日有似于三秋,怅阻置杯之教;
两地匪遥于千里,幸分邻烛之辉。
韩府判 南宋 · 林执善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一、《翰苑新书》续集卷一六
名藩半刺,夙怀仰德之诚;
宾幕具员,预有依仁之幸。
虽鴳鹏之分异,然草木之味同。
辄以寸诚,寓于尺牍。
某官宗城挺秀,隽域蜚英。
早奋亨涂九万里,风斯在下;
亟腾最绩十二牛,刃若发硎。
固尝被交上公车之章,胡乃屈治中别驾之任。
眷言巨镇,实控上流。
纲条全藉于赞裨,谈笑可空于盘错。
齐山秋浦,不妨风月平分;
汉席夜釐,行即云霄直上。
某受才甚下,赋分多奇。
顷迄役于计台,尝污名于书府。
属当逃谷,讵意起家。
十载皇皇,进寸退尺;
长江浩浩,自西徂东。
退之姑咏于盎粮,敢云骋辩;
白也愿陪于尊酒,时与论文。
程监仓 南宋 · 林执善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一、《翰苑新书》续集卷二二
京尘眯目,可胜河阳别行客之怀;
庾幕栖身,幸有潇湘逢故人之喜。
辱笃年盟之旧,猥蒙云翰之先。
高义凛然,私衷恻若。
某官妙参道阃,雄压文坛。
夙传洛学之源流,俯掇汉科之第一。
霜蹄得路,洗凡马而一空;
溟翼垂云,抟风鹏而直上。
佥论早期于远到,冲襟不厌于卑栖。
兵食足于斯,尝服圣言之旨;
会计当而已,何妨委吏之为。
矧控带于上流,正倚毗于大手。
饱貔貅百万众,自令列壁之精明;
筦库七十家,即被公朝之甄擢。
某受才甚下,赋分多奇。
自屏迹于丘樊,已冥心于造物。
讵意起家而赞画,遂令末路之得朋。
退之姑咏于盎粮,敢云骋辩;
白也愿陪于樽酒,时与论文。
通交代王运管 南宋 · 林执善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一、《翰苑新书》续集卷三三
胶庠游息,怅鸿燕之去来;
计幕交承,托金兰于出处。
虽未接颜辞之末,已相忘道术之中。
扬秕愧前,贽缄敢后。
某官望高六馆,声满中州
学自名家,接河汾之流派;
文无馁气,窥海若之波澜。
走马舍选,方窃迟之;
摘髭科第,直差易尔。
固将为于木铎,思乐采芹;
便合贮之玉堂,最宜视草。
胡然廉取,犹此斜飞。
姑寄径于红莲绿水之游,遂增重于东海西山之胜。
入幕乃有此士,岂专辰入酉退之勤;
󲦤绅莫不知名,倚观朝奏暮召之宠。
某皇皇半世,矻矻一科。
逐步随行,缺然赞画;
玩时愒日,久矣妨贤。
兹不远于及瓜,冀匪徐于行李。
同门同志,敢忘朋友之先贤;
孰主孰宾,期结子孙之永好。
圣人备道全美论 南宋 · 林执善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一、《论学绳尺》卷一
天下之至贵者,皆具于人之一身,特患夫人不能尽其极耳。
人惟反之于身,不自知其可贵而可乐也,徒见夫圣人之所存者与人异。
凡天下之所愿而不可得者,皆集而有之于其身,以为圣人必有大过人者,孰知天下之美,岂有外于道,而道岂外于人哉!
人而有斯道也,则未有无斯美也。
然其道有一之未尽,则其美必有一之不周,故其所得于道者有小有大,而其美之在身者亦有偏而有全。
圣人尽人道之极者也,其道本人之所常行,而其美皆人之所当有。
夫惟天下常行之理,至于圣人而后无遗憾,故自其心而充之于身,则为一身之美,自其身而达之于天下国家,则为天下国家之美。
当时尊之,万世仰之,而圣人之心,歉然不足,且不敢以为备且全也,圣人何以异于人哉!
圣人备道全美,请因荀卿子之言而申之。
夫天下之谓美者,皆人之所同贵而同欲也。
人之情好善而恶恶,好荣而恶辱,所好皆至美之事,而所恶皆不美之名。
使顺其所好而行之,以之处己则顺而祥,以之治人则爱而公,以之养心则和而平,顾岂非可乐之事哉!
是皆人之所得有者也,然人皆知好之而不能有之者,何哉?
道原于天而授于人,人有是道而不能为己有也,则人虽有是美亦不得而有之也。
人不能有是道,而道岂外于人乎?
即其日用饮食,日由于斯道之中,苟不至自绝于道,则莫不皆有一二可见之美,特庸人不自知耳,惟贤者则知是道之所在,而求以备之者也。
故其美之在身者,亦各随其所得之小大,其浅者为闻望之美,其盛者为事业之美。
即其成也,为充实之美。
然知之而未至,体之而未具,则美之全者或缺焉。
备道全美所以独归于圣人也欤!
今夫圣人之道,何道也?
即其父子而有亲焉,即其君臣而有义焉,即其夫妇兄弟而有序别焉,此皆天下之通道也。
天下有是道之常,而圣人尽是道之极,众人之所不得有者,圣人皆萃而有之矣。
观其君臣则仁敬之至也,观其父子则慈孝之极也,观其内外长幼之序,则或友或恭或顺或睦也,天下之美孰有大于此者?
故充之于身,则语默出处,动容周旋,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一身之美也;
形之于家,则闺门有章,宫庭有度,不言而化,不肃而成,一家之美也;
达之于国,则朝廷正而百官治,一国之美也;
举而措之天下,则黎民雍而万邦和,天下之美也。
在上则美其政,在下则美其俗,道行则美见于治,不行则美垂于书。
其致治也,郊焉而假,庙焉而飨,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至,而王道备矣。
其垂训也,灿如日星,信如四时,理义之会,事物之情,莫不咸在,而天道备矣。
天下之所愿而不可得者,惟圣人能全之,岂有他哉,亦尽人道之极而已。
人之一身,天下之至贵者无不具也,圣人不患不能全其美,而患不能备其道。
盖以人道之大,有一不备,则犹四体之不具,而美之全与否则圣人不知也。
由天下后世观之,则圣人之美,孰有加焉者哉!
致其咏叹则曰美哉韶濩大武之德也,极其形容则曰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也,此荀卿备道全美之言所由发也。
由圣人观之,则其所全之美歉然若有不足,而道之大备犹曰未备焉。
是故舜竭力于孝,而天下不足以解其志;
文王视民如伤,而天下不足以易其忧;
夫子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而不遑于退处也。
夫是道之美至圣人而尽,犹有忧焉,何哉?
此人道之所以为无穷,而天地之大犹有憾也。
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