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行成
刍荛书略 其一 定谋 宋 · 张行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三
关中、汴洛之地,我无故得之。
然敌情未可测,意我得关中必以蜀兵实之,得汴洛必以吴兵镇之,留梓宫以多索贿赂,我必竭吴蜀之财以奉之。
兵移则守懈,赂重则财困,然后求我之衅,正彼之名,举兵以来,乃得志矣。
自古讲和多矣,未有终久不变。
则审处慎行,乃今日有常之谋,不可胜之术也。
其二 审势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三
天下形势不过乎三:曰彊,曰弱,曰彊弱之中。
故或战而图之,或和而图之,或守而图之,及其成功一也。
国家南渡,远在江左,诚弱矣。
然昔日之败,本由人不知兵,故望风奔溃,遂成孺子之名。
顷年以来,人材日经事,兵将日练习,天下之心稍怒,忠义之气渐振,咸思效死于敌。
故金人三败于蜀,再败于吴,一败于楚。
项羽会稽、高祖以汉中,皆取天下,则其弱亦不必忧。
今日和议恐未坚也,战、守二事必居其一矣。
倘审势慎守,不与敌遽绝,阳交而阴图之,俟我之力既全,敌之志已殆,一举而灭之,则亦何远之有?
其三 议都三篇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三
当今地之可都者,莫如金陵
自过江以来,十馀年矣,庙堂之上未有发斯议者。
其弊有二:一曰苟且不任事,二曰誇诞不务实。
且今河南既还,返汴洛、迁关中,臣知必不敢也。
莫若励志竭力,以建金陵之都,犹不失晋元帝也。
或曰:曷若稍徙荆楚,以为进取之资?
臣应之曰:方城之山,推车可上;
汉江之水,褰裳可涉。
此之谓险阻浅,一不便也。
江南之师,遇涨则隔;
吴越之中,溯流则迟。
此之谓应援难,二不便也。
前耕襄、许,寇难实逼;
后视湖、湘,膏腴复鲜。
此之谓地利薄,三不便也。
荆楚虽未可都,亦不可轻,可顺流而东,形势便利,此之谓抚吴之背,断三峡之口,则蜀虽劲兵,亦莫能前,此之谓扼蜀之吭。
若夫用荆州之众,涉汉水方城,不十日间汝、洛震动,此之谓撞敌之胸。
故势不得不重。
若建为留都,示人以渐,命宰相留守,出御史留台
如今八路铨选,远方类试,揽此二者萃于留都,亦足以振接天下之势,维络远人之心矣。
其四 议地三篇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三
河南之地,欲奄而有之,即力所未能;
若贪而信之,恐害必遄至。
若因而利之,据其可据,割其当割,最为得策。
秦陇之上,附之于蜀;
淮、汉之内,附之吴外或楚。
有其土地,有其人民,此据其可据也。
秦陇之下,淮、汉之外,或择豪杰,或因旧将,裂而藩镇之,此割其当割也。
其五 议蜀三篇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三
农以田,商以货,二者蜀民所以生。
自新法行,增和买、免役二年,复有对籴之米、激赏之绢、募兵赡家之钱,比昔时之税不知几倍。
茶盐酒法一变,官收九分之息,下无毫末之利。
关中虚竭,方赖蜀以供给,征歛未可遽轻。
若改纪其政,大为措画,使冗兵可消,冗官可减,冗费可节,如是则民力苏矣。
臣窃谓为蜀之计者,当固边而息民。
固边莫若专任,息民莫若省事
今取熙、秦二路附之于蜀,而于山南置秦宣抚,外则分之,一付于人,此专任也;
内则并之,一付于法,此省事也。
其六 立志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三
志不可以卑弱,亦不可以荒唐。
江左自并蜀地,抗衡中原,垂三百年。
河南新复之地,虽未尽获其用,亦可假以为藩篱。
苟有立志焉,事何患其不济。
其七 遣使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三
梓宫、亲属,悠悠未返。
若迫而求之,则要我益坚;
若遂赂之,彼虽先归梓宫,而母后兄弟未必归也。
苟若缓而图之,卑辞可以屈己,厚币不可伤国,数年之后,积财训兵,我彊敌畏,而使者得如候公、养卒,有辞藉口,以张其说,则梓宫、亲属何患不归耶?
