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掌禹锡北宋 990 — 1066
其一 北宋 · 掌禹锡
 押庚韵
风定落花深一寸,日高啼鸟度千声。
论荐举边吏不必责士节奏 北宋 · 掌禹锡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四、《宋史》卷二九四《掌禹锡传》
使贪使愚,用兵之法也。
若举边吏,必兼责士节,则莫敢荐矣,材武者孰从而进哉!
补注神农本草序 北宋 · 掌禹锡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四、《證类本草》卷一、《中国医籍考》卷一○
旧说《本草经》神农所作,而不经见,《汉书·艺文志》亦无录焉。
《平帝纪》云:「元始五年,举天下通知方术本草者,在所为驾轺传,遣诣京师」。
《楼护传》称「护少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
《本草》之名,盖见于此。
而英公李世绩等注引班固叙《黄帝内外经》云:「本草石之寒温,原疾病之深浅」。
此乃论经方之语,而无本草之名。
惟梁《七录》载《神农本草》三卷,推以为始,斯为失矣。
或疑其间所录生出郡县有后汉地名者,以为似张仲景、华佗辈所为,是又不然也。
《淮南子》:「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
盖上世未著文字,师学相传,谓之本草。
两汉以来,名医益众,张机、华佗辈始因古学,附以新说,通为编述,《本草》繇是见于经录。
然旧经才三卷,药止三百六十五种。
梁陶隐居又进《名医别录》,亦三百六十五种,因而注释,分为七卷。
唐显庆中监门卫长史苏恭又摭其差谬,表请刊定。
乃命司空英国公世绩等与恭参考得失,又增一百一十四种,分门部类,广为二十卷,世谓之《唐本草》。
国朝开宝中两诏医工刘翰、道士马志等相与撰集,又取医家尝用有效者一百三十三种而附益之,仍命翰林学士卢多逊、李昉、王祐、扈蒙等重为刊定,乃有详定、重定之目,并录板摹行。
由此医者用药,遂知适从。
而伪蜀孟昶,亦尝命其学士韩保升等以唐本《图经》参比为书,稍或增广,世谓之《蜀本草》,今亦用行。
是书自汉迄今甫千岁,其间三经撰著,所增药六百馀种,收采弥广,可谓大备。
而知医者犹以为传行既久,后来讲求,浸多参校,近之所传,颇亦漏略,宜有纂录,以备颐生殴疾之用。
嘉祐二年八月,有诏臣禹锡、臣亿、臣颂、臣洞等再加校正
臣等亦既被命,遂更研覈。
窃谓前世医工,原诊用药,随效辄记,遂至增多,概见诸书,浩博难究;
虽屡加删定,而去取非一。
或本经已载而所述粗略,或俚俗尝用而太医未闻。
向非因事详著,则遗散多矣。
乃请因其疏牾,更为补注。
应诸家医书药谱所载物品功用,并从采掇;
惟名近迂僻,类乎怪诞,则所不取。
自馀经史百家,虽非方饵之急,其间或有参说药验较然可据者,亦兼收载,务从该洽,以副诏意。
凡名《本草》者非一家,今以开宝重定本为正。
其分布卷类,经注杂糅,间以朱墨,并从旧例,不复釐改。
凡补注并据诸书所说,其意义与旧文相参者,则从删削,以避重复。
其旧已著见而意有未完,后书复言,亦具存之,欲详而易晓;
仍每条并以朱书其端云:「臣等谨按某书云某事」。
其别立条者,解于其末,云见某书。
凡所引书,以唐、蜀二《本草》为先,他书则以所著先后为次第。
凡书旧名《本草》者,今所引用,但著其所作人名曰某人。
惟唐、蜀本则曰「唐本云」、「蜀本云」。
凡字朱墨之别:所谓《神农本经》者,以朱字;
《名医》因《神农》旧条而有增补者,以墨字间于朱字;
馀所增者,皆别立条,并以墨字。
陶隐居所进者,谓之《名医别录》,并以其注附于末;
显庆所增者,亦注其末,曰「唐本先附」;
凡开宝所增者,亦注其末,曰「今附」。
凡今所增补、旧经未有者,于逐条后开列云「新补」。
凡药旧分上、中、下三品,今之新补,难于详辨,但以类附见,如绿矾次于矾石,山姜花次于豆蔻,扶栘次于水杨之类是也。
凡药有功用,本经未见,而旧注已曾引据,今之所增,但涉相类,更不立条,并附本注之末,曰「续注」,如地衣附于垣衣,燕覆附于通草,马藻附于海藻之类是也。
凡旧注出于陶氏者,曰「陶隐居云」;
出于显庆者,曰「唐本注」;
出于开宝者,曰「今注」。
其开宝考据传记者,别曰「今按」、「今详」、「又按」,皆以朱字别书于其端。
凡药石,本经已见而功用未备,今有所益者,亦附于本注之末。
凡药有今世已尝用而诸书未见,无所辨證者,如葫芦巴、海带之类,则请从太医众论参议,别立为条,曰「新定」。
旧药九百八十三种,新补八十二种,附于注者不预焉。
新定一十七种,总新旧一千八十二条,皆随类粗释,推以十五凡则,补注之意可见矣。
旧著开宝、英公、陶氏三序,皆有义例,所不可去,仍载于首篇云。
通州鼓角楼天圣四年十一月 北宋 · 掌禹锡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四
鼓角之制,有自来矣。
肇帝鸿之御宇,战蚩尤于涿野,克壮乎虎旅,取象乎龙吟,尔后始皇备于卤簿,稷嗣定于雅乐。
前征乌丸之国,遂寝乎兜勒之曲;
后分熊氏之寄,乃限乎天骄之奏。
故有屹襄湖之峻雉,敞云构之飞谯。
三吹之调弥切,七萃之师咸肃。
丕显乎威武,底宁乎边鄙。
则知圣人备物致用,其利溥哉!
