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杜从古
集篆古文韵海序宣和元年九月二十八日 宋 · 杜从古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三
臣闻书契之作,以代结绳。
苍颉垂范立制,纪纲万事,历尧舜三代,弥数千百岁,祖述规模,训迪意义,融光散气,炳异丹青,礼乐典章备存于损益,形名度数昭示于维持。
去古既邈,波流失源,学士大夫趋便就俗,是非无正,人用其私,至有谓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之说,莫可胜举。
苍颉之文不得而见矣,至周宣王时,又有史籀,其学最精,今所见者独遗石鼓,秦相李斯辄损其繁而为小篆,浑厚端庄,世亦鲜俪。
在汉则崔子玉以是而名家,于唐则李阳冰因之而致誉。
美则美矣,求于、籀之门,曾未造其籓篱。
篆之为学,而岂易哉!
世之学者研精锐意,或至穷年皓首,不能得其彷佛者,何耶?
良以见闻不博,奇奥莫臻,是使后进虽欲超然远览,比肩古人,盖不可得。
恭惟皇帝陛下天纵睿知,观象奎躔,六体之妙超轶前古,犹且屡下明诏,访求散佚,于是深山大泽之藏,秘灵千百之守,鼎彝尊卣款识悉输御府,古文奇字、缪篆虫书靡不研览,兹所以缉熙圣学,群臣莫望于清光欤!
爰自庆历中文庄夏竦搜求断碑蠹简、铭记文颂,所得之字殆及百家,上以备顾问之不通,下以便后学之讨阅,功虽甚勤,殊多舛谬。
臣尝惧朝廷有大典册,垂之万世,而百氏濡毫,体法不备,岂不累太平之盛举?
臣性识闇昧,固不足以商确其精粗,是正其异同,诚以博求三代之字仅四十年,虽未云衍,每阅于目,粲然炫耀,如在其世而亲炙焉。
今辄以所集钟鼎之文,周秦之刻,下及崔瑗、李阳冰笔意近古之字,句中正、郭忠恕碑记集古之文,有可取者,摭之不遗。
犹以为未也,又爬罗《篇韵》所载古文,详考其当,收之略尽。
于今《韵略》字有不足,则又取许慎《说文》,参以鼎篆偏旁补之,庶足于用,而无阙焉。
比《集韵》则不足,校《韵略》则有馀,视所集,则增广数十倍矣。
其所标出处之目,则不尽收其书,且以《汗简》诸书为證,复以四声编之,分为五卷,名之曰《集篆古文韵海》。
虽未足以远辈前昔,亦可为圣朝文物中一事尔。
臣集篆以来,屡易寒暑,文字浩渺,是非混淆,以一己之力,纂百家之学,常虑终身不能成书,以负犬马之志。
今则陶染圣泽,得毕所学,实千载一时生死之至幸。
若夫所载或讹,所集未博,更俟将来广其源委。
臣之涓勺,亦容有助于波澜。
宣和元年九月二十八日朝请郎尚书职方员外郎杜从古谨序。
按:《集篆古文韵海》卷首,宛委别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