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宋咸北宋 995 — ?
阳朔山 北宋 · 宋咸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独起独高雄入汉,相辉相映翠成堆。
若非群玉昆西至,即是三峰海上来。
疑有洞天通日月,绝无樵路到尘埃。
如何得似巨灵手,擘向天家对凤台(《宋诗拾遗》卷六)
上元 北宋 · 宋咸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连甍珠阁迷仙阆,几处星楼接绛河。
宝马纵横浮市照,香尘撩乱夹春和《锦绣万花谷》后集卷四)
北宋 · 宋咸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多应谯国山边种,岂是嫦娥月里香。
愿为儿孙积阴德,东堂时占一枝芳(同上书卷三八)
牡丹 其一 北宋 · 宋咸
 押东韵
轻雾欲笼藏暮碧,断霞初怨误朝红。
即时苦待千枝烂,计日先愁一树空。
外客定闻琼宴赏,护春长把锦帷蒙(疑中缺二句)
其二
 押支韵
何须群玉南头见,都似沉香北畔移。
护地宝栏方自整,寻春珠盖有谁知。
莺迷旧树栖犹晚,人乐新英赏未迟(疑下缺二句)
按:同上书卷三七
其一 北宋 · 宋咸
 押支韵
宝花初烂欲连枝牡丹
按:宋袁文《瓮牖闲评》卷七
其二
 押蒸韵
旧苑珠千树,寒郊玉万层(雪)
按:《锦绣万花谷》后集卷二
进重广注扬子法言景祐四年十月 北宋 · 宋咸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皕宋楼藏书志》卷三九
臣咸:臣闻鲁堂诸子,皆宗圣以宣猷;
汉室群儒,多注书而显氏。
矧遘会昌之旦,敢忘释诂之勤?
愿尘典学之明,庶补传疑之阙。
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臣窃以前圣既没,微言即沦,并行者非先生之流,横议者皆处士之辈。
儒纲尽弛,民极都棼。
惟邹国孟轲兰陵荀况,下及刘世,复生扬雄,咸能著书,更相树道。
辟王基于绝代,振天爵于群伦。
赵岐之释孟篇,如杨倞之笺荀旨,大决宧奥,靡留洞疑。
惟彼《法言》,准夫《论语》,文高而绝,义秘而渊。
李郁亭解之于前,柳宗元裁之于后,然多疏略,犹或误遗。
凡坦然易别之条,则五行俱下而诠释;
洎卓尔难明之意,则一辞不措而阙亡。
遂使十三篇之旨趣未融,数百年之驾说犹昧。
唐陆德明云「注既释经,经由注显,若读注不晓,则经义难明」,诚此之谓也。
臣爰自效官,未尝废学。
因念子云之业,盖绍仲尼之纲,比缘从政之馀,辄恣讨论之究,增加剖理,庶所详明。
然圣人之门,诚难言而是戒;
愚夫之虑,或有得而可收。
恭惟景祐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陛下道冠先天,业恢长世,若唐虞之稽古,监商周右文
虽秘藏之多,俾加于采正;
在小说之异,罔忽于弃遗。
臣是敢前冒邦刑,仰于天听。
终篇称善,傥垂衡石之观;
以文化成,愿广鸿都之教。
臣所重广注扬子《法言》一十卷,谨缮写成三策,随表昧死诣东上閤门投进以闻。
臣渎犯宸严,无任跼蹐屏营激切之至。
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言。
景祐四年十月十六日给事郎、守秘书著作宋咸表。
按:《纂图分门类题五臣注扬子法言》卷首,仰高刻本。
进孔丛子表嘉祐三年十二月 北宋 · 宋咸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
臣咸言:准中书札子,以臣注《孔丛子》奉圣旨附递投进者。
集孔氏之遗书,方成传释;
辱汉家之大诏,广示甄收。
退省妄庸,实深震悸。
臣咸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臣窃以仲尼以还,子思而后,圣嗣不绝,贤才挺生,皆道被于门人,悉教施于侯氏
古今制度,曲尽于讨论;
礼乐纲衡,并归于矩矱。
成书虽在,历年滋深,盖著非一时,故语类三豕。
臣咸伏念上卷盖阙里之事业,中篇乃圣人之子孙。
傥绝笔而未明,则后代而何睹!