南楚之表,道为名郡,提封匪广,生齿实繁。
潇水导其源,疑山盘乎险。
南控百粤之徼,北凑三湘之域。
逮至唐室,多以名儒刺郡。
阳城以优擅其美,元结以雄藻推其高。
迄于圣宋,光华在旦,率以循吏出典是邦。
累岁间,官政离逖,号为难治
细民多僻,嚚讼纷起。
今皇帝以廉车飞奏,昃食疢怀,申命攸司,慎择良牧。
佥曰陇西辛公惇大成裕,从容以和。
帝曰:「俞,往钦哉」!
公拜手飏言曰:「成命,叨重委,罔敢或怠,庶兹底绩」。
公自下车而治,游刃有馀
棼丝之咸革,握槊之徒顿息。
隆圄之阗鞠为茂草,秀岐之咏穆如清风。
一变成邹鲁之俗,五月速海岱之报。
一日周爰郡署,目视鼓角楼,年祀寖远,梁木倾陊,且曰:「《大壮》著在羲《易》,《斯干》颂于周《雅》。
宜遵国朝之明制,作方面之伟观」。
乃上其状,疾置以闻。
俞旨遄降,戒事云始。
会百谷之流潦,溢千章之美材。
顺流云委,合抱山积。
盖神灵之欣助,实德化之冥感。
繇是乘农务之隙,测定星之中。
庀工徒,具板干,因势即旧,规模穷巧。
纤毫之费皆给于官司,一篑之覆靡劳于民力。
期月之内,厥功云毕。
尔乃曲槛环合,高阁洞开。
丹雘于是霞舒,栾栌以之星拱。
飞翚之势髣髴于璇霄,灵鼍之音下清于壁。
谨彼挈壶之职,更诸漏水之器。
振颓纲于积岁,著定式于方来。
有以见鼎新革故,暂劳永逸。
良二千石之能事,不其伟欤!
与夫坏馆为厩,饰传称客者远矣!
禹锡尸官无状,属疾弥年。
深惭绣帨之文,殊玷翠珉之刻。
承命增惧,牢让不获。
强抽轧思,聊述梗概云尔。
时天圣四年岁次丙寅十一月十一日将仕郎、司理参军掌禹锡(洪武《永州府志》卷一,明洪武十六年刻本。又见《古今事文类聚》续集卷二三,《山堂肆考》卷一六三,顾起元《说略》卷一,嘉庆《道州志》卷一一,道光《永州府志》卷三上。)
按:《古今事文类聚》续集、《山堂肆考》、《说略》节录此文,撰者作韦禹锡,当误。
道州郡厅记天圣四年十一月 北宋 · 掌禹锡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四、嘉庆《道州志》卷二
刺史之任,周称诸侯,而藩垣为重;
厅事之设,汉曰黄堂,而听断居最。
故左鱼伏熊之命以分阃寄,班春树风之教以告辰猷。
惠直之德,申伯著于前;
宽明之政,黄霸推于后。
布在方策,炳若丹青。
江华,古有庳国也,道州江华郡
始隶长沙郡焉。
地居越徼,俗兼蛮左,呰窳偷生而务农成业,虞帝陟方之后始为福壤。
逮李唐开国,多闻人刺部
治行尤异者,有若阳亢宗、元次山焉,蔼然芳徽,于今不泯。
五代马氏窃据其地,赋歛暴急,民不堪命。
国家右文启运,吁俊求理,茂阐条教,丕变时风。
天圣号之三载秋八月,天子恒简良牧,俾涖是邦,佥以宫洗辛公若济塞诏。
公挺卓越之资,韫宏深之器,敏以干事,明以照奸,物无遁形,刃有馀地。
自下车一之日除积弊,立新规,恶者必惩,善者必劝;
二之日训农事,兴学校,俗知礼让,乡行孝弟;
三之日寇攘息,狱讼简,岁登丰茂,物无疵疠。
于是政既成矣,民既安矣,公犹靡思暇豫,惟以殚力为己任。
尝谓厅署褊隘,弗尊朝命,乃鼎新栋宇,易之五间。
踰月,厥功告成,足以待王人,足以劳军旅。
仍建小厅于后,便其视事。
馀堂室廊庑,仓廪厩库,爰究爰度,必躬必亲。
民力必勤,役事咸毕,雄雄方面,为之改观。
述政理之隆替,纪贤明之远大,美风俗之谣咏,彰神灵之感应,复见乎《舜庙》、《鼓角楼》二记焉。
而所谓申伯惠直之德,黄霸宽明之政,公实兼之矣。
朝廷以美课有闻,宠恩遄降,改秩殿省丞,旌有功也。
噫,彼宦游怀安者,语公署犹传置,不久他适,曷肯营之?