其八 任相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三
古之人君定大难、济大功者,必择宰相,与之终身,未有中道辄易者。
故虽有嫌疑弗信,虽有过失弗问,要其终之成功而已。
方今多难,择相而任之,愿以太祖为法。
其九 蓄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三
自古窃据中原,未有三十年不变乱者。
若能痛自刻励,积粟训兵,求材练将,俟时至而赴之,会稽之耻可雪矣。
其十 建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三
本朝宗室,亲近者虽有爵号,而无土宇权柄,故靖康之难,拱手偕行。
赖陛下适总兵在外,不然何所顾藉,以继此配天之业?
今宜搜访天下宗室,稍分之以权,任之以事,数年之后,安知无挺挺著见者?
其十一 搜奇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三
国朝以诗赋取士,又有免举推恩之法,如贤良之试六论,皆注疏之学,豪杰之士岂肯俛首作此?
方今外有巨敌,正急人材之秋。
如谋任帷幄,武堪将帅,辩可奉使,若此等类,宜使在位各举所知,阔略细故,务得奇才。
如是而英雄豪杰,庶无在下之叹。
其十二 省官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三
欲节财用,以专军须,莫若并州县,省官吏
若谓亲老家贫,或仰禄以为养。
假令任子之未及年,进士之未登科,固必有术以生,亦岂仰禄而食?
今若恐英豪失志,则宜开自荐之路。
如州县之残破者,愿自效而安辑,壤地之荒芜者,愿自效而营垦,或备驱使于绝域,材有堪此,咸许自陈,则英豪之士当自颖脱,馀子虽群讥聚谤,安能南北奔走哉!
其十三 惜谷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三
天下之谷,半縻于酒。
今若为令,非岁时不许造酿,岂惟可惜谷,而人乐于供上,所得将愈于榷酤矣。
其十四 实内二篇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八、《宋代蜀文辑存》卷四九
孙皓之守吴,惟恃江险,不终内备,故杜预以破竹策之。
刘禅之守蜀也,亦恃山险,自姜维汉中之外,惟有罗宪白帝以备吴,霍弋夜郎以备蛮,其馀郡县,罕有精兵强卒。
钟会以重兵扼姜维邓艾江油道入,诸葛瞻一败,后主遂降。
今吴、蜀之地兵素弱。
若用以备敌,则吴沿江一带,蜀随山数处,宜有宿将总兵镇扼之。
至于内郡,莫若乡兵。
汉之材官骑士,可用为法。
若因保甲之旧,精择而教之,置材武上中下三等之科事艺,进者递迁,退者黜责。
阶至五百人长得副尉,千人得比校尉
人知此途可以进身,将乐然为之矣。
进易书状 宋 · 张行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三、《经义考》卷二六、《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六一、嘉庆《邛州志》卷三九、《宋代蜀文辑存》卷四九
臣自成都府路钤辖司干办公事丐祠而归,杜门十年,著成《述衍》十八卷,以明伏羲、文王、孔子之《易》;
《翼玄》十二卷,以明扬雄之《易》;
《元包数义》三卷,以明卫元嵩之《易》;
《潜虚衍义》十六卷,以明司马光之《易》;
《皇极经世索隐》二卷,《观物外篇衍义》九卷,以明邵雍之《易》;
《通变》四十卷,取自陈抟邵雍所传《先天卦数》等十四图,敷演解释,以通诸《易》之变。
始若殊途,终归一致。
上件书七种,总二十六册,分九十九卷,谨随状上进以闻。
萧制置 宋 · 张行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三、《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九六
秋九月二十有七日四川制置使萧公降庆之辰,凡蜀之士能以笔舌鸣者,谁不致祝延之辞于门下?
