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僧知礼北宋 960 — 1028
复天童凝禅师第一书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缁林尺牍》第一五页
正月二十四日延庆院住持、传天台教观比丘知礼,谨修书复于天童景德堂头禅师侍者今月十八日,僧使赍到长书一缄,文理相高,经实俱赡,舒卷忘倦,珍荷弥多。
但以夙事忏摩,全疏文学,将谋投报,预抱忸怩。
然阅华词,备谙雅旨。
盖以知礼早岁为解本宗十不二门,辄述《指要钞》。
编文纪事,聊资学众之寻研;
义浅词荒,敢冀宗师之观览?
其中所引达磨门下三人得法浅深不同,尼总持云「断烦恼,證菩提」,师云「得吾皮」;
道育云「迷即烦恼,悟即菩提」,师云「得吾肉」;
慧可云「本无烦恼,元是菩提」,师云「得吾髓」。
来书云此语不契《祖堂》及《传灯录》,谓是道听途说,采乎鄙俚之谈,而不知此出《圭峰后集》。
裴相国休问禅法宗徒源流浅深,密禅师因为答释,广叙诸宗直出傍传,源同派别,首云「达磨直出慧可,傍传道育及尼总持」。
乃示三人见解亲疏,故有斯语。
此之《后集》印本见存,南北相传,流行不绝。
曾逢点授,因是得闻。
而况有唐圭峰禅师帝王问道,相国亲承,和会诸宗,集成禅藏,制《禅源诠都序》两卷及兹《后集》,为世所贵,何为鄙俚之谈,岂是道听途说。
此乃禅门自生矛盾,固非讲士敢此讥呵。
只如《祖堂》,亦是人师集录,谁是谁非,言何容易。
夫法本无说,说必被机,机发在缘,缘有宾主。
故诸圣人抑彼扬此,是一非诸。
补处逸多,尚受折于维摩诘
上首尸利,甘负屈于庵提遮。
岂补处纳言,上首暗理?
盖知缘不在己,是以功让于他。
以至正像法中,华竺宗主空有更破,性相互非。
业禅者屡斥寻文,传教者或讥暗證。
皆为进于初学,欲使深于本宗。
《智论》立悉檀被机禅经用四随益物,设化之法,大体合然。
但以假名,引令入实,不得其意,宁免生疑。
来书又云:「今或有师云达磨之道但接下根,未通上智」,又云「悟即心之理,昧心外之法」。
未审此语何文所载,何处亲闻?
无求闾巷之音,而构诬罔之说,道听途说,事有所归矣。
且夫信行法行,各有利根钝根;
唯色唯心,岂分内法外法?
刹那九世,一念三千,理事俱融,频彰指要。
既蒙顾视,合察源流。
愿存为法之心,广阐利人之道,俾信法根性,从说默开明。
无使磨子孙,独能破立;
智者宗裔,全废抑扬。
则彼众当机,有趣真之路;
令此宗来学,绝入理之门。
禅师悟彻一心,辩超千古,为佛祖之了使,作人天之导师。
希开博济之怀,勿任偏情之执。
讲忏之隙,仓卒奉酬,幸无以朴野而见诮焉。
不宣。
延庆院住持、传天台教观比丘知礼拜手上复。
按:《四明尊者行录》卷四,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六。
复天童第二书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四明尊者教行录》卷四、《缁林尺牍》第一八页
二月初七日延庆院住持、传天台教观比丘知礼,再裁书于天童堂上大禅师丈室:比者累接真缄,颇彰深意。
前书谓,《指要》所引三人得法全不据文,乃是道听途说,采乎鄙俚之谈。
盖由不晓斯文出自《圭峰后集》,只齐曾见,非彼所闻,故以长书,责无实證。
今知所出,合耻鲜闻,如何却斥圭峰,弃乎援据?
噫!
