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儒学碑记 北宋 · 晁端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六、正德《彭城志》卷一五、同治《徐州府志》卷一五
萧之为邑,负山濒河,多古形胜。萧人拒楚,匿眢井而出之,故其城垒高大,周袤数里,游其国者想见昔人恃险深阻之迹。今其风俗浑厚多智虑,务农生财,独饶于他邑。然官民居庐,皆聚于故垒之南,而其北独佛宇神祠乔木数处而已。宣圣庙犹在西北无人之地,众不乐居,虽存犹废也。自皇祐逮今,登进士第才数人。故萧之士鲜知学校群居之乐,而邑之耆年长者常以是为不足。前光泽簿窦君沔喜儒学,有远识,其诸子侄在童龀时,已能招致四方贤士,日游其门,使夫耳目所接皆文字笔墨间,不溺于他好。以身独当家之众务,故家益富,号为中州巨室。然子弟皆纯素如寒士。长子盥数预州荐,其族人多有以儒业成名者。又常训曰:「凡以儒自名,而恃家之多财,最士之可耻者」。由是远近服君为有道。一日白于邑宰孙公曰:「郡邑之学多居文明之方,盖以利学者进取,向于高显之义。今愿于邑东择爽垲之地以徙学,可乎」?遂白于州守,许为之,乃绘图以进。其规有堂有檐,有东西序,斋房庖厨亦各有次。像先圣、七十二子,其列有楚。笾豆簠簋罍尊爵荐献之器,其藏有次。由是邑人争愿出力,以佐其役,而令皆助之。肇始于绍圣五年三月壬子,落成于七月丁未,乃遣侄敦礼求记于余曰:「君尝寓学于此,知萧之子弟多秀颖可教,当为之记」。因复曰:窦君以富饶之资,能兴儒学,使为父兄者知以礼义教子弟,以学古入官者可尚也。邑人既乐公迁学之美,则君富而好礼,绝人远甚矣。其功及人者,其报当在子孙,则公之后必有登显仕者矣。时绍圣五年八月庚寅立石。
按:嘉庆《萧县志》卷一五,嘉庆二十年刻本。
田直儒墓表 北宋 · 晁端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六
故承议郎田君既葬八年,其连姻宣德郎晁端智来治兹城,拜君墓下,感松槚就荒,阡陌萧然,谓其里人曰:「君有德于尔乡,而不加敬,其流风馀烈,尚接人耳目,而封域遽至此。况历世之久,拱木尽矣,宜无有知者,奈何」?乃属其族兄晁端中为文以表之。
按:《珊瑚钩诗话》卷二,一九八一年中华书局历代诗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