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郑钦泰
沙门不应拜俗状 唐 · 郑钦泰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
臣闻三灾变火。
六度逾凝。
二字为经。
百成攸缅。
是以白毫著相。
阐一乘于万劫。
紫气浮影。
混万殊于一致。
爰有儒津。
复轫殊轸。
秀天地阴阳之禀。
礼君臣父子之穆。
故知循名责实。
矩迹端形。
则教先于阙里。
齐心力行。
修来悔往。
则化渐于连河。
释为内防。
雅有制于魏阙。
儒为外检。
不能括其灵台。
别有元宗素范。
振荡风物。
翾鹏逸鴳。
椿
无为无事。
何得何失。
然则道佛二教。
俱为三宝。
佛以佛法僧为旨。
道以道经师为义。
岂真摄生有托。
陶性通资。
信亦为政是基。
裨声浓化。
而比邱未喻。
先生多僻。
恃出俗而浮逸。
以矜傲为誇诞。
处匹夫之贱。
直形骸于万乘。
忘子育之恩。
不降屈于三大。
固君父所宜革。
乃臣子所知非。
遂降纶玺。
是攻其弊。
虽履孝居忠。
昌言改辙。
而稽古爱道。
参酌偫情。
怀响者谷不销声。
抚尘者山无隔细。
必备舆人之颂。
以贡刍荛之说。
何则。
柱史西浮。
千有馀祀。
法流东渐。
六百许年。
虽历变市朝。
而事无损益。
庾冰沙门之拜。
桓元议比邱之礼。
幸有何充进奏
慧远陈书。
事竟不行。
道终不坠。
是以大易经纶三圣。
蛊象不事王侯。
大礼充牣两仪。
儒行不臣天子。
亦有严陵踞谒光武
亚夫长揖汉文。
介冑岂曰触鳞。
故人不为婴网。
惟旧讵先师道。
法侣何后戎昭
上则九天真皇。
十地菩萨。
下则南山四皓
淮南八公。
或顺风而礼谒。
或御风而游处。
一以贯之。
靡得而屈。
十室忠信。
亦岂无其人哉。
五刑之设。
关三木者不拜。
岂五德之具。
居三服者拜之。
罪之不责恭肃
德之诚足容养。
然则含识之类。
怀生之流。
莫不致身以输忠。
彼则不忠王者。
莫不竭力而遵孝。
彼则不敬其亲。
虽约弛三章。
律轻三尺。
有一于此。
三千其大。
而不被以严诛。
寘于臣责者。
岂不以道释与尧孔殊制。
伤毁与礼教正乖。
莲花非结绶之色。
贝叶异削圭之旨。
人以束带为仪章。
道则冠而不带。
人以束发为华饰。
释则落而不容。
去国不为不忠。
辞家不为不孝。
出尘滓割爱于君亲。
夺嗜欲弃情于妻子。
理乃区分于物类。
不可涯捡于常途。
生莫重于父母。
子则不谢。
施莫厚于天地。
物则不答。
君亲之恩。
事绝名像。
岂稽首拜手。
可酬万分之一者欤。
出家之与君父。
岂曰全无输报。
一念必以人天为愿首。
四谛则于父母为宏益。
方袪尘劫。
永离死生。
岂与夫屈膝为尽忠。
色养为纯孝而巳矣。
必包之俗境。
处之儒肆。
屈其容。
降其礼。
则不孝莫过于绝嗣。
何不制以婚姻。
不忠莫大于不臣。
何不令称臣妾。
以袈裟为朝服。
称贫道而趋拜。
仪范两失。
名称兼乖。
深恐一跪之益。
不加万乘之尊。
一拜之劳。
式彰三服之坠。
则所不可。
而岂然乎。
王者无父事三老。
无兄事五更。
君人之尊。
亦有所敬。
法服之敬。
不敬其人。
若屈其数。
则卑其道。
数而可卑。
道则云缺矣。
岂若存敬于巳。
存道于物。
敬存则巳适。
道在则物尊。
尊道所以敬于物。
敬于物所以尊于巳也。
况复形犹身也。
道若影焉。
身既如声。
道亦如响。
形动则影随。