因以吏隙,辄然管窥,取诸史以究寻,用群经而参验,既指归而斯得,复删定以无繁,为注之文,广析其理。
然小臣之学古,当真主之好儒,有所述传,岂宜隐去。
遂剡其奏,用文于天。
岂谓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陛下惟极宜慈,未尝自圣,虽微言而采,在介善以无遗,遽降玉音,下从人欲。
臣是敢虔效编摩之制,仰尘黈纩之明。
虽姓异卯金,素非于广学,倘恩垂乙夜,特赐于详观,诏近侍以刊修,许善工而摹镂,参汲冢之蠹简,大行于时,庶鄹人之绪言,不坠于地,则非独孤生之有遇,抑亦素教之增辉。
永期大忠,仰酬鸿造。
臣无任干天冒圣激切屏营之至。
所注《孔丛子》七卷,□写成五册,附递投进以闻。
伏候敕旨。
嘉祐三年十二月十日广南西路诸军州水陆计运转运使兼本路劝农使朝散大夫尚书度支郎中上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臣宋咸上表。
按:《孔丛子注》卷首,宛委别藏本。
法言注序景祐三年二月 北宋 · 宋咸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嘉靖《尤溪县志》卷五、《经义考》卷二七八、《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七三、《皕宋楼志》卷三九
太仪之体,浑沦无穷者也。
非夫周服诸家之论,则度舍之纪,兹或罔焉。
欲明纬象,不可得也。
群经之文,支离寡要者也。
非夫孔传众氏之解,则章趣之会,无乃隐焉。
欲辨纲常,不可得也。
故先儒于圣人之书,所以亹亹而为己任者,盖此尔。
西京博士毛苌传《诗》,颇号太略,郑康成大惧夫泯之弗行,思觉于后,故增之笺,而三百廓如也。
自凤德云衰,诸子继作,亚圣之撰,独扬孟而已。
七篇有赵台卿为之题颇详,真经有范叔明为之解甚悉。
惟《法言》者,盖时有请问,子云用圣人之法以应答之也,凡有十三篇。
东晋李轨虽为之注,然愈略于毛公之为。
唐柳宗元删定,虽释二三而不能尽补其亡误。
故中有义易决者反疏之,理尚秘者则虚焉;
阙文者弗能正,󸈠字者乃无辨。
至于不诂而事不属,议失旨而举失类,已付其手,是使扬氏之意尚有所晦,学子不能无冗豫也。
康成之志,咸敢窃而取焉。
凡裨其阙纠其失五百馀条,且署「咸曰」,以别旧贯。
观夫《诗》、《书》小序,并冠诸篇之前,盖所以见作者之意也。
《法言》每篇之序,皆子云亲旨,反列于卷末,甚非圣贤之法,今升之于章首,取合经义。
第次之由,随篇具析。
其有艰字音切,来理尽谱于后。
仍条其旧,以为十卷。
虽不能广翼贤业,庶充巾笥,为诒谋之具云。
景祐三年二月日,著作佐郎尤溪县宋咸序。
按:《纂图互注扬子法言》卷首,元刊本。
注孔丛子序嘉祐三年二月 北宋 · 宋咸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孔丛子注》卷首
《孔丛子》者,乃孔子八世孙鲋,字子鱼,仕陈胜博士,以言不见用,托目疾而退,论集先君仲尼、子思、子上、子高、子顺之言及己之事凡二十一篇为六卷,名之曰《孔丛子》,盖言有善,丛聚之也。
汉孝武朝,太常孔藏又以其所为赋与书谓之《连丛》上下篇□一卷,附之于末。
然士大夫号藏书者,所得本皆豕亥鱼鲁,不堪其读。
臣凡百购求以损益补窜,近始完集。
然有语或浅固,弗极于道,疑后人增益,乃悉诛去。
义例繁猥,随亦删定。
因念彼鬼谷、尉缭、庚桑、灵真浮夸汪洋之说,尚且命氏于世,矧是书所载,皆先圣之言,三代之术、六艺之要在焉,非诸子之流也,又可泯而不称耶?
故敢具所以然,注而示诸学者云。
嘉祐三年戊戌岁二月日,提点广南西路诸州军刑狱公事、兼本路劝农事朝散郎、守尚书屯田郎中上轻车都尉、赐绯鱼袋借紫臣宋咸谨序。
易训自序 北宋 · 宋咸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文献通考》卷一七五、《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六○
予既以《补注易》奏御,而男亿请馀义凡百馀篇,端因以《易训》名之,盖言不敢以传世,特教其子而已。
按:《郡斋读书志》卷一,光绪长沙王氏刊衢州本。
刘易辨自序康定元年 北宋 · 宋咸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经义考》卷一六、《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六○、道光《福建通志》卷七七
近世刘牧既为《钩隐图》以画象数,尽刌王文,直以己意代之。
业刘者实繁,谓刘可专门,王可焚窜。
咸闻骇之,摘乾坤二卦中王刘义及《钩隐图》以辨之也。
凡二十篇,为二卷,题曰《王刘易辨》云。
按:元胡一桂《周启蒙翼传》中篇,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增注论语自序 北宋 · 宋咸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玉海》卷四一、《经义考》卷二一三
韩愈注《论语》与《笔解》,大概多窃先儒议而迁易其辞,因摘二书是否,并旧注未安者辨正焉。
华景洞题名嘉祐三年七月 北宋 · 宋咸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桂林石刻》上(桂林文管会排印本)、《粤西金石略》卷三、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一七
大宋嘉祐三年秋七月,安抚经略刑部郎中、直昭文馆、知桂州萧固干臣转运使金部员外郎王罕师言,因宴北郊,语临桂梁庚,辟莱芜地得一古洞,有刻曰「华景」。
其石壁,桂州刺史御史中丞元晦岩光亭诗在焉,乃会昌五年四月十日题,盖武宗之乙丑年也。
其芜没则不能审于何时。
逮今踰百祀而复新之于干臣、师言。
且洞,无情物耳,而得干臣、师言而兴;
生灵者,其兴又可详矣。
再踰月十有六日,干臣、师言与提刑屯田郎中宋咸贯之同提刑文思副使王琚彦温,钤辖供备库副使李继明嗣昌通判屯田员外郎周约中立复游。
于是贯之因本所以然而书其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