切意不出于鸑鷟麒麟,定出于椿龟鹤,皆谀言也。
有老门生崇道吏张某者,敢献真寿之说,而异乎众人之论。
其说曰:孔子仁者寿,盖仁者必刚,治民则公,履身则正,事君则忠。
斯三者,于天人性命之理,皆宜获寿者也。
某顷侍杯酒,接燕谈,闻与宋知郡话及小说所载本朝二相或得久在朝,或不得久在朝故事,且曰:大凡为人不可使人畏。
此论诚美矣,而有未尽者。
辄演绎之,以仰助聪明万一,傥有益于仁,则有补于寿矣。
此献真寿之说者也。
《书》曰:「自成汤至于帝乙成王畏相」。
《语》曰:「斯亦不足畏也已」。
孟子曰:「就之不见可畏」。
大抵为上者必有所畏,为人者当有可畏,但论其正与邪尔。
专权犯分,作威作福,不可制御,如霍光使宣帝畏之、如李德裕使宣宗畏之者,诚不可也。
阴狡狼毒,巧发奇中,伤害善良,如李林甫使同列畏之者,亦不可也。
若夫口谈正言,动由直道,不肯若飞鸟依人以乞怜,效妇人女子媚悦以希宠,如此者以之事上,虽贤君明主犹或疏之,况昏庸者乎。
汉武爰立之命所以相公孙而弃汲黯也。
以之交友,虽大儒名士犹或惮之,况浅陋者乎。
张禹后堂之集,所以狎戴崇而外彭宣也。
虽然,自今观之,孰是乎?
孰非乎?
使汲黯、彭改节以求人之狎昵,果足以为乎?
夫中和者太极之气也,禀斯气者质近圣人,旷古以来罕可多得。
有过不及,或刚或柔,东京过之犹多君子,西京不及遂多小人。
故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刚者利以革肠,柔者优于保身,故舌畏齿咋,齿亡舌在。
革物者损己益人,保身者从人利己。
公孙作相,汲黯被逐,及淮南之谋,所惮惟,视弘若发蒙耳。
自二人身计言之,孰利孰害?
若自汉家国计言之,孰损孰益也?
嗟夫!
末俗趋利,如狂澜回飙。
士知慕古人,心怀愧耻而有所不为者,万万之中无一焉。
上之人引以厉世,犹惧不济,可又使之从俗乎?
某薄游东南,闻先生立朝之节,凛凛然若严霜不可犯,实有骢马铁面之风,朋比不正之徒固尝畏之矣。
暨在钤幕趋事者几年,伏见刚毅明断,诚如昔之所闻,赃污不法之吏又尝畏之矣。
拜别二载,复得瞻侍台光,实为荣幸。
昨闻斯语,意广未安。
《易》曰:「几者动之微」。
古人忧象,著作《关雎》,皆志防微,宁可无而过言,不可忽而不问也。
某尝辱国士之知,当效国士之报。
切虑先生执不可使人畏之论,不复计其邪正。
以此为上,恐乐软美而疏刚直,尚姑息而惠奸邪;
以此事上,恐厚将顺而薄正救,专引善而忘逐恶。
末流之弊,或害于仁矣。
某昨来坐间,又闻先生举仁人明道不计功、正义不谋利之语,此乃至言,无复可议者也。
先生参二者之论,慎思明辨,则当年立朝之节,未为过刚;
前日治蜀之政,未为伤猛。
大丈夫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谨守力行,仁莫大焉。
以之治民则公,以之身则正,以之事君则忠。
人事所修,于性宜寿
天报所及,于命宜寿
是谓仁寿之说,天下之真寿者也。
薰沐陈词,敢以为献。
按:按《尚书·酒诰》,「成汤」下有「咸」字。
翟参政 宋 · 张行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三、《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宋代蜀文辑存》卷四九
伏审显颁诏綍,荣贰政机。
真贤奋庸,寰海蒙福。
恭惟庆慰。
伏以某官神姿英伟,识量清夷。
学推四海之宗工,德茂三朝之元老。
