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孙时敏南宋
韶州光运寺寂通證誓大师乾道九年 南宋 · 孙时敏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五六、嘉庆《广东通志》卷二一一、同治《韶州府志》卷三八、光绪《曲江县志》卷一六
乾道九年仲冬朔光运寺住持僧正成谒孙子曰:「儒佛之道,相为表里。
如来以心印相授,不立文字,非通儒启其关楗,学者莫知所从入。
曹溪老卢亲传黄衣钵,必得柳宗元、刘禹锡润饰之,然后其道益尊。
今吾招提寂通證誓大师道场也,一方信向,欲雨欲旸,应祈如响。
碑刻蔑然无述,旧有行状,建炎兵火,煨烬弗存,流俗相传,讹鄙失真。
子摭以记颠末,吾将镵石焉」。
予复之曰:「此吾素心也」。
春二月望,先君捐馆,卜三月五日
窆期将及,雨淫不止,余窘甚,奉香哀祷于师。
明日,阴云剥散,霁色舒丽,遂克襄事。
未知报师之所,秉笔纪实,其何敢辞。
于戏!
师之生岁在己巳唐高宗总章二年也。
师之寂岁在癸未明皇天宝二年也。
距今癸巳之岁,遥遥四百三十载,其详不得而闻矣。
考诸余襄公《塔铭》及《韶州图经》,仅得其略焉。
谨按师郴人,姓朱氏法名道广
幼而悟空,长而弃俗,礼衡州超和尚,祝发于福田寺,受具于南岳
梵行孤洁,法相严冷,振锡兴游,止于韶州仁寿台。
群丐所居,与台密迩,师日持盂化食比屋,以所得蔬饭同之一器,为和罗饭,先饲贫病,群丐饫足,自餐其馀,行之悠久不倦。
天宝元年,韶大旱,农亩龟坼。
郡守冯君失其名。
雩祀亡应,师慨然叹曰:「吾食于人,旱魃肆虐,当与人同病」。
径诣浈、武二水合流处,浮坐具水上,合爪正坐,沿流下官滩,溯洄而归,谓人曰:「雨且至矣」。
老稚欢迎于台,见庭中井雾气上腾,黑龙跃起,密云布空,大雨沛然,千里沾润,变凶为丰。
明年冬十月二日,趣门人具汤澡盥罢,危坐瞑而寂,异香盈室。
门人筑浮图以安师像,寿七十五,腊五十五。
网罗旧闻,可书之事,止于此尔。
余以是知师心广大慈悲,此师所以證果成佛也。
今寺建于隋初,仁寿台,以年名也。
及师居之,世呼广和尚院。
唐僖宗时郡守谢君肇恶其斥师名,改曰广明院,亦以年名也。
伪刘专制,谥师曰辅圣,名其塔曰宝元,寺曰光运,具龙舟以迎师,与六祖同入宫,加谥證真、寂照焉
皇朝元丰五年赐谥寂通證誓大师,寺塔名仍其旧。
建炎五年,郴寇窥境,欲劫师以归。
前期,郡守管君因可梦师假馆,既寤,奉师坐亡之像于州治,寇至无所得,焚宇而去。
绍兴八年副总管韩侯京起其废,规模比旧差隘,塔不复治。
寺成,奉师真像以归。
余既书师事,系之以偈,偈曰:
佛法从西来,暗与儒道合。
吾儒恻隐端,即是佛慈悲。
慈悲与恻隐,同实而异名。
若有善男子,哀悯济众生。
普视大千界,愿同沾利乐。
不起自私心,反手成佛道。
稽首寂通师,性根大智慧。
一念百千念,不离慈悲心。
常持和罗饭,先饲贫病者。
不自厚其身,无有不厌足。
同忧岁大旱,浮水现法力。
驱龙洒甘雨,无有不沾润。
师心本湛然,未尝有作为。
及其有作为,哀悯众生故。
师寂四百岁,慈悲如在时。
雨旸或愆期,应祷如枹鼓。
愿终惠此方,净洗千劫尘。
岁岁是丰年,在在成乐土。
咸知大慈悲,信向永不怠。
淳熙三年八月朔,本寺住持、传法沙门正成立石,免解进士章贡孙时敏撰并书,文林郎、知梅州程乡县事、主管学事周南张概题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