过而不改,斯成过也。
且如《指要》所引,非无所以。
盖智者立《法华》绝待十妙、止观圆顿十乘,以「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二句之文而为网格,诚非二法相合名即,故不可以断證明之;
亦非一法翻转名即,故不可以迷悟示之。
烦恼非定本无,菩提非定本有,故用「烦恼即菩提」等绝其言诠,寂其思虑,俾妙解圆明,妙行密契,妙理顿显故也。
以天台宗教陵迟之际,《圭峰后集》流衍来吴,禅讲之徒多所宗尚,咸云达磨印于二祖,本无烦恼,元是菩提,方为得髓,智者所说,既同道育之解,乃成得肉之言。
鄙僧忝嗣台宗,得无伤痛?
况闻点授,粗见否臧,遂于《指要》文中,对扬厥旨。
何任唇吻之便,而浪有所讥?
且夫分宗受法,传教接人,人据圭峰难于本教,岂不依教而返破之?
斯皆扶树本宗,勉励初学,證悟之际,彼此岂存。
前所谓设化之法,大体合然。
悉檀被机,四随益物,不得其意,信有狐疑。
洎观捐身断臂之心,如负芒刺之语,后五百岁能几人乎?
省己扶宗,既能如此,于他护法,岂得周遮。
冀禅师博览本宗,善扬祖道,无得阻他释难,便成立我化功。
蒙索报音,讵可缄默。
不宣。
延庆院住持、传天台教观比丘知礼稽首再白。
杨文公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乐邦文类》卷四
知礼谨于讲忏之隙,依本宗教观,写书奉答秘监大檀越。
知礼伏奉载垂真翰,曲赐重言,俾知礼毕此忏期,更留讲训。
仰承尊旨,合改先心,但以专诚久趣此门,鄙志莫能易辙;
况良时难遇,胜事易差,故欲且副夙心,不果恭遵严命。
所言知礼洞三观之指归者,称之太过也。
又云极乐本由示权,修道须忘忻厌者,诚哉是言也!
知礼今忻净土,特厌患身,亦有其由,辄伸于后。
若其一心三观,虽非洞达,敢不依凭?
知礼四十馀年,寻其筌罤,学其去就,神根即钝,證入无由。
而于户牖关防,行用时节,多所游历,亦略谙知。
今者蒙索报音,故难杜口,粗陈梗概,希赐否臧。
三观者,一念即空即假即中也。
恢扬肇自于如来,妙悟近推于智者。
全由性发,实匪修成。
故于一心,宛有三用。
所谓空者,一切皆空,即三观悉彰破相之用也。
假者,一切皆假,即三观悉明立法之功也。
中者,一切皆中,即三观悉是绝待之体也。
是则终日破相,而诸法皆成;
终日立法,而纤尘必尽;
终日绝待,而二谛炽然。
故般若谈空,八十法门得显;
维摩立法,三界见爱皆忘;
《法华》一乘,世间之相常住。
皆由三观相即,致令诸法无遗。
故三即非三,一即非一,非次第而入,非并别而观,不可以有无求,不可以中边取。
故云不并不别,非纵非横。
盖三一圆融,修性冥泯,岂识心之所测,何言说之能诠?
故强示云不可思议之妙观也。
说即非说,无说而说,能知此已。
对一切境,以此观照了之;
立一切行,以此观导达之;
办一切事,以此观成就之;
设一切教,以此观敷畅之。
修此观者,能所必忘,取舍斯泯。
故真如无念,向则心绝,终日说示,不异无言。
舍此则必同众魔,离此则未超诸外。
故龙树云:「除诸法实相,馀皆魔事」。
迦叶云:「未闻大涅槃,前皆是邪见」。
大矣哉,一心三观之妙宗也!
知礼所求安养而生,所欲燃烬而死,凭此三观,遣彼百非也。
言极乐之界,盖觉皇示权者。
经论既以净土之教为胜方便,验知是如来善巧权用也。
但权名不局,实理亦通,是要甄分,方知去取。
体外之权须破,体内方便须修。
离事之理则粗,即权之实方妙。
故小乘无他佛之说,大教有刹海之谈。
盖心性遍周,法界无外,理极故令事广,华大故省池深。
刹如帝珠,出现重重无尽,方显寂光之理;
身类天馔,感报彼彼不同,乃表遮那之性。
岂应极乐,不预唯心。
故如来藏中,涅槃具足,随缘发现,应量而知。
既能彰地狱天宫,岂不造秽邦净国?
