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于恕
无垢心传录序淳熙元年七月 宋 · 于恕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九一、《皕宋楼藏书志》卷四○
无垢张先生乃予之母兄,讳九成字子韶
顷为春官宗伯,以议忤时相,一斥岭下十四年,寓横浦僧舍。
平生无它好,唯嗜书不厌。
虽阶庭间草花敷荣,春声喧昼,荡流耳目,曾不一动盼侧首。
晚年目昏,立短檐下展卷就明,向暮不已,石间双趺隐然。
南安守张公见而叹息,标记于柱,今犹在也。
予与宪弟自幼承训,颇以警策,别于群儿。
每一感念,情不自制。
遂抱负琴剑,徒三千馀里抵岭下。
予既自喜得至,舅亦喜予之来,朝夕得侍座席,讲论经史,难疑答问,无顷息少置。
从容之暇,则谈及世故,凡近人情合事理可为学者径庭者,莫不备录。
虽所说或与旧说相异,皆一时意到之语,不复自疑,故名之曰《心传》。
予后以思亲归,季弟宪亦不惮劳远,奋然独往,其承教犹予前日也。
遂各以所得合为一集,初不敢以示人,止欲训家庭子侄耳。
学生郎晔粗得数语,纂为所录,而士夫已翕然传诵,信知舅氏一话一言为世所重如此。
予老矣,守其朴学,固而不化,往往不与时习投。
凡六举于礼部,事无或遂,匿影林下。
时之提省此心,不致为穷达得丧所累,以失其源流,则亦无愧于吾舅平日之教矣。
故人刁仲声来邑丞黄岩,一日访予于山间,且道及昔时无垢讲下从游之乐,意甚欸适。
予亦于田夫野老间听其歌谣,知吾仲声能推所学以佐百里之化,皆醇和而笃实,简约而宽厚,使人爱而不敢慢,便而不忍诈,风猷霭然可嘉,不谓其无所用者。
既逢个中人,不复得其藏,因出以示之。
即歛衽肃容,敬颂不能已,而卓然有言曰:「无垢先生所学皆医天下士大夫良方,岂可收为无用之藏?
愿公俾我,我当板行于世,与天下学士大夫共之。
使胸腹间茍有所病,自可随病用方,一投即去,所济岂不博哉」!
予欣然抵掌曰:「此予志也」。
因以授之,遂书其略。
淳熙元年七月一日于恕序。
按:《无垢心传录》卷末,明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