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余彦和北宋
敕赐应润庙记 北宋 · 余彦和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八、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二、乾隆《汾州府志》卷二八、《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七、光绪《平遥县志》卷一一
并汾,古良郡也。
惟平陶介于二大国之间,又号为剧邑
邑之南五十里有山焉,名曰超山
势高且厚,下视邑城。
山之岩有泉出焉,源虽微,挹尝其味,清凉而滑甘。
耆老相传,岁遇旱,祷于兹,未尝不应。
彦和试吏兹邑,连二岁,春夏旱,率三祷,皆应如响。
泉之旁,虽旧有祠,而圮坏不修,榛莽不除,因喻所居之民完而葺之。
民自赴功,不日而成。
庙宇既崇,复思名号不立,非所以尽报神之道;
且自古有功德于民者,皆载在祀典,故因功德以立名号,所以报神于无穷也。
彦和具以事状白郡守,前后凡再请,皆龃龉不克行。
及周侯领是邦也,父母其民,民之所欲,无不从之。
于是彦和再状其事于周侯,即请于朝,乃锡以「应润」名庙。
尝考《易》之《系辞》曰:「雨以润之」。
《书》之《洪范》曰:「水曰润下」。
兹山之泉,能出云为雨,有雩必应,是宜得斯名而有以祀其功也。
今圣天子道格皇天,德被黎庶,曰雨而雨,曰旸而旸,年谷屡登,海内丰庶,至矣。
然犹以道宁神,怀柔之礼,无不备尽。
故山川鬼神,亦莫不宁。
非特宁处而已,又能受职效灵,以济万物,岂非怀柔之效欤?
号称既降,周侯复作为祝文,遣彦和卜日斋戒,祭告于祠下。
是日,阖境之内,老幼毕至,莫不欢呼鼓舞,咨嗟太息。
谓非我侯不能克成乃事,咸愿纪其岁月,俾后来者知我侯之惠爱及民,德无愧于神;
而神之食于斯民,永永无穷也,功无愧于祀典云。
宣和元年十二月初十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