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曾熠
慈湖杨先生 宋 · 曾熠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五
平常正直之心,虽人所固有,然汩没斲丧,所存者几希。
平时憧憧往来于利欲之涂,而牛羊斧斤若是其濯濯。
幸而闻大人先生之言,是为之涵养,为之克治,待其胶扰之暂息,清明之复还,于是良心之苗裔、善端之萌蘖时时发见焉。
必也体而察之,隐而度之,持循执守,久焉而后安止精熟,不失我心之本然。
今惧其起意也,不敢体察,不敢隐度,坐听是心之所发,则天理与人欲并行,真诚与伪念交作,果何以洞识其然否?
恐放其心而欲求者不可以如是。
窃尝深念,欲遵先生之教,全其平常正直之心,不体察,不隐度,不起意于中,又不可汩然无所事,若枯槁者之为也。
辄欲于此加闲邪之功,可乎?
使邪既闲,而平常正直之心自见,如云阴解駮,而日月之体自明。
由是坦然由之而无疑,沛然行之而莫禦。
下学之用力果可以如是否乎?
按:《慈湖遗书》续集附录,四明丛书本。
孔子閒居解跋嘉定元年十一月 宋 · 曾熠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五、《慈湖遗书》续集附录、《经义考》卷一五
熠顷侍教于知丞赵公,尝言杨先生昔著《孔子閒居解》,熠请之而未获,近乃寄示,诚足以开悟后学,因锓木以传之。
孔子之言见于六经、《论》、《孟》者,人所尊信,惟杂出传记者,虽戴圣所传,人犹未之尽信。
惟《大学》、《中庸》,先儒所推尊,故学者讲诵。
至若《孔子閒居》,昔贤未尝留意。
先生首发明而诲解之,得非所谓五至三无皆斯人良知良能苗裔,发见于心,端诚可体察而用力者欤?
彼坐谈高远而不隐诸内心者,可以自省矣。
嘉定戊辰十一月甲子学生庐陵曾熠谨书。
刊己易跋嘉定元年十一月 宋 · 曾熠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五、《慈湖遗书》续集附录、《经义考》卷二七
杨先生《己易》,曩先生乐平时尝加改订,熠得其本,因谒知丞赵公是正之,锓木以诒同志。
或者犹谓先生复有所改,近赵公为转致诸先生之前,而先生不复加损,则此为定本矣。
夫六经、《论语》之书言天下之义备矣,迨孟氏兴,而复出性善、养气之说。
自孟氏没,更历秦汉,以至于今,前圣之意隐然而未发者,乃有横渠之《西铭》。
虽然,《西铭》之意认天地为一家,而《己易》一书悟天地为一己,其流行发见,精粗毕备,厥功益大。
学者诚能沉潜而反复之,于其一理浑然之中,知其万理森然莫不具在,反诸吾身,觉其机之动,而体验推考之,虽驯造圣贤之域可也。
嘉定戊辰十一月甲子庐陵曾熠谨书。
己易閒居解再跋嘉定二年六月 宋 · 曾熠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五、《慈湖遗书》续集附录、《皕宋楼藏书志》卷八六
熠刊《己易》、《閒居解》,因纪岁月,僭书数语于卷末。
尝以书请益老先生,往复之间,两蒙报教,始谓平常正直之心即道,而体察隐度者未免起意;
再谓日用变化岂无胶扰,但当改过迁善而止。
熠反复敬诵老先生之言,乃知此心虚明,万理万化尽在其中,君子所以用力于仁,学而不厌者,必有事焉,初非臆度料想之谓也。
辄合《己易》、《閒居解》为一帙,并以二书刊其后,敢不服膺,以无负老先生循循之诲。
嘉定己巳六月望曾熠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