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林一龙
次韵饮水登万象亭之什 宋 · 林一龙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黯淡是州城,川原一望平。
天高众峰逼,人立片云生。
拂石同僧坐,移筇避蚁行。
岩阿有泉眼,不改旧时清。
夜坐吟 宋 · 林一龙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山寒雨点半成雪,石冷泉流旋作冰。
坐至夜分眠不得,荧然欲灭案头灯。
十四夜观月张氏楼 宋 · 林一龙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只隔中秋一夕间,蟾光应未少清寒。
时人不会盈虚意,不到团圆不肯看(以上清曾唯东瓯诗存》卷九)
观海 宋 · 林一龙
 押虞韵
昔者吾夫子,浮海思乘桴。
彼美鲁仲连,蹈海耻帝呼。
寥寥千载间,此意霜月孤。
而我欲涉海,夫岂夫子徒。
长风吹我帆,高浪拍我舻。
所愿鸥鸟同,浩荡烟中徂。
山中听风 宋 · 林一龙
 押词韵第七部
空山号朔风,烟火深夜寒。
门掩忽自开,划然动双镮。
倚崖数竿,戛击摧琅玕。
落叶捲地起,高枝如人攀。
谡谡听已远,复在窗户间。
山中夜坐 宋 · 林一龙
 押词韵第十七部
寒滩远嘶月,遗响到岩壁。
悠悠千古心,悄悄一卷易。
灯微夜气分,星冷山露滴。
危坐独何为,人间睡方黑。
越中吟 宋 · 林一龙
跨浙远来瞰东极,禹穴云生海东碧。
白玉空为越土尘,青山不改秦时色。
越王台上几秋霜,秦皇楼边多夕阳。
世事茫茫今复古,断烟衰草共凄凉。
公谷咸淳四年三月 宋 · 林一龙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六
乐清县治西南十五里,有刘公谷焉,在湖潢山两崖间,湮没滋久,浚仪赵君时订新疏辟之。
壬戌夏,予始至其处。
谷口隙地数亩,赵君随高下筑亭庐,杂树花木,山重水锁,不知其有谷。
必涉足峭峻,群峰导前,叠嶂拥后,目换心移,步武错忤,梁险而渡,级阻而登,每进益奇,峙者戟列,流者镜静。
有巨石,状类欹壁,踞临潭面,上篆刻「刘公谷」三大字,磨勒精古,令人玩赏不已。
其他悬绝处,往往有昔人题字,皆藓剥莫能辨。
按刘公名默,绍兴初为其邑令,前志谓有惠爱在民,此固其遗迹与!
更复深入,凡跣揭所到,披扪所及,掬泉磈石,无不可爱。
谷之事既穷,湫之事复始。
山左右磔立,如矗幡纛,如立旃坛,中峰遥峙,如两耳香炉。
下即龙湫,环坐其际,盛夏不见暑气。
昂首仰视,巨崖夹起,当一罅天,云经日络,风根雨迹,皆历历层顶上,而龙不湫居则已久矣。
自湫至谷口,汇于五镬,土人谓水与石斗,旋流啮蚀若釜然,故云。
呜呼!
方刘公之时,山幽水深,为其令者得以肆志其间。
至其后也,山童水涸,虽神龙亦移而避之,可以观世变矣。
今去刘公百馀载,赵君乃能疏辟于湮没之后,晦者显,塞者通,恍然若融结判而清浊分,孰谓物之兴废其不系于人乎!
赵君,尚书郡侯之子,丰神明秀,胸次洒落,无世俗尘土意,其人与景可谓协矣。
予是以记之,俾刻之谷中,以贻后之来游者。
咸淳四年三月一日记。
按:永乐《乐清县志》卷二,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游盖竹洞天 宋 · 林一龙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六、永乐《乐清县志》卷六、《名山胜概记》卷二一、《古今游名山记》卷一○
去邑十五里,初从浣纱溪入路,水石深幽,林木茂密,冈势上下回郁。
登垄望,见大海、海门诸山绵延纡复,或现或隐,黯然黛色,愈空愈远。
山行又十馀里,乃至洞,皆岩石散峙、荒冈丛巘之中,或跂如列屏,或竖如树碑,或深广如厦屋,或峭峻如城壁。
最外一大石欹立,循石侧下,有土穴斜入,昏黑中,多大蝠蝙,相传以此为洞,然幽黯,卒莫究其所至。
先生汤君达可作记,号为「盖竹山宝光长耀洞天」,引司马子微说,为仙人商丘子所治,其事甚异。
盖天地间高深虚实险夷,皆常理也,有高必有深,有虚必有实,有夷必有险。
至于大山长谷之间,其颠穴边隅隈隩,巉刻颓削之形,坎窍洼深之变,皆险中之常也。
是四海九州之内,其山谷脉络窠臼,贯穿盘结,荒忽暗昧,神怪所凭,以为出没,若此者何限,亦不必异也。
大若岩 宋 · 林一龙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六、《古今游名山记》卷一○、《名山胜概记》卷二二
大若岩者,即石室也,在永嘉郡南溪小源。
从郡北江口入,溯流而上,山盘水折,凡一百五十里,有洞状卷螺,呀立千尺,深窈虚廓,梁陶弘景尝集《真诰》于此,所谓石室也。
山皆从西北来,积天地奇崄之气,磅礴纠郁。
或峭众激,为芒为角,为高峻;
或怒自决,为罅为龛,为大窍。
而其溃散不可收拾者,又复泄为飞瀑,卒为诡石,吞吐变现,感遇凝射,千态万状,莫可名数,而《真诰》石室则其精神聚会也。
山水俱到众妙,盖昔名之曰大若福地者,其说盖出于道家云。
大若岩之外去十数里,又有小若岩,世人类以今文「若」字推其初所以名之者,义皆无当。
按古文字,其上皆从山,凡字谱中字从山者皆山之貌,像名称也,而人莫之识者,盖古字之不传久矣。
自秦变古字以小篆、隶书,法行厥久,风气浸移,日趋简便,承讹袭谬,人用其私,盖今之所谓古者,已非古矣。
余读古文十二篇《周易》,始得见此字,盖古文字皆如此,因表而出之,使人知自有宇宙则有此岩,自有此岩则有此名,而所以定其名而发其奇者则自余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