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薛昭文后唐
陈十事疏 后唐 · 薛昭文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三
臣闻夏德方衰。
未显中兴之运。
汉仪重睹。
果成反正之功。
稽其上代帝王
前朝基业。
未有不中罹屯否。
閒有凶灾。
是资明圣之谟。
更廓灵长之祚。
伏惟昭文睿武至德光孝皇帝陛下继汉大宝
缵禹鸿名。
兴牧野之师。
功如破竹。
朝歌之垒。
疾若建瓴。
俄平国家之雠。
大刷神祇之愤。
威远振。
睿德遐敷。
自陛下应天顺人。
奄有诸夏。
九州欣戴。
万国乐推。
既混一于车书。
方大定于区宇。
藩服靡不入贡。
夷狄靡不来庭。
锐旅雄师。
无敌于当代。
谋臣勇将。
有备于中原。
然而尚有凶悖之徒。
窃据于屏翰。
愚迷之辈。
凭恃于江山。
虽闻向化归朝。
犹敢改元僭号。
在陛下武功天纵。
百越不得不臣。
在陛下文德日新。
三苗不虑不格。
夫人乃邦之本。
兵者国之器。
要在安其人而固其本。
训其兵而利其器。
国富兵强。
家给人足。
臣有管窥十条。
谨录奏闻。
伏乞俯回圣览。
其一曰。
陛下复居圣唐之运祚。
雪先帝之雠仇。
戎狄尚解怀柔。
藩服岂敢拒命。
而数处僭伪之地。
尚未悛心。
料此凶狂。
必自覆灭。
臣请陛下明宣睿算。
大振天威。
秣马耀兵。
亦不指名何处。
且为讨逆伐叛之计。
而狡妄之辈。
饕餮之徒。
闻我大国万旅云屯。
六军雷动。
如此昏迷之党。
不俟赫斯之怒。
经略之谋。
彼必敛衽而朝。
望风而溃。
自愿纳归国矣。
斯必有征无战之道也。
其二曰。
臣伏见随驾兵士。
久经战戈。
咸著勤劳。
皆忠勇以难俦。
尚贫乏而未济。
虽陛下告成郊丘之后。
大行赏给之恩。
然而或未优丰。
尚多觊望。
非不知国力尚阙。
天府未充。
臣又闻自古王皇建基业。
抚军戎。
未有不损玉帛。
轻财宝。
以饵于战阵之士。
是故先代拨乱之军。
以此皆留意也。
今以诸道上供钱物。
进纳不时。
遂致朝廷薄于犒散。
稍为经度。
以济急需。
近者藩臣供奉庆贺财帛。
及南郊或有经费羡馀物色等。
伏请且据帑藏。
更加颁赉先随驾兵师。
宴犒代潞州健也。
其三曰。
臣窃见河南兵不少。
亦是先在伪廷。
备经训练。
颇闻精锐。
皆堪征伐。
自陛下平定汴州已来。
寻曾选拣。
或闻诸道分臂之时。
未甚精细。
或有勇悍者放归田里。
或有懦弱者留在军都。
当差发征行。
则逃避诸处。
以此散失。
其数实繁。
请宣示租庸司先管兵帐所司。
子细磨勘向来所系数额多少。
兼取近年诸道所申逃背名帐较量。
比旧额少剩。
即知元数减耗。
臣闻夫军伍者。
以丰财为务。
以重赏为先。
河南道先管兵士。
伏虑三数处僭号不臣之地。
以厚利诱之。
岁月滋深。
耗蠹必甚。
请陛下诏敕令在京及诸道。
常加点捉安抚。
兼勤给其衣粮。
得所。
仍乞严敕边界要害津镇。
寅夜铃辖。
无令透漏。
兼先有放归农亩者。
亦诸指挥州县镇浦点检姓名。
尝知所在。
或缓急追呼。
稍有前却者。
请罪本处军吏节级等。
庶耕耨不隳。
征伐有备。
倘陛下纳臣所奏。
则不臣之人。
知国家训戎讲武。
缮甲治兵。
彼之凶徒。
必怀慑惧。
则旦夕相率。
有臣事本朝之计。
脱使赏给不充。
抚养不至。
非惟士卒生劫掠之心。
抑以步伍有逃遁之患。
必虑夫多投逆臣之境。
更资悖慢之性也。
其四曰。