再挂冠于神武,尤高难继之风;
待诏于金銮,卒赖持颠之略。
遂由公望,入践政涂。
论说无疑,沛若巨鱼之纵壑;
奸邪不起,凛若猛兽之在山。
坐制天骄,允资人杰。
赞元于鼎铉,伫纪绩于旂常。
某薾然衰踪,托此巨荫。
念备员于高密,实陪宾客之馀;
兹假手于会稽,获奉教条之旧。
未贻吏议,殆非人谋。
除目播于迩遐,驩心倍于夷等。
安宗社,侧闻帏幄之筹;
佚老山林,终借齿牙之论。
属拘符竹,阻造宾闳。
杨参政 宋 · 张行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三、《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宋代蜀文辑存》卷四九
简自宸衷,参持相柄。
天降大任,历三朝而后兴;
志在斯民,委万务而不厌。
丝纶诞布,廊庙增崇。
窃惟同以为和,鄙夫昔以充位;
周而不比,贤者今以致君。
当乾刚独断之辰,袭泰吉汇征之后,群枉绝去,大公显行。
有若君陈十年而无咈,庶几丙魏一体以相成。
坐臻休功,可谓盛事。
恭惟某官学关治忽,道贯隆污。
早极群书,蔚为多士之冠;
晚凝庶绩,雅属万民之瞻。
方自退于险微,久自全于明哲。
日月并照,江湖来归。
论思禁闼,则谅直之志宣
润色皇猷,则灏噩之词著。
当宁目以重器,在廷仰其达尊。
果由喉舌之司,遂奉股肱之寄。
公权素行。
不数日以移风
伯起名家,当四世而载德
某滥分外阃,方托洪钧。
簪橐同趋,尚想金华之对;
󲦤绅相庆,莫陪沙路之尘。
永言倾瞻,实倍等夷。
钱参政 宋 · 张行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三、《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
伏审宠颁命册,褒进宗工。
陪铉席之赞元,官仪既正;
并机庭之经武,国势增隆。
朝野交欢,华夏咸赖。
窃以文武二柄,并用惟允;
明良一体,相须乃成。
匪惟内穆于师寮,兼欲外疆于戎索。
恭惟参政枢密知院旷代充才,际天蕴识。
发踪指示,尝颛幕府之权;
谟明弼谐,方赞庙堂之画。
师干所指,骑壒俄清。
宜应泰阶之六符,才差丞相之一等。
天圣内翰,竟不升二府之联;
乾兴元枢,未尝预三省之政。
兹已光于先正,矧即拜于上台,由阶而升,可拱以俟。
某夙叨临遣,行即代还。
上策禦戎,将见五兵之戢;
大钧播物,尚沾四牡之来。
梁提刑 宋 · 张行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三、《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一、《宋代蜀文辑存》卷四九
伏审荣被丝纶,宠溢十行之札;
肃膺绣斧,光分六辔之驰。
使指载临,欢声同致。
恭惟某官识穷今古,学际天人。
少钟吐凤之才,早遂飞鹏之志。
华联棣萼,难为弟而难为兄;
香袭桂枝,无是父而无是子。
况荐书于成绩,宜进陟于要津。
果膺天眷之隆,擢升星轺之宠。
盖凭君子之议狱,无使小人而犯刑。
好生之德洽民心,勉将明命;
大化之后亡人狱,即奏成功。
任鞠草于圜扉,归联于从橐。
某獐头相薄,猿臂数奇
冒宠南郊,偶被阴阳之寇;
丐归西蜀,曲蒙造化之私。
更叨竹使之分,即遂瓜时之往。
夜占星于益部,已剧忻愉;
日仰斗于韩门,第勤归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