本性虽具,由心发明。
弥陀以无缘之慈,取极乐之士;
释迦乐说之辩,示往生之门。
斯皆善巧之权方,摄彼沈沦之品汇,令惧退转者不退,使不善观者能观。
净土权相盖多,今且略论此二。
故《起信论》云:「初学大乘正信,以在此土,不常值佛,惧谓信心,意欲退者。
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
但当专念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真如法身,毕竟得生住正定」。
故专念真如法身者,岂异大乘正信,以依彼佛为境,故能牵生净方。
斯是如来权巧也。
又《观无量寿佛经》云:「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
诸佛如来,有胜方便,令其得见」。
此盖释迦神力,弥陀愿心。
若有谛观,必能睹见。
斯亦觉皇异妙方便也。
此之权巧方便,既约圆论,即与《法华》微妙方便无二无别。
故诸天及人,声闻缘觉,事度菩萨,渐修大士,充满世间,数等河沙,尽思度量,不能知觉。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
圆信圆解,方能造修。
知礼虽是钝根,滥沾圆教,不离当念,愿达彼方,庶即下凡,便阶不退。
复闻大通佛世,结缘之徒,已经尘点劫来,尚住声闻之地。
皆由退大,故涉长时,身子六心,退落五道,况悠悠学佛者乎!
盖由此土多值退缘,故云「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
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
若求生安养,即于博地,能藉胜缘,才获往生,永无退转。
闻兹利益,得不忻求?
乃用一心三观为舟航,复以六时五悔为橹棹,求往唯心之净土,愿见本性之弥陀。
然后运同体之大悲,度法界之含识,顺佛权巧,求生乐邦,其意略尔。
所言傥存忻厌,即起爱憎,既萌取舍之心,乃生能所之见者。
起过之相,诚如所言,立德之缘,今当略说。
盖以忻厌取舍,善能起过成功,故马鸣立为始觉之基,智者称为净土之渐。
维摩以见爱为侍者,文殊以贪恚为功能。
斯皆用之在人,乘之有法。
且众生旷劫,住此娑婆,贪于粗弊色声,著于下劣依正。
既无厌离之念,但增系缚之缘,纵有熏修,鲜有克遂。
以此土法多障,致道行难成。
故《涅槃经》云:「得人身者,如爪上土;
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是故诸佛悯此众生,以愿行功,取清净土,令起忻慕,作受生因;
以苦切言,垢秽相,令其厌恶,成出离心。
若非此心,不成始行。
故非厌离,舍此无由;
不起忻求,生彼无分。
盖受生之法,以爱为缘,始自初心,终至等觉,变易未尽,忻厌叵忘,况始行耶?
今求净土,不求身受诸乐,心染妙尘,盖欲托彼净缘,速增胜道。
以彼寿命无尽,依报自然,无有女人,及以根阙。
虽圣凡共处,而无恶道之名;
虽声闻无边,且离执真之见。
弥陀为良导,观音为胜友。
一生补处甚多,十地圣人无数。
风吟宝叶,波动金渠,皆出妙音,尽诠至理,既无违顺,永息贪嗔,凡有见闻,悉资寂照。
皆住正定,功在于斯。
今之众园,尚须求预;
彼之宝刹,宁不愿生。
但知净土唯心,秽邦即性,即厌无厌,即忻无忻。
是则正助合修,解行兼运,顺佛正教,非己曲情。
况《观经》说上品生因须大乘妙解,加修六度,兼劝众生。
知礼今以三观攻心,五悔助道。
又恐净因未备,故以毕命自要,庶凭最后之强缘,以作往生之定业。
而又若不烧身臂指,非出家菩萨《梵网》之诫明;
然舍身命财,是真法供养《法华》之文焕矣。
楞严然香一炷,宿债俱酬;
轮王剜身千灯,妙果斯克。
故知初心后位,上圣下凡,皆可进修,并彰至教,但行正解,自免邪修。
以知性火真空,岂有能烧之相,所烧自亡也。
又知佛体圆妙,岂存所供之人,则能供亦寂矣。
两重能所既泯,一切功德斯成。
是名苦行法门,所谓火光正受。
四土净境,顿现此心;
诸佛道场,咸彰此处。
但随所愿,必遂往生。
故智者云:「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动念即是往生净土时」。
如此舍秽身,则尽垢秽之际,何理不彰?
