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杜子源南宋
唐礼部侍郎刘公祠记 南宋 · 杜子源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五一、《至大金陵新志》卷一一上、光绪《溧水县志》卷一七
溧水县北之柘塘,刘君有祠旧矣,禬禳祈祷辄响答。
端平丙申,里民以栋桡将压,补其敝且藻饰之。
一夕,绘工有醉酗嫚亵者,傍观为发立汗下。
诘旦起视,雉经而死。
尉陶君季治被县檄验视,为庙素以灵著,而今以是污为弗灵矣,遽火之。
已而风帘月牖,变诡幻怪,几不容以一息安,于是翻然悔罪,规复其初。
乡之著姓濮君智明首以义倡,时嘉熙己亥秋八月也。
未几,戎马突至,居靡遑宁。
其后因之水旱,田莱多荒,不溃于成。
淳祐甲申,乃始属役,殚力竭虑,若己作室。
雪脊朱扉,林薄照映,揣高度广,视旧有加。
位置貌像举以法,故洋洋如在,民益敬惮。
子桂发求予记。
稽诸志乘及裴晋公隧碑,府君归葬于乡,今州北三十五里曰刘墓者是也。
其门人韦乾度、王良士、郑郡合十馀人琢石为碑,颜鲁公叙送伯氏西游,亦侈其鄂不移华之盛。
晋、鲁二公,元勋盛德日星俪,千载闻风者衽敛色悚,而于府君称道如是。
呜呼!
金陵古帝王州,达官显人累累丘陇,鲜有氏其地者,屋而祠之,尸而祝之,历百千载如一日。
府君之德如此,而书汗简独甚约,幸托晋公之笔以传,而又不幸缺裂敲砺之馀,沦坠割烹之所,非有贤大夫戴公挈而出之,则其名行泯没苍烟衰草间。
然则扶断刻于垢污,新废祠于煨烬,其好古乐善,有神风化一也。
衡山澄心院舍山记宝祐四年八月 南宋 · 杜子源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五一、民国《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四、《蒐古汇编》卷六二
衡山姑孰为名山,在郡城之东六十里。
山之麓古僧房曰澄心院,即故隐居院也。
院即陶贞白先生书堂旧址,隐居所以宾其实也。
摩挲藓刻,谓先生乐之,墓于此山之下,翳然林莽间,鬣封累累,相传为陶氏墓,疑即其处。
院平湖横具其前,镜如也;
群峰环其后,屏如也。
突兀老苍,千夫拱立,谽谺蹲伏,百鬼献奇,雨态烟颜,月痕风调,有古意,有壮气,有妍靓娟好貌,有六律、五声、八音错奏乐,有万幅□□□水墨图。
盖□奇揽胜,据其会而专其有者也。
院之东曰十保山者,民业也。
其主名为八,家者十,而氏夏氏、赵氏,陶居多焉。
主□席普立坚忍心,持因果说,日丐请于其门,善机感触,响答翕如,共呼苍头,拭瓦研,磨松煤,大书为券名氏□涂尽纸尾,杖者举以归普
合爪称谢再三,还以示其徒,□□惭愧不能休,亟持上□乞志章以□己,乃谒贤寓褚公坦之,图为世世万佛灯计。
公乐善好义,为请于邑大夫公武畀公文为□,又谓不可无以纪事,始传不朽,介公书来谒记。
辞不可,因语之曰:「汝祖师忍穷刻苦几槁死,俱把茅盖头,屋百楹乎?
芦穴膝,坐重茵乎?
深崖层巘,卓锡立道场,为修行,为说法耳。
樵苏之不给,牧之不禁,暇忧乎哉!
汝今得此山一木一石,□然清静,一啄一蹄,快哉极乐!
汝能向丹□悟病死苦,粒砂入口,烦恼顿息;
汝能向五井□无垢净,滴水下咽,热沸尽洗;
汝能向月池举扬空明圆觉,不二法门,心心相印,无诸障碍,大千沙界,尽起善念,作善事,成无万数佛子矣。
不然,涧愧林惭,佛诃祖骂,奈之何」!
唯唯而退。
虽然,此瞿昙氏说也。
余复于是深有感焉。
贞白之在梁,藉使朝不食,夕不食,至不能出门户,有能怜而食之者乎?
无也?
今其读书荒址,为浮屠居,则有协众心,捐一山供其香积炊者,异哉!
今之不古若也。
贤人才士与凡学孔氏者窭于我邻,瘠于我里,饥饿于我土地,寸缕圭漆,靳不能割,用黄面老子法款其门,则向赴惟恐落人后,有能移是心,慕吾所谓道,吾徒当无拾橡实,垂鹑结僵卧雪屋下者。
虽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世之贤人才士与凡学孔氏者必毋以此乞怜要官巨室,则其心泰然,其气浩然,其体舒舒然,何往而非自得之境,奚有于普之立心、之持说者哉!
噫!
法通,万法同,普其毋骇余言。
宝祐丙辰八月初吉谨记,太学内舍正奏名杜子源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