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无逸北宋
书先府君墓铭后元祐七年十二月 北宋 · 张无逸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六
孤子无逸卜以元祐七年岁在壬申十二月二十三日壬寅奉先妣丧葬于华阳县积善乡东庙里之吉兆,谨迁先考丧改葬于此,庶不违同穴之义。
且于葬日,辄书其所以然于墓铭之左。
无逸泣血书。
按:《文物》一九九○年第三期载《故武阳张府君墓志铭》拓片。
宋故武阳张府君夫人杜氏墓志元祐八年三月 北宋 · 张无逸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六
元丰四年四月九日,先考寿终于家,以七年十二月七日葬于成都县金泉乡濯锦里。
后七年,当元祐之庚午五月七日,母氏寿终于其寝,享年六十有八。
孤子无逸卜得华阳县积善乡东庙里之兆,谨迁先考之丧,以岁在癸酉三月二十日,奉母氏之丧同穴而葬。
无逸因思古人谓亲无美而称之,是诬也;
有而不知,不明也;
知而不称,不仁也。
先君之言行,宣德郎张若讷昔为铭矣,无逸虽不敏,念母氏徽美,不可不述。
且葬期□迩,必托知者而后可传,祗惧不逮,谨次叙其实,而为志曰:母氏姓杜,其先京兆人,始居者未得其详。
曾祖良臣,耻逢伪乱,隐晦不仕。
祖言旦、父义辅,率以儒道遂志,以殖产实生,为邛郡著姓,世籍依政县
同娶同邑赵氏,生八子,母氏其长女也。
聪敏正淑,孝敬顺悌,十岁有成人之风,王父母异而爱之,试以家务,悉能干理,事无巨细,辄与详议,内外咨禀,咸叹仰焉。
先考之元兄,与母氏之季父同学,稔闻母氏之善,乃白我祖,以先考求为婚。
既大归,事舅姑如事父母,先意承志,温恭朝夕,曾无倦怠。
舅姑命与诸妇遝相职事,均其劳逸,母氏不辞难,不厌苦,非己所掌,亦须助为默使宜,合舅姑之心,诸妇亦赖其能而相与欢爱,闺门雍穆。
每至舅姑安寝矣,命适私室矣,姑中夜必起,虽多侍从,而母氏已执灯在前迎奉之。
姑复寝矣,姑命之而后退。
此乃孝从中出,天性然也。
见郎伯则尊敬如神,奉叔妹则克己尽礼。
事夫则能以柔济其刚,以顺守其正,得相成之道。
御诸子则慈爱为先,曰有父焉,有师训焉,吾曷用严?
然犹遇它人之善者指以为劝,恶者指以为诫,循循其诱,不已也。
无逸兄弟同气四人,母氏终方逾月而季弟卒,唯三人者奉兹遗体,当勉强于善,庶无失坠,以示诸孙,俾虽数十百世不违谆谆犹在之语,则母氏虽亡,固有不亡者在。
于窆也,复论母氏生而知礼,克自敛制,语不闻外,履不踰阈,雅性安静,不喜游观,乃曰妇女不出为贵。
自归张氏,家道日隆,内治号为得人,不可一日阙己,常思归宁父母而莫可得,历二十馀载不越户庭。
年过四十,时有污吏构陷伯砺,欲治于罪,先考救之,得逃其难,吏勒□考□□,母氏劝先考亦避去,吏呼家人,无逸将就吏,母氏曰:「吾夫妻爱养汝,望汝兴门户,或为吏所害,则汝其奈何?
我妇人无罪,彼焉能虐我哉!
吾当往」。
遂诣吏,吏有言,母氏随言应答,辞正理直,吏穷赧,竟不敢肆其毒。
母氏归见舅姑,面谢曰:「子妇□□□翁家忧,赖福荫免矣」。
舅姑忻慰。
斯则人生不幸,而人情勿言。
无逸以古之烈女多矣,甚此者至于死辱,传记不可不载。
重念母氏当危急之际,□今□以□,夫与夫之兄皆免于难,而解舅姑之忧,诚谓义也,烈也,而孝在其中,可不纪欤!
无逸蒙母氏保护如此,而不肖不能立身扬名,早酬父母之志,追思母氏恩育之苦,是以昭著其事,觊能老有所立,则庶几免罪;
终无所成,则负罪入地,痛恨奚释?
故□于石,□□□□无忘先世艰苦之事,而思所以光显云。
孤子无逸泣血谨志。
孙男处仁篆,孙男处宁书丹。
成都赵璨刻。
按:《文物》一九九○年第三期载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