非夫优游圣人之道,企慕循吏之风,孰能与于此夫?
昔者画羊之名闻诸南海植莎之号播厥蒲津,止于志休祥,誇胜概而已。
后来居是厅,阅是记,则知圣朝维良共治,化民成俗,得其人矣,讵使元、阳二贤专美于有唐也?
天圣四年丙寅仲冬六日记。
按:道光《永州府志》卷三上,清同治六年重校刻本。
重修昌宁公庙碑记 北宋 · 掌禹锡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四
大卤隩区,《禹贡》冀州之域,有虞画疆封野,置十二牧,并居一焉。
朝家削平僭垒,徙治唐。
明慎择人,实艰其材,非皇僚硕望,莫预兹选。
故有绥边之略,干剧之能者,始臻嘉靖矣。
迨于六十戴,时称得人
昌宁公即金天氏之遐裔,世长水官,通汾洮,障大泽,而能似续其业,以处太原,《春秋左氏》纪之详矣。
在昔建祠,居泽之阳,渊渟神瀵,洪波浩渺,蒲苇蕃膴,鱼鸟游泳。
力田生聚,赖其遗利。
或水潦作沴,一时□两,府帅以牲币萦之,必如响应之验。
及天有六气,晦明生疾,编氓以豚蹄祝之,多获勿药之喜。
晋阳境中博询群祀,最越前古。
晋天福中始有封公之号,著于地志。
冬官贰卿李公辄自枢宥来牧是邦,以敏识周通,宏才博洽,一之日举其条教,二之日屏其寇攘,三之日访其疾苦,四之日抑其权豪。
明足以照奸,惠足以美俗,清素可以轨物,端悫可以律人。
崇礼让以化下,秉公正以御物。
吏胥累息而祗役,民人安堵而受赐。
庶务修举,千里亿宁。
丰茂之岁既召,缪戾之气不作。
然后恢阐横舍,施文教也;
明练师律,备武经也;
树艺五谷,劭农功也;
导逵沟渎,丰财利也;
慰荐廉能,以进贤也;
招延隽异,以礼士也。
期月之内报政车府,圜士弥岁,鞠为粤革。
逮天息肆眚,狱亡累系,惟率吏拜诏而已,止以劳军壁,迓使轺为务。
公一日班春在候,刺举列城,历游境内,谒欸灵府。
目堂宇庳陋,像设昏翳,怃然兴叹,弗怡者久之。
谕僚属曰:「夫圣人之制,布在方策。
泽施于民,以死勤事,以劳定国,能禦大灾,能捍大患,非此五者不在祀典。
昌宁公生则以劳定国,没则能禦大菑。
千祀而下,英风不泯。
虽饰庙貌,多历年所,芜废已甚,人将安仰?
前良所馆犹一日必葺,矧清洁告虔之坠,栋宇摧陊,风雨弗蔽,欲徼福于生民耶」?
爰削需心,特申谕旨,乃命清源薛宗孺总领役事,平晋簿阎焕躬督之。
繇是料版筑,度才用,涓吉日,集庶工,一毫之费仰给于长官,千功之作乐推于伉士。
无扰民力,无夺农时,无伐林麓,无烦朴杖。
经始于启蛰,落成于小满
仪容俨然,夏屋轮焉。
庭戺殖殖,寝庙奕奕,鼎新制度,恍如神化,皆出于公之精力也。
议者谓公践扬中外,郁然时望,匪朝以狱市为寄,入参柄政,致君如尧舜,跻民于仁寿。
则是祠也,遐迩乞灵,怀我夙爱,乐章以歌之,鼎铭以识之,流芳彻于不朽矣。
凡作正殿并东西两庑,高扉前启,子亭中峙,复设厅事于后,为待宾之所。
举其成屋八十有二楹,乃俾顽卤刻石纪事。
辱公齿眷,不敢固辞。
孔融以甄子孝闻,配享邑社;
刘捐以太伯毁,遽修衡宇。
垂诸信史,播厥清芬,有以见英儒蒇事,古今一致。
惟公久次,授方面之东寄,为王国之藩屏。
推本俗尚,深烛治体。
氓庶安其业,颂声载乎路,髋髀游刃之,颛以兴利革弊为己任。
顷出守潭,缮完传置,金状元紫微宋公为之记。
迩来坐镇并土,营搆林亭令嗣令内翰述其事。
二贤鸿笔,时称后来之燕、许
仆阅其文则神气殚,辄露蚩鄙,庸副指令。
愧祷昧华,固不能徵公之茂勋休德,姑以直一书其事,谨而目之云尔。
按:嘉靖《太原县志》卷五,嘉靖三十年刻本。又见道光《太原县志》卷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