如此取净土,则极清净之源,何惑不遣?
是以韦提忻清净业报之处,即證无生;
萨埵舍痈疽瘭疾之身,云求常乐
此之取舍,与不取舍,体无二种,用亦同时。
得名三种法门,谓取法门、舍法门、不取不舍法门。
亦是三毒法门,具一切法。
故《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复然。
如是三法中,具一切功德」。
文殊云:「我是贪欲尸利,我是嗔恚尸利,我是愚痴尸利」。
深得此意,即一心三观,导一切行,办一切事也。
以一切法空,故舍秽必尽;
一切法假,故取净无遗;
一切法中,故无取无舍。
此之三法,一切如来同證,一切菩萨共修。
知礼今舍秽身,欣求净土,辄敢仰效也。
然则修心万行,入道多门,随乐随宜,随修随悟,敢将测管,局彼太虚。
但以知礼爰自少年,便敦此志。
今已衰朽,多历事缘,此心常自现前,对境弥加增进。
信由宿愿,敢不恭酬。
年来建立道场,众信共营供具,三载资缘粗备,数僧行愿偶同。
此者遭逢秘监,知乎姓名,察其始末。
敢请俯为檀越,运以力轮,使片善之有成,俾净愿之克遂。
然后芘我宗教,广见流行,令未闻者闻,使未悟者悟。
更冀佐治功成之后,期颐报满之时,随愿求生极乐世界。
冀得同会一处,同叙宿因,同化含生,同登大觉。
知礼素无文学,元是野僧,发语粗浮,显理疏脱。
盖奉读前书云「精修忏之规,臻乎本净」;
次书云「净土匪虚,先佛所證」,仰惟秘监深洞苦行可以穷源,复知邦由来即理,盖欲知礼广援乘教,傍示未闻,是敢辄附本宗,少述愚见。
有黩台听,不任悚惶。
不宣。
再书上杨文公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缁林尺牍》第一九页
知礼谨焚香涤研写书,贡于秘监大檀越:知礼伏念僻居海角,杳隔朝端。
每思摩诘之威仪,屡破禅那之方便。
恭惟秘监大檀越早亲先佛,深證无生,以本愿而熏心,作大臣而护法。
故得儒释双洞,解行两臻。
于习禅阐教之流,起密友至亲之想。
为法之切,究理之精,当代之问,一人而已。
知礼智非深證,行未超常,偶以友僧,达于非善,便赐优隆之遇,特加振发之恩,荐以命衣,旌乎讲业。
虽匪本心之所欲,乃于大教而有光。
仍自妙證之心,特设难思之间,深以发明奥旨,遍令悟解圆宗。
既受击扬,敢无酬对?
实谓将金易麨,殊非如响答声。
岂期辱示长笺,远慰山抱,旨辞稠叠,粉饰过逾。
见深明少室之真风,仰高体灵山之密旨。
是兹超悟,诚谓绝伦。
又轸深仁,重垂敦劝,俾满三年之忏,且留四大之身。
在檀越之爱念,谓必有益;
如鄙僧之揆度,知去乃成。
良由以教照心,历缘验行,虽修三观,未破四魔,虽运慈悲,潜生爱见。
无船救溺,带病称医,既无济度之功,宁有疗治之益?