声扬则响应。
道崇则身宠。
身替则道息。
岂可使居身之道。
屈于道外之身。
岂可使方外之人。
存于身中之敬。
又彼守一居道。
不离尘俗。
若可拜之。
是谓俗之。
道而可俗。
俗又参道。
则一当有二。
而道不专行矣。
安可以区道之常域。
保专一之至诚哉。
据僧祇律。
敬袈裟如敬佛塔。
谓袈裟为福田衣。
衣名销瘦。
取能销瘦烦恼。
铠名忍辱。
取能降伏魔军。
亦喻莲花不染泥滓。
亦为诸佛之所幢相。
则袈裟之为义。
其至矣夫。
若损兹佛塔。
坏彼幢相。
将轻忍辱。
更贬福田。
甚用危疑。
终迷去取。
解服而拜。
则越俗非章甫之仪。
整服而趋。
则缁衣异朝宗之典。
故阐幽舍卫之境。
步屏高门之地。
理绝朝请
事乖荣谒。
岂不谓我崇其道。
所以彼请其来。
请而卑之。
复何为者。
庐山为道德所居。
不在搜简之例。
甘棠为听讼所息。
或致弗剪之恩。
山与树之无心。
且以德而存物。
法与道之有裕。
岂崇道而遗人。
语曰。
人能宏道
则道亦须人而行也。
王人虽微。
位在诸侯之上。
行道之辈。
焉复可卑其礼。
若谓两为欺诡。
则可以而寝之。
寝之之道。
则芟薙之之谓。
是则所夺者多。
何止降屈而巳。
若谓两为浓助。
则宜崇之。
崇之之道。
则尊贵之之谓。
岂可尊贵其道。
而使其恭敬哉。
假以金翠为真仪。
不以金翠而增肃。
假以刍狗而尊像。
不以刍狗而加轻。
肃敬终寄于道。
轻重不系于物。
物之不能迁道。
亦犹道之恒随于物矣。
沙门横服于巳。
资法服而为贵。
莫不敬其法服。
而岂系于人乎。
不拜之典。
义高经律。
法付国王。
事资持护。
法为常也。
常行不易。
一隅可隔。
千门或爽。
通有护法之资。
塞有坠法之虑。
与其坠之。
曷若护之。
何必屈折于僧容。
盘辟于法服。
使万国归依者。
居蒂芥于其间哉。
语曰。
人因所利而利之。
则利之之术。
亦可因其精诣而为利矣。
洎乎日光上照。
皇运攸宗。
海接天潢。
枝连宝构。
藉无上之道。
阐无疆之业。
别氏他族。
敬犹崇往。
神基灵派。
道岂伪今。
此为甚不可一也。
月氏东国。
宝祚斯俟。
定水元波。
法云彩润。
高解脱之庆。
演常住之福。
王前帝昔。
尚或攸遵。
主圣臣良。
胡宁此变。
臣愚千虑。
万不一得。
傥缘斯创造。
无益将来。
恒河沙劫。
有豪釐之累。
虽率土碎首。
偫生粉骨。
何以塞有隐之责。
蠲不忠之罪。
此为甚不可二也。
臣所以汲汲其事。
区区其诚。
搔首扪心。
隳肝沥胆。
伏愿圣朝。
重兴至教。
恒春柰苑。
永转法轮。
心欢录其人百。
祚远光于帝业。
则虽死犹生。
朝夕可矣。
窃惟诏旨微婉。
义难适莫。
天情画一。
则可使由之。
睿想旁求。
则谁不竭虑。
臣以庸昧。
何足寓言。
以两教为无。
则崇于圣运。
圣而崇之。
则非无矣。
以两教为有。
则笔削明时。
时而削之。
恐非有矣。
斯所以歧路裴回。
两端交战。
道宜存迹。
理未厌心。
管岂窥天。
蛙焉测海。
理绝庶几之外。
事超智识之表。
自怀铅阁笔。
扣寂销声。
而欲鸟处程言。
竽中窃吹。
将聋听而齐俗。
举瞽视而均叟。
虽有罄于心灵。
终不诣于闻见也。
直以八风迥扇。
万籁咸贡其音。
两曜升晖。
千形不匿其影。
兹焉企景。
是庶转规。
就日心
输涓驿露。
而腼颜浆夏。
履薄冰春兢惕巳甚。
赧畏交集。
谨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