臣窃见诸道百姓。
皆陛下赤子。
爰自比年。
以伪廷徭役频仍。
租赋繁重。
馈挽不已。
疲敝益深。
既不聊生。
率多逋窜。
虽有德音轸恤。
未闻时降招携。
亦请宣取租庸司。
河南先在伪廷户口文帐。
磨勘从前多少数目。
兼勘诸道所申近年见管及流亡户口。
即知人数增减。
此则虑僭伪之处。
多方招诱。
伏乞特降优诏。
委所在观察使史官吏己下。
设法抚绥。
事件无损于官有益于人者。
仰二县条贯申奏。
仍请下中书
量其利便。
并许施行。
本分税租。
稍令假借。
诸杂科徭。
特予减等。
以表抚俗安民。
兴邦固本之道也。
其五曰。
本朝至德年禄山之后。
京雒之初。
兵革之馀。
生聚彫瘵。
屡降恩诏。
抚恤生灵。
仍遣使臣
诏问闾里。
今陛下嗣守鸿业。
光启雄图。
故事前规。
可得敬而行之。
伏请每年准旧事。
郎官御史忠良廉洁明干堪充使者
令散往诸道。
采访贤良。
抚问疾苦。
务安兆庶。
以拯弊氓也。
其六曰。
窃以伪廷僭号。
俄逾一纪。
连年征剥。
繁日科徭。
士不聊生。
人不堪命。
生聚涂炭。
户口流亡。
河南之民。
皆企踵侧身。
日望陛下复我唐之鸿基。
慰兆民之疾痛。
今陛下吊民伐罪。
新有中原。
所宜减省斧斤。
未欲增修宫室。
汉文帝将起露台。
计百金之费。
且曰百金中人十室之产。
吾有先人宫室。
何事台为。
遂罢。
天下闻之。
万古称汉文之俭德也。
臣窃以陛下以慈爱为心。
以孝理为念。
圣德日新。
又何让于汉文矣。
伏惟陛下慕唐尧土阶之事。
夏禹卑宫之规。
停土木之工。
止营搆之役。
斯则区夏欣悦。
亿兆歌谣。
自然平揖唐尧汉文之至化也。
其七曰。
臣闻汉祖初入咸阳
萧何收秦之图籍。
高祖神尧皇帝平定关中。
亦允收隋室偫书。
仍闻岁降赐天下搜访。
其后盈溢于石渠东观。
充满于秘阁兰台
以是两汉之诗书之盛。
与三代同风也。
贞观开元之后。
文物焕然。
何止同风。
可谓超冠于三代也。
今陛下嗣周景祚。
灵图。
睿藻日新。
圣文天授。
崇文允武。
咸五登三。
将恢偃戢之规。
在广访搜之道。
伏请降使。
采访天下图书。
以示武王偃武
虞舜舞干。
致太平之永远也。
其八曰。
臣闻惟王建国。
辨方正位。
况河雒之名都。
帝王之二宅。
为万国辐凑之地。
乃四方表则之
若不广辟康庄。
何以壮观辇毂。
自丧乱以来。
兵火之后。
九衢荒废。
但长荆榛。
广陌萧条。
惟滋蔓草。
今陛下富有四海。
作宅神都。
当六龙游豫之时。
是万方朝聘之日。
雒阳大道。
所宜法于前规。
鼎邑长衢。
岂可隳于旧制。
都城六街。
请下河南府及左右金吾
仰仍旧依古制分擘广狭步数。
不得纵任居人侵占。
俾朝会之地。
免有湫隘之弊也。
其九曰。
臣伏见诸司行事官。
或历任分明。
选限尚远。
或出身欠少。
入任无门。
闻陛下应千年之运。
建一统之功。
谓圣日照临。
幽显仄陋。
皆辞亲裹足。
迢递而来。
冀郊禋之时。
希求恩泽。
今所司磨勘駮放。
十分去其九分。
访问驻京日多客舍穷悴。
其现在未出京者。
伏乞降宣旨稍赐慰安。
或有粗堪任使者
即乞委铨司量才注拟。
不堪收擢者。
亦聊赐资财。
以济归路。
所以悯职劳而示君德也。
其十曰。
诸戎牧马。
务履践京畿百姓苗稼。
请于隙地置牧场。
伏惟陛下察臣愚衷。
纳臣短见。
俾令遐迩知大君拨乱之功。
是使黔黎圣王无私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