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余元一
上汪仓启 宋 · 余元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二、《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七
越去台垣,荐更岁筦;
琐然羁贱,又托照临。
二天初开,敢萌心于觊幸;
五云下逮,似辱赐于眷怜。
切以无求之求者,君子之求;
不德之德者,大人之德。
故在下者居易俟命,不至于丧己;
而在上者兼收并蓄,惟恐于失人。
古道不还,此风遂泯。
陈篇奏记,竞纷纷而乞怜;
持员纳方,每落落其难合。
至于不求而施德,所谓创见而罕闻。
共惟某官学术造于本原,政事先于儒雅。
周情孔思,得千载之正传;
《易》法《诗》葩,为斯文之司命
蕞尔海山之郡,翕然襦裤之歌,已著录于玉屏,盍归调于金铉。
送之礼乐,新原隰之光华;
虽则劬劳,俾矜寡之安集。
星轺戾止,雨泽旁流。
益寡裒多,人不知其歛散;
扬清激浊,迹自扫于贪污。
涣然风采之照人,甚矣劳谦而下士
至如头屑,亦赐齿牙。
傥不效瓦釜之鸣,无乃甘破甑之弃?
伏念某寒乡晚出,黉舍謏闻。
刻楮三年,第见劳心之拙;
采蓝终日,不收盈掬之功。
幸依召伯之棠,久被文翁之化。
粗知义命,谨守规绳。
讵忍舍灵龟而观朵颐,深戒养一指而失肩背。
素无长技,徒抱拙诚。
即鹿无虞,每见几而知舍;
获禽诡遇,虽有得而不为。
计出柏马之间,朝绝蜉蚁之援。
维是龙门之旧物,庶几鹗表之先收。
虽有丝麻,幸无弃于菅蒯;
于彼藻,或可羞于王公。
大道包荒,至仁泛爱,尚轸沟中之断,未忘桑下之情。
尺书贤从事之临,已拜刘公之赐;
一字踰华衮之宠,终希夫子之褒。
归向之私,编摩难既。
贺江东仓岳郎中 宋 · 余元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二、《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七
伏审肃膺宸綍,易畀使条。
远有光华,彰九重之眷注;
凛然风采,竦一道之观瞻。
輶轩启行,舆诵交庆。
共惟某官器博而用远,才周而识明。
召虎扬休,夙钟世美
西平有子,可见天心。
践修不坠于先猷,名实具孚于众听。
顷由县最,蚤簉朝绅。
晋仪列寺之华,罙结前旒之眷。
淮壖分竹,播昔襦今裤之歌;
监省缮戎,著敹甲敿干之效。
政辉光于郎宿,俄指示于使星。
大江之东,领郡者九,地望素雄于诸道,封疆实带于中畿,必得时髦,乃符民望
八鸾戾止,已赋询谋咨度之诗;
一节以趋,宜在献纳论思之地。
某负丞亡补,受察之初。
披云而睹青天,喜即瞻于躔象;
如山而托广夏,宁无望于帡幪!
抃蹈之私,敷陈罔既。
湖南汪仓启 宋 · 余元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二、《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七
伏审课最蕃条,升荣使节。
肃周道之辔,原隰有光;
衡山之云,神人咸喜。
藐兹下吏,曾是旧氓。
在于瞻闻,宁不踊跃?
共惟某官廊庙之具,日星其文。
济世惠和,岂止韦氏一经之教;
学该本末,要兼孔门四科之称。
顷辞鹓鹭之行,暂牧海山之郡,中和宣布,条教简孚。
捐公帑以恤孤,减民租而惠下。
不歛而用自足,匪怒而吏畏威。
壸山莫量清峙之岩岩,寿水难穷恩波之渺渺。
愧无益州才子之论,欲讲德以莫明;
徒赋少陵田父之诗,谓蓄眼而未见。
盍举汉家之故事,亟还黄霸处中
维时重湖疲瘵之馀,上轸九重宵旰之虑。
歛此大惠,来慰远人。
川竭谷虚,要有兼足之策;
泾以渭浊,请观激扬之风。
一还寿昌平籴之规,尽扫李琪细配之法,俾兹一道,私我二天。
仁者安仁,必能苏于民瘼;
相门有相,行即继于先猷。
某自去旌麾,荐更岁月。
曾记室之问,虽拘分守而少疏;
胜之绣斧之威,维日瞻依而罔懈。
惟兹猥琐,幸属照临。
南国之棠,倘馀阴之未改;
琅琊,岂一顾之无情?
抃蹈之私,敷陈罔既。
贺谭仓启 宋 · 余元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二、《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七
伏审合两路使权之重,遴选通儒;
焕十行诏墨之新,旋将隆指。
训辞宠甚,风采耸然。
大庇所临,欢谣相属。
共惟某官圣贤操履,天地纯全。
簸明月以婆娑,有光南服;
结幽兰而延伫,早彻帝闱。
论六经于石渠,诲诸生馆下
夫何众女,偏嫉娥眉?
自是至音,不合俚耳。
风引舟而归去,名与日以俱新。
题舆之望益隆,讲德之论远布。
以玺书而旌黄霸,方传颍上之徵;
负弩矢以迎相如,尚侈蜀中之寄。
惟兹盐筴,深轸宵衣。
讲画于前,虽已息自公转致之扰;
更张于后,要使无以邻为壑之忧。
故妙简于通儒,以绥恩于远服。
既源流之洞晓,宜规画之一新。
抑将为根本之谋,讵止裕牢盆之利。
少宽忧顾,行听召还。
矧在庭孰踰于仲卿,而前席自思于贾傅
某逖违墙仞,多阅岁时,竦闻置邮之传,奚啻逃虚之喜!