欲图真化,须云净方。
故依大乘,专修妙忏,托道场之净境,革世务之杂缘。
五悔洗心,一讲熏种,助发无生之观,期明具德之心。
又乘报识之未衰,必于慧命之可策。
恭酬宿愿,决取往生。
盖思现报之强牵,复虑宿殃而熟夺。
乃凭苦行,庶作良缘,用薄解之功,导临终之念。
不灭而灭,等后际以捐躯;
不生而生,彻本源而取土。
四十年而标意,期此克酬;
百千劫之受身,谅皆虚掷。
冀满匹夫之愿,难遵大士之言。
此生觌面虽乖,彼土承颜必遂。
专希外护之力,用副本心之期。
仍念所业教乘,仰托台恩庇荫,使乘乘不断,令处处皆闻。
惟此是系,仰期见允。
知礼书不成字,语不成文,冀表寸诚,匪容假手。
以此叙感,千万之一二也。
伏惟台慈,略赐念察。
不宣。
杨文公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
知礼伏念身老林泉,任拘香火。
仰明月而遐照我牖,望白云而高迁帝乡
徒效葵倾,因惭匏系。
伏惟秘监果行育德,自诚而明,为诸夏之梓材,作九州之木铎。
润色鸿业,挥彩笔于玉堂;
康济明时,成皇觉于仙室。
斯焉驾道,式副具瞻,素仰膺门,长悬丘祷。
知礼也灰心寄世,砥行先经。
代香,忝嗣天台之乃祖;
刻莲为漏,滥承庐阜之遗风。
岂期误泛虚名,遐臻秘府,致诸命服,赠以善言,捧接宸章,感动肌骨。
虽怀在笥,犹恐灾身。
追思梁氏之知然,方兹何逮;
退省裴公之忧密,类此犹轻。
继都讲于山阴,作主人于莲社。
顾微躯受赐,无足称焉;
谅大教益光,有自来矣。
兰台而投刺,莫遂衷肠;
栖石室以观心,永期外护。
谨奉状申谢,伏惟台悉。
再启复文公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
知礼伏念云在帝乡,豹栖山雾,虽体疏影吊,语默相悬,而道接魂交,朝夕自迩。
岂谓蕙心见齿,琬检继臻,危坐整容,发函伸纸。
粲星云之古字,俦彼偃波;
铺绡縠之高文,篾夫雕玉。
尤味雅旨,尚虑渝盟。
切缘知礼学昧通情,辩疏精难。
廓无极之野,贵乃游观;
坦空洞之乡,聊兹偃仰。
华池而欲骛,誓薪榻以云终。
免留曾布于笃诚,循省已移于壮志。
既承爱物之道,奚爽可复之言?
良由秘监侍郎藻绘教门,丹青慈室,唯恐休明之代,篾闻圆顿之宗。
示轩冕之身,上毗仁主;
以寂照之道,克辅空王,欲进后贤,特垂洪范
但认流思斯博,岂同书带而休?
顾泉客之泣珠,未足为赠;
想卫人之报玉,止解典言
承缉传通,庶酬奖劝。
知礼上戴尊慈,山情不任。
杨文公翰林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
知礼伏审荣奉金泥,首司玉署,欢抃之极,启处无从,伏惟
恭以翰长侍郎积行累仁,博我多识。
有佐时之道,无媚世之容。
运筹堪亚于子房,遗直未饶于叔向
加以矫志崇邈,颐情典坟,收百代之阙文,选义按部;
采千载之遗韵,考辞就班。
挫群动于笔端,笼八极于形内。
故得位邻三辅,心协重瞳。
岂视草而冠华林,必和羹而坐黄阁
智礼惭非俊列,曲受恩知。
赤城妙宗,何汩没于当代;
白莲净社,重炜烨于旧林。
况阡陌而是遥,会金兰而且阻。
西望门馆,山情不任煌灼激切之至。
李驸马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
正月十日,本州送到敕牒一道、钧衔一通、蒙恩授知礼法智大师者。
纶言肇布,靡停琁室之间;
金简初裁,倏远瀛壶之上。
焚香涤想,避席观辞。
唐锡四名,偶可孚而同称;
隋旌两字,幸德安而共呼。
宠光,伏增感惧。
切念知礼声凡玉振,量浅渊淳。
运十法之大车,期跻佛地;
张八教之法网,贵漉人鱼。
聊行南岳之风,敢肖东林之化。
岂谓都尉太傅会虹流之节,祷石固之基,委黩睿谋,特矜纤善,举清衔而远赐,擢幽迹以无沦。
载省若惊,终疑不称。
挥犀梵字,且守于先规;
啖石空山,未偕于往哲。
伏况都尉太傅戎韬颖达,义府渊游,妙穷西竺之言,密契南宗之意。
雅合宸鉴,特秀人文,髦士咸归,方来所则,俟光垂统,用叶具瞻。
恭惟上为庙朝,精调寝膳。
知礼山情不任劳结戴恩激切知归之至。
李驸马请住世书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
知礼伏念夙求藏密,因省庸才。
漱石枕流,靡沽于荣利;
收视反听,唯玩于希夷。
拟捐如幻之躯,庶策无生之慧。
岂谓迥关雅素,遐示音徽,曲彰激劝之辞,俾退真归之限。
金简玉字,如降丹室之中;
瑶蕊璿枝,永辉蓬庐之内。
千钧未重,三观何厌。
回虑孱微,敢言胜克?
