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洪
酬答鄱阳黎祥仲 其一 宋 · 张洪
五言绝句 押麻韵
长镵白木柄,茫茫走天涯。
宁知屋角,流膏藏龟蛇。
其二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三部
医和可铸,空林芳菲菲。
六丁护香珀,千岁以为期宋黎廷瑞《芳洲集》卷二《同齐节初游吴园登四时佳兴楼有怀张史君》序引)
编定朱子读书法序咸淳二年正月 宋 · 张洪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一、《皕宋楼藏书志》卷四一
圣贤之书,圣贤之言也;
圣贤之言,圣贤之意也。
学者,学为圣贤而已。
既为圣贤之学,必将因其言以求其意。
得其言而未得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其言而得其意者也。
傅说之告高宗曰:「学于古训,乃有获」。
吾夫子亦曰:「好古敏以求之」。
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见哂于圣门也宜哉,皋、夔所读何书?
世率以斯言藉口。
岂知帝王盛时,化行俗美,凡涂歌里咏之所接,声音采色乐舞之所形,洒扫应对、冠昏丧祭之所施,莫非脩道之教,固不专在书也。
三代而下,古人养德之具一切尽废,所恃以植立人极者,惟有书耳。
此书之不可不读也。
然读圣贤之书者为不少矣,鲜能至于圣贤者,读之无其法也。
汉、唐义理如说梦,其间大儒,言正心而不及诚意,言诚意而不及致知格物。
法之未立,学者将安适从乎?
故以了悟为高者,直谓格言大训为胸中之障碍,书且无取,何取于法?
以记览为工者,又不过誇多斗靡,务以荣华其言,希世取宠而已,法于何有?
过犹不及,等之为无得于道也。
不有先觉,何以淑其后?
紫阳夫子生于建炎庚戌上符洙泗之运,远绍濂洛之传,吐辞为经,家藏人诵,言满天下,皆法言也。
然门人辅公所编读书之法,所以呼迷涂而饬稚昧者,尤为深切著明。
甲寅便殿奏疏,拳拳以为食芹之献,直谓此愚臣平生艰难辛苦已试之效,虽帝王之学无以易之,岂苟云乎哉?
洪尝与亲长德胜齐君增多而胪别之,乡友王君复尽索紫阳诸书仿为后编,辄又同为之编定。
于是首尾具备,条贯秩然,学者傥慨然知俗学之可厌,圣学之可传,于文公之法信之笃,行之果,使精神之胥契,如师友之相逢,以此而读书,其亦异乎人之读书矣。
圣贤之意,如日杲杲,岂待单传密付,而后有得于道哉?
咸淳乙丑,洪分教四明,齐君适游东浙,益相与商榷是正,其书乃成。
尝谓此书之行,可使人人知道,人人为圣贤,而受用之浅深,则在夫人信向之分数耳。
洪一日袖呈师帅大参西涧先生先生捧诵惊喜,谓足为后学指南,不负儒先真切诲人之意,助费召匠,亟命锓梓,与学者共之。
吁,圣人复起,不易文公之言;
文公可作,所以诲人者不过如此。
此义之存,上帝临汝,是又非学者为圣贤之一助乎,盍相与懋敬之哉!
虽然,文公尝谓学不是读书,不读书又不知所以为学之道,此语殆有深意。
昔潘氏《磨镜帖》云:「仆自喻为昏镜,喻书为磨镜药。
当用此药揩磨尘垢,使通明莹彻而后已。
若积药镜上而不施揩磨之功,反为镜累」。
岂非道理合下,皆具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焉,反身而诚,万物皆备,岂拘拘寻行数墨间哉!
因取晦庵《观书有感》二诗附于编首,以发言外之意云。
丙寅孟春,后学番阳张洪拜手书于鄞泮。
按:《朱子读书法》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