傥雅故未忘于一日,则终更庶托于二天。
福建宋仓启 宋 · 余元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二、《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五
伏审拜诏十行,观风八郡。
畀青毡之旧,公则屈尊;
瞻皇华之光,民皆吐气。
共惟某官才周万变,学洞九流。
兼丽卿、云,蚤蜚声于璧水;
上规姚、姒,独司柄于文场。
亟升册府之清官,爰贰宗藩之重任。
持纲圜府,沛若钱流;
揽辔重湖,绰然鞭算。
晋陟星郎之贵,峻跻卿月之华。
顾已迫于云霄,尚载驰于原隰。
推山海懋迁之利,实朝廷开阖之权。
岁比不登,所藉歛散之法;
吏非皆善,正资刺举之公。
欲迪乃功,敢轻所付!
扬清激浊,巡邦国以和民;
持正守文,宜公侯之复始。
某滥叨邑寄,属在提封,每虞制锦之伤,尤虑半途之废。
折腰而恋五斗,未免为贫;
如山而托万间,尚期免戾。
永言颂抃,莫究敷陈。
贺蔡仓启 宋 · 余元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二、《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七
伏审辍自兰台,显持华节,盍朝觖望,一道称欢。
究观国家,均视中外。
置之三馆,盖将储宰辅之才;
畀以六条,所以布鳏寡之泽。
旋相表里,初何重轻?
共惟某官远器广深,凝姿恬懿。
刘蕡力陈时政,初不惮于权臣;
蜀公首冠南宫,尚久安于小吏
力窥千圣之秘,自成一家之言。
惟涵养之益深,宜声名之愈白。
爰给玉堂之札,纵观芸阁之书。
锦轴牙签,无平生之未见;
金匮石室,成大典于不刊。
何旧章之相仍,俾大意之或歛?
輶轩按部,暂福民艰。
文石疏恩,即熙天若。
某蚤从文字,久勤韩斗之瞻;
今困簿书,乃托苏天之芘。
第虞庸琐,曷副使令!
负弩而前,未遂披云之愿;
贡笺以贺,少伸布露之诚。
钱秘书建康 宋 · 余元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二、《舆地纪胜》卷一七
七萃八屯,貔貅云集;
三山二水,龙虎天地。
贺池守颜郎中 宋 · 余元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二、《舆地纪胜》卷二二
江右要冲,池阳重镇。
州扁揭鲁公之笔,壁记遗裴令之文。
山纪齐侯,楼标萧相
山川风月,具载李翰林之诗;
乡校农蚕,备形杜紫微之句。
至于九华之秀出,五松之清幽,悉经骚人墨客之吟哦,足供燕寝凝香之啸咏。
池阳之奥区,乃江表之重地。
干戈再戢,则必佩服包桑之戒;
兵农杂居,则必洽比细柳之屯。
全州管守启 宋 · 余元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二、《舆地纪胜》卷六○
眷彼湘源之远,实惟岭管之冲。
夷猺杂居,边圉所系。
融州余守启 宋 · 余元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二、《舆地纪胜》卷一一四
涣纶西掖,分竹东宁
地接穷途,节分清远。
接彼武冈之险,介于夷獠之居。
城南雅称于遨游,雪片可驱于炎热。
灌阳重修儒学记 宋 · 余元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二
灌阳赵君永始至之日,躬谒先圣,睹其学卑陋湫隘,愀然而言曰:「是非为政者所当先耶?
武城弦歌,风馨亿龄,吾虽不逮古人,敢不尽心乎?
兹邑也,介楚粤之间,山拔而奇,水清而驶,魁奇秀异之民,岂无生其间者?
独未闻显然见于世,何也?
吴越夷貊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
今讲肄无所,虽有美玉,不珑不错,非为政者之罪耶」?
治之西厥土爽垲,襟抱环密,乃度乃营,乃基乃筑,闻者用与观焉。
有耆儒曰:「此崇宁间之故址也。
后虽更徙不常,而莫宜其地,抑天将昌吾邑而留之以俟今乎」?
赵君闻而益喜之,县之士相励而趣成之。
财不赋而羡,工不召而集,期月告成。
先圣之宫,从祭之士,貌像显肃
讲道有堂,栖士有舍,门序庖廪无不毕备。
时淳熙九年十二月也。
夫庠序废而不兴,为政者之责也;
庠序兴而学不讲,为士者之责也。
赵君之为是举也,知为政之先务矣。
士之学,岂惟习陈腐以应有司程尺,为利禄梯媒而已哉?
夫人之生与太极同体,天地之心,鬼神之会,五行之秀,万物之灵也。
故旦昼之梏亡,而良心苗裔未尝不发见。
去圣贤于千载之远,而方册所存有默契而自得者。
秉彝在人,未尝泯也。
故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放心求,则良心存矣。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必思有以尽其分;
视听言动、洒扫应对进退,必思有以循其则。
持敬以居之,致知以精之,二者不可偏废也。
后之学者,务外而不由内,计利而不明义
文华之趋,而操履之不顾;
记问之矜,而大原之不究。
随流而堙,半途而废。
非力不足也,志不立也。
昔有问孟子以士何尚,孟子告以尚志
「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犹未免为乡人也」。
孟子盖如是。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源泉混混,放乎四海」。
君子察于此,可有志于学矣。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穷达于我何加损哉?
元一既乐赵君之有成,而望学者之有立,于是乎言。
十年二月既望日郡文学莆阳余元一记。
按:民国灌阳县》卷二一,民国三年刻本。又见雍正广西通志》卷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