然以驸马都尉国纪人望,神清鉴明。
品格悬殊,社颢才堪于亚相
声光奋发,传宣未可以偕行。
良由尊道贵人,流谦崇让。
既颇形于厚劝,讵奚诺以赐言。
是敢竭朽竭愚,且讲且说。
庶凭浩益,仰谢洪恩。
谢圣果法师作指要序启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
四明法门比丘知礼上手圣果阇梨侍者:光尘倏变,忻界尤赊,倾慕笑谭,何啻饥渴!
谅惟荣履,无替考详。
必诲物以忘疲,幸吾宗之不坠。
知礼昨以居多暇日,因究教门,庶熟性灵,辄思训解。
朱陵之四择,已抱忸怩;
荆溪之妙言,更增嗤鄙。
无何,诸子咸议刊行,遏之不休,故从所欲。
敢期英眷,亦赐揄扬,实谓虎威,俯从狐假。
洎回人之遽至,辱荣翰以荐临,益见久要之心,足认淡成之契。
瞻望载惕,睓懵交颜。
方今参宿移沈,圣制非远,必希道养,以慰翘思。
便价告行,谨此致讯,兼代陈谢,伏惟鉴察。
不宣。
四明法门比丘知礼载白圣果阇梨
付妙果法师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
妙果讲主文昌论师:时光急逝,法腊又增,徒觉力衰,未能果證。
日思改报,身预胜游,遂我所期,必将剋也。
汝修心勤进,为法周旋,二利兼行,三空不爽,必于此世获妙果矣。
吾虽观力未充,心有所诣,出处说行,敢离智者阃域?
常患《十六观疏》文约理奥,讲者学者,多浅多近。
法既不称,种乃不强,故率所怀,成乎私钞。
汝既吾党,同吾用心,故旋写二卷附去。
看寻若有所资,宜为众讲说;
或有异,可劄取寄来。
此外调理身心,俾成愿行,馀复何述。
老僧达昌公领。
神照法师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
予三术寡修,致名达于朝彦,寻蒙帝泽,令被紫衣,有耻无荣,何劳致贺!
汝宜深修内行,藏隐名闻,莫堕流俗之僧,如于我也。
延庆押付东掖如法师
上大雷庵长第一书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
知礼奉白庵长高人:偶违颜色,俄改星霜。
徒增言念之劳,且旷缄题之礼。
切聆动止,克遂康宁。
将届安居,更希遵理。
《指要》印后,曾已附呈,虽笔削之甚凡,且铨量之有据。
愿于闲暇,略与披寻。
今少敏归宁,谨凭此问讯,不宣。
比丘知礼奉白大雷庵长侍者
上大雷庵长第二书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缁林尺牍》第二一页
知礼在忏中,忽承贤力生长老奄归真寂,惊恻久如,不能自已。
然则道人去住,故是寻常,但以久沐慈怜,难平悲怆。
虽夙敦戒定之力,更宜多以诵念资之。
智者令弟子勤礼忏,资吾生处,在庵长洞明,岂须更说。
鄙僧忏法,绝于庆吊,情不可遏,故破制作手简相问。
令人送蜡茶二挺、印香一两,希为供养为幸。
延庆苾刍知礼谨白。
永安持山主第一书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
持侄山主:昨来访及,殊乏相延。
经夏至秋,谅身安道长。
今知盖泥屋宇,不易指挥,此际丐僧,又须栖托。
希好生见纳,兼望劝扬。
四众岁岁括烦,深增悚息。
既是法属,罔避嫌疑也。
时中宜善将摄,将来大有好事在。
不宣。
法眷(押)永安山主。
永安持山主第二书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
吾侄持公院宰:秋来且喜无恙,修进成规。
