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余天锡南宋
陈氏书馆侍郎陈埙子符读书所) 南宋 · 余天锡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树阴分影过柴扉,马足车尘到亦稀。
月下抱琴看鹤舞,阶前回首望云飞。
边修谱香薰草,竹里搜诗翠湿衣。
若坐小窗读周易,定忘春去与春归清董沛甬上宋元诗略》卷九)
乞置曹豳于近班奏 南宋 · 余天锡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宋史》卷四一九《余天锡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八
臣荷国恩,起家分阃,旋蒙趣觐,躐玷迩联。
权礼部侍郎曹豳实在谏省,盖尝抗疏谓用臣大骤。
臣与交最久,相知最深,今观其所论,于君父有陈善之敬,友朋有责善之道。
遂迁官,臣竟污要路。
以不得其言,累疏丐去。
夫亟用旧人而遂退一庄士,则将谓之何哉!
老成之望,直谅多益,置之近班,可以正乃辟,可以仪有位。
欲望委曲留行,使之释然无疑,安于就职,则陛下既昭好贤之美,而微臣亦免妨贤之愧。
史浩 南宋 · 余天锡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大德《昌国州图志》卷六
心之精神是谓圣,佛与人同此精神也。
佛虚明圆觉,即人之英灵慧智
佛庄严福德,即人之富贵利达。
故俊哲挺生,谓之一佛出世,而观音大士能现宰官身者,人与佛一而二,二而一也。
彼霞锦蜚空,云花绚目,异香芬郁于无色,幻象呈露于有朕,岂佛之精神自尔发见哉!
向非德诣乎充符,心寥乎天一,透三乘之正觉,缔五梵之殊因,未易精契神交于倏忽之顷也。
四明宝陀,环海一绝岛,乃观音大士示现威神之地。
四方来谒敬者,祈一睹瑞相而莫得,岂大士灵感固靳于人,特人之精神不足以感大士耳。
惟我太师丞相忠定越王摄事昌国,一日航苇而至,冥心作礼,顾瞻徘徊,寂无所见。
归与澜师论文殊圆通、童子入法界事,再至洞下,有比丘指之曰:「岩有窦,可以下瞰」。
王攀援而上,万象洞豁,瑞相倏现,金色玉齿,毫彩灿然。
大圆镜中,恍如悟对。
既而邂逅神僧揖而前曰:「公有结里,寇莱公也」。
言讫而退,竟失所往。
意者大士百亿化身妙耶?
世皆以公台之贵现兆于此,不知精契神交,吻合无二。
故王以超世證佛,已径入文殊圆通之场,而佛以应世委王,不得辞莱公结里之瞩。
事之颠末,固已留题于绍兴戊辰之寺壁矣。
绍定改元春邑令詹仁泽发扬秘奇,即道隆观东偏建宇而祠之。
鸠工虽力,翚飞未就。
,赵汝浥实来,弦歌静闲,刃硎游裕。
公馀,藏敬伏谒祠下,睨其基诚拓矣,则庳而弗崇也;
阅其图诚工矣,则龊而弗敞也。
耿光辅,尉也,林燀,知监也,左之右之,经之营之。
巍创一室,邃硕且颙,丹雘辉煇,用妥王灵。
堂列三楹,实辟实闳,可瞻可仪。
廊翼两庑,实衍实修,可群可趋。
西附羽而通车,备洒扫也;
东临积水而建阁,憩游观也。
天门峙前,新堤通道,规模壮丽,百倍于前。
向时岩窦下瞰之瑞相,传久为实录,阑干独倚之胜赏,尽萃于目前,顾不韪哉!
尝闻之:佛之为教,烁群昏而独耀,度般若而先涉,潜通而广被,密赞而显现,百千万亿河沙世界,无不普济,功亦楙奚。
及其离性离相,空想空识,欲歛万有于一无,前诠后译,非不夸诩,曾不足以扶植世教。
王以慈悲为心,虚静为性,一游兰若,精契神交,视货利如蚁培,等名爵如鸿毛,一佛再见于佛国者。
历三朝,至再相,三十六年间,相业精神,焜耀赫奕,烝从诒侑,巍然为淳熙独相。
庆泽流衍,与宋无极,三台符采,再光奕世。
嘉定更化以来,大政令、大纪纲雷霆众听,日星群目,太平成观登闳乎帝王之域,亦既增光前闻人矣。
及手扶日毂,再奠神器,殊勋伟绩,又有以申国家无疆之休。
了此一大事因缘,真有佛力所不能到,一念流通,今在在精神矣。
是佛国固有待于王,而王岂有待于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