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韦贯之中唐 760 — 821
窦群雪中寓直(题拟) 中唐 · 韦贯之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耿耿风雪暮,直庐未掩扉。
咏兰幽助兴,俪玉粲相辉。
气劲琴韵切,夜深炉火微。
虽殊江海远,即此恋彤闱。
按:见《窦氏联珠集》。题下原署「吏部员外郎韦贯之」)。
南平郡王高崇文神道碑 中唐 · 韦贯之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一
唯圣奉天刑。
奋神武。
起隆平之运者。
非得臣无以成其业。
唯贤抱英略。
任艰难。
垂鸿不朽之绩者。
非偶圣无以展其材。
故欲理之主兴。
则佐命之臣出。
天人之际。
厥有明祗。
应期感发。
若合符契。
皇唐十一叶。
明天子受位。
将惩祸于四方。
天锡以忠武之臣。
登翊钧衡
赞扬威烈。
此圣贤相遇者。
以其天人合发之运欤。
侯谁膺之。
南平王其人也。
公讳崇文
其先齐太公之冑。
敬仲得姓。
而望于渤海
及容止奔燕。
或家于范阳
今则为幽潞人也。
奕世以礼义传家法。
至公七叶。
无分居异财。
化行于乡党。
开元降制使存慰。
及旌表门闾者。
咸至于再。
曾祖艺。
朝散大夫汴州长史
祖夔。
梁州司马
梁州都督
考行晖。
正议大夫怀州别驾
户部尚书
咸晦名垂裕。
庆不在其身。
公钟天之灵。
发地之秀。
膺时之杰。
起圣之期。
幼观儒书。
不屑章句。
雅尚义节。
志存功名。
遂学兵钤
习骑射。
术穷秘要。
艺擅国能
天宝末胡夷之难。
投笔砚
事平卢军偏裨
随镇淮右。
宝应中
代宗避狄陜服。
公从戎师。
又赴难行营。
扈跸还京。
策勋居最。
其后智光之称乱阴晋。
灵曜之俶扰大梁
崇义之负固襄汉。
常率别部为前锋。
功冠诸军。
累官执金吾太常
贞元初始授陈许节度都候。
及领所部随韩全义长武城
神策淮南陈许浙右四军同戍。
公总其侯奄之任。
临下肃。
士众悦而归之。
寻加开府仪同三司
始受蒲璧。
启封渤海
五年。
败犬戎于宁州
军师书勋。
授节制之号。
公亦迁职而进封为王。
全义还朝。
委以留务
四迁至御史中丞
十四年遂为长武城大使
卒伍贯于素隶。
纪律明于先令。
划壤为寨。
风尘不惊。
彻田为粮。
榛荒尽辟。
讫五六载。
昆夷不敢东顾。
边城晏闭。
二十一年就迁御史大夫
自至德已还。
天下多垒。
拥旄守土者。
至五十馀镇。
主帅就世。
将吏有得其柄者。
多假众怙力。
以求代袭。
朝廷每不得已。
因而命之。
是岁也。
西蜀戎帅相国韦公。
其佐刘辟
将踵武前事。
乃拒诏命。
逼胁使臣
围逼梓潼
争据剑门之险。
今上深惟宿弊。
一戎衣
以正四方。
谋于庙堂。
宰臣杜公黄裳赞定其策。
因荐公可任大事。
元年正月工部尚书右神策行营节度
总护诸将。
便道南征。
公之在镇。
缮甲兵。
励士卒。
常如待敌。
及奉诏而至。
即日进路。
三革五刃。
无不完具。
前军剋剑阁
遂解重围。
危城载邑
失地全复。
即授东川节制。
兵部尚书左丞
奋师败衄之馀。
当芟夷焚之后。
拊巡创痏。
怀辑逋离。
敷恺悌之仁。
起常伤之气。
义勇争奋。
羸饿者来苏。
贼众退保鹿头。
我师进至罗江县
相距半舍。
五月至于仲秋
小战则小利。
大战则大利。
夺其险要。
挫其锐气。
贼乃坚壁不敢争锋。
然而凭高阻深。
绵亘十里。
我攻彼守。
众寡相悬。
候便宜。
旷岁月。
则伤财留费。
稽我灵诛。
乃表请济师。
以图大举。
及军继至。
则分命勇锐。
入其心腹。
绝其糇粮。
介于连垒之中而军焉。
且俾申输前诏。
开约降之路。
大将仇良辅等。
执送方叔及婿苏强。
众四万馀人。
束手候命。
公乃俘二孽以献。
释将卒之縳。
复授以兵。
俾还龙垒。
无彼我之虞。
军吏咸有献疑。
谓非受降之道。
公曰。
彼逆以迫凶威。
父母妻子。
为其劫质。
今既穷归贳死。
夫何惧哉。
遂使降众先驱。
连营旅进。
率馀党奔于西山
公遣大将高霞寓郦定进以轻骑追捕。
及位(疑)于阳灌田。
弃马投江。
二将倒戟而出之。
遂擒以至。
械送阙下。
行献告之礼而戮焉。
公入成都