昨咸若栖托名蓝,稍垂见待;
仍染拙疾,更费看承。
见法属之情,感岁寒之分。
今二僧再去收敛,更冀温存。
或檀越登门,亦希劝发。
先人后己,是大士之用心。
此外善保行藏,勤于收拾,俾住持兴盛,教观流通。
馀无所嘱也。
不宣。
城隅法眷比丘(押)永安山主。
永安持山主第三书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
持侄山主:又加法腊,必益道腴。
经理住持,谅皆成就。
二子在院,粗著工夫,无劳挂虑。
此来丐士,更须栖依,希更周旋也。
秋暑犹盛,切在将调,期成二利之行。
或入郡城,到院相见是望。
不宣。
城隅老(押)上吾侄永安山主。
七月十九日书。
付门人崇矩第一书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缁林尺牍》第二○页
崇矩:近夏五回收得汝书,知受台州黄岩东禅之请,闻若僧若俗,于再于三。
既动众心,获兴吾教,得无喜乎?
前次海藏主将东山信来,亦言及斯事,未知几时赴彼开讲也。
汝既受彼请,当听吾言。
凡立身行道,世之大务,虽儒、释殊途,安能有异?
必须先务立身,次谋行道。
谦为德柄,汝当坚执之,使身从此立,道从此行也。
吾见学人切于名利者,皆不能鸠徒演教,当视此等如诈亲,惧之如虎狼。
此先宜诫之,然后进行勤讲,岂俟再言也。
此外宜览儒家文集,博究五经雅言,图于笔削之间,不堕凡鄙之说。
吾素乖此学,常所恨焉。
汝既少年,不宜守拙,当效圆阇梨之作也。
至嘱。
见源叔,为我伸诚。
佛事所拘,人情多旷。
春喧渐热,更宜减睡节食为要。
馀无可言,不具。
座主(押)付崇矩阇梨
付门人崇矩第二书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
浮石行者至,得汝书,知住持无事,兼有僧徒,讲说相续,官员归向,供施周丰。
此虽外事,亦是急缘。
又知专以净土系心,念佛不辍。
吾闻之甚喜,如饥得食。
望汝加行自修,弘教利物,无以他竞,卑己尊人为上。
若其尔者,三衢台教立见中兴也。
其住持事,杭僧来说,汝既说行并持,必树立非晚也。
仁岳有谏书与吾,汝曾见否?
嗟小子狂简,不知所以裁之。
始欲不答,又虑后学遭伊惑乱,病中写三二十纸,解其谤辞,令伊知教观蹊径也。
钞写未了,后信附去。
夏暑恶热,宜好将息。
勤心为法,兼修佛事为要。
不具。
付门人崇矩第三书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
吾委付崇矩:近者得书,知汝平善
汝受得浮石院,吾犹虑舍时不至分明,又见钱唐人说有多端。
今睹帖疏,辞意甚周旋,衷心喜之,是汝平生留心教观所感也。
愿智者圆宗,因此大行彼郡,接诱方来。
然得人则其道大振,失人则其道随灭。
三衢流布,种在汝躬,慎勿放逸。
宜以谦下接人,实行轨物。
若其然者,则副请主学士之用心,乃酬勋公之元意。
切须夙夜审思,取成大利也。
吾为小子仁岳狂简,辄起邪思,执非为是,以伪驳真。
恐世人遭伊起谤,紊乱大途,故吾勉强书两十纸解之,俾伊略知得失。
祗为伊在讲下虽久,逐句记录,待作诤端,庄严我见,全不咨审大体,唯增毁谤之门。
今因他故,修得此书,略显吾宗妙义。
今以草稿一本与汝,宜子细研味之。
汝欲吾作委曲付文智,今写未暨,教伊且秉护三业,令自他有益也。
人去,馀无所道,为法安身为最。
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