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萧森
京兆府美原县永仙观碑文 唐 · 萧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一
述夫□冥澹泊者。
不可以思及。
混成空有者。
不可以□量。
故我圣人之善。
不知其名。
而强名之者。
其惟大道乎。
先天□王。
后时□进。
希微岂得乎搏听。
混澄焉挠其清浊。
湛然无为。
莫之领□三才自叙。
万物大成。
洎乎叔世。
智巧□滋。
□饬陶甄之用。
渐昧自然之本。
是以圣人维网。
深仁救时。
存乎□象。
以匡□弊。
我大唐玄宗大圣皇帝道超万古。
功冠百王。
探至□以拯苍生。
广清化而敦兆庶。
钦若上帝。
追还元始。
□以天宝二年□月□日下如闻州县古元元庙。
年代将远。
或多颓□宜令所在长官
量加修葺。
县令河东升。
长河之秀。
高岳之英。
负不羁之才。
□□云之气。
上承朝□下顺人心。
因庭之馀。
爰搜永宁乡古庙
夫行政治者。
必务洽乎道。
乃与景龙观先生田名德语斯改更□□□生之□□□□人之力乃于县东缵旧业。
创新制。
周回数里。
垣□百雉。
朝启疏壤。
夕终圬饰。
若非至道精感。
其孰能与于此乎。
尊师劝勉有方。
归化如市。
堂殿廊宇。
焕焉惟新。
元像真容。
肃然如在。
至五年。
又以□术之馀资。
□洪钟一口。
并植奇树珍林。
广芝田兰圃。
不可胜数。
动□□□精感潜通。
六年□月□日。
有诏赐额曰永仙观。
尊师为观主。
别新度七人。
以充洒埽。
则自此而立也。
顷以国家多难。
未终□□之功。
今天下□平。
土宇清谧。
一人有庆。
兆庶咸苏。
复兴一之功。
将成九仞之业。
大历六年
乃建门屋。
尊师□务既毕。
内□苍生。
聿修开□之门。
大启迷津之□于是集晋右军王羲之书。
勒清净智慧观身经。
铭碑刻石。
实迈古今。
经文镇开。
永疑壬子之世。
道门复值。
何必甲申之年。
观是则身患顿忘。
仰之则筌蹄悬解。
总诸盛事。
克就其功。
不称不伐者。
尊师乎。
尊师频阳人也。
□道而□含道而长。
年十四。
中宗孝和皇帝登极。
景龙观而度凡□五十载然主此观。
又踰三纪。
行业□□于海内。
令声闻达于天府
其年七月十六日
□□□旨令知奉先等县威仪使。
尊师德合□□□同其广。
事无为而无不为。
行常道乃非常道。
□□上善。
无得而称。
宏波莫测其浅深。
□涯岂量其远近。
上座法会监□公孙志诚弟子徒众彭惠源并诸县□道俗门□等千有馀人。
并道行纯修。
智怀泉远。
咸仰兹德业。
患作而无记。
幸时逢康泰。
人喜丰年。
县令裴公平。
政治有方。
惠训无喻。
故特镂文金石。
特建丰碑。
庶不朽之功。
并乾坤而可久。
静默之教。
历亿岁而弥彰。
其词曰。
浩浩元始。
冥冥混成。
气分万族。
□□千名。
淳□化起。
□□□生。
伟哉□圣。
聿□善诱。
探赜隐显。
覃思空有。
□乎未形。
吾乃无咎。
握图继冑。
粤我大唐
转彼颓迹。
降此新纲。
庙迁邑左。
化启频阳。
碧堂挺起。
元宫秀出。
垒栋□云。
浮梁映日。
面□圣众。
罗卫匪一。
□□善贷。
表列希声。
万钧陶冶。
九乳方成。
响愈迷俗。
韵节昏明。
㻮㻮琪林
氛氛兰圃。
神草遍秀。
祥花閒吐。
帷盖元都。
垂阴紫府。
道宏业广。
精□无垠。
天仙合德。
人物通神。
皇宫锡号。
翰苑题文。
观□观惠。
非实非虚。
身有患有。
身无患无。
或异周蝶。
或同鹏鱼。
尽至道□道。
亦真如□如。
□文既□于□火。
雕篆是□于玉书。
功高望重。
曰我尊师
道□□圣。
德迈□夷。
智方愈疾。
慧食充饥。
千龄奉寿。
万品承规。
道则斯在。
何必具茨
式刊琬玉。
永久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