申严禁令。
无敢侵掠。
韨不改肆。
农不易亩。
姓感悦
如霁重阴而熙爱日也。
又以天子恩泽。
布于一方。
胁从诖误者。
咸宥其罪。
斩贼将邢泚以徇曰。
莫如此伪效诚款。
阴持两端。
三军接和。
如振尘埃而濯江汉也。
粤以十月检校司空
领全蜀十有三州。
外达诸蛮成泉安武
赐实封三百户。
封南平王
侍从之臣。
纪功篆石。
建碑于鹿头之下。
盖今相国裴公之词。
斯为不朽矣。
是役也。
师人赀费。
皆仰给有司。
量估僦直。
归于幕府
凡计缗百四十馀万。
其用未半。
而寇难平。
主者请私赢。
公曰。
有土实可以奉军。
国财非所宜隐。
尽命列上。
归之县官
时蜀之府藏竭。
无以赏功。
佐吏请重税编户。
公曰。
恩未及而遽徵敛。
人将不堪。
但命阅簿书
籍逋责。
得以备用。
氓不益赋。
吏无敢欺。
公常欲斥西戎
复凉陇。
自居益部。
亟以急病为请。
愿守边陲。
天子壮其忠。
且将付以一面之寄。
乃授相印。
仗钺于邠。
京西诸军。
都受统制
边城动洽威惠。
故以不约而信。
不令而严。
居三岁。
戎政允理。
将朝于京。
既而有疾。
犹扶强首路。
则以展軨效驾。
而大病至焉。
元和四年九月二十有五日
薨于官。
享龄六十有四。
军府哀恸。
如丧亲戚。
皇情震悼。
不听朝者三。
册赠司徒
赗以米粟布帛。
有加常等。
礼官考行。
谥曰威武
明年正月二十日
葬我司徒南平王于万年县。
设奠于国门之外。
百官成位。
吊哭以送。
君臣之义厚矣。
哀荣之礼备矣。
夫人董姓。
汝州长史珍之女。
正位中阃。
佐佑仁贤。
翟茀未荣。
鹊巢空在。
春秋三十有一。
大历十有四年五月一日终。
元和三年追封郇国
洎兹启殡淮右。
从公于居。
嗣子金紫光禄大夫行思王傅上柱国上谷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士政。
次子检校秘书监御史中丞士荣。
季子左卫率府冑曹参军士明
渐渍义方。
事由忠孝。
保持门户。
克缵家声。
君子知南平之业为不忘矣。
惟公气勇烈。
行易直。
内器剑距。
外不矫饰。
其治戎也。
持重有节制。
信赏以劝之。
明罚以齐之。
严不近苛。
奇必合正
每临敌制变。
励如猛鸷。
迅如风雨。
启行助雷霆之威。
断后保河山之阻。
故攻无不剋。
守无不固。
其牧人也。
使之蚕而衣。
稼而食。
不夺其时。
不竭其力。
载其清净。
一与休息。
故不能亲誉而潜饮其德。
蜀川隆富。
首冠藩服。
我以功而居有之。
是宜保尊荣安暇豫矣。
然而不屑宠利。
徇国捐躬。
振高风。
激时弊。
子文逃禄。
去病辞第
订之于我。
彼何琐细。
四纪事军旅。
百战成勋庸。
遭逢盛明。
升受鼎钺。
有贤人可大之业。
张盛后神武之威。
独立一时。
我无惭德。
自回旆南藩。
作捍西鄙。
朝廷以之倚仗。
四国以之瞻仰。
贪乱稔祸者。
窃视惕息。
彻其邪谋。
呜呼。
天不慭遗。
夺我何速。
公之冢嫡。
以贯之常学斯文。
掌书命
授以不刊。
俾传信词。
采遗烈于世家。
无惭实录。
奉孝思之诚托。
有愧当仁。
式表新阡。
永昭神道。
铭曰。
幽朔之都。
浸辽镇碣。
气象盘郁。
英灵峻发。
克生南平
挺为人杰。
幼秉忠壮
蹈兹武节。
韬略悬解。
艺能冠绝。
天宝季岁。
胡夷猖獗。
爰执干橹。
遂从征伐。
屡偾豺牙。
频探虎穴。
勋名克树。
爵禄有列。
惟天因人。
惟人奉天
惟贤傒圣。
惟圣资贤。
灵命阴骘。
有开必先。
自昔多难。
方隅擅权。
操兵袭位。
四纪之年。
光烁我后。
雄断精坚。
将致武训。
俾夫顽迁。
蠢尔庸蜀。
负险专地。
帝谓南平
总戎为帅。
式遏乱略。
辅成吾志。
南平秉钺。
如火烈烈。
取彼凶孽。
献于天阙。
式其怙乱。
必寘夷灭。
万邦震惊。
九截荒札。
乐土全蜀。
任雄一方。
南平莅止。
匪居匪康。
我怀急病。
整守西疆。
帝庸嘉信
于邠斯镇。
受委戎统。
登荣相印。
鼎餗方饪。
干戈未衅。
任重道远。
时行运穷。
舟移巨壑。
日下高舂。
摧藏壮气。
恻怆遗忠。
缛礼归厚
明思有融。
哀哀令嗣。
克孝惟终。
篆记乐石。
昭明世功。
奋乎千载。
式是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