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起唐 760 — 847
和周侍郎见寄会昌三年,起三典举场,周侍郎墀时刺华州,以诗贺之,起因答和,门生亦皆有和。) 唐 · 王起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一叶先穿 征颍川
贡院离来二十霜,谁知更忝主文场。
杨叶纵能穿旧的,桂枝何必爱新香。
九重每忆同仙禁,六义初吟得夜光。
莫道相知不相见,莲峰之下欲徵黄。
毛仙翁 唐 · 王起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引用典故:三山 壶中
冰霜肌骨称童年,羽驾何由到俗间。
丹灶化金留秘诀,仙宫嗽玉叩玄关。
壶中世界青天近,洞里烟霞白日闲。
若许随师去尘网,愿陪鸾鹤向三山
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 唐 · 王起
五言排律 押文韵
引用典故:一曲清歌留住半窗云 两楹
蔼蔼观光士,来同鹄鹭群。
鞠躬遗像在,稽首雅歌闻。
度曲飘清汉,馀音遏晓云。
两楹凄已合,九仞杳难分。
断续同清吹,洪纤入紫氛。
长言听已罢,千载仰斯文。
浊水求珠 唐 · 王起
五言排律 押尤韵
引用典故:川媚 照乘
行潦沈明月,光辉也不浮。
识珍能洞鉴,精宝(一作意)此来求。
几被泥沙杂,常随混浊流。
润川终自媚,照乘且何由。
的皪终难掩,晶荧愿见收。
蛇行无胫至,饮德已闻酬。
李校书雨中自秘省见访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不遇诗 唐 · 王起
起顷任集贤校书,及升柏台,又与秘阁相对。今直书殿有张学士,尝忝同幕,而与秘书稍远,故瞻望之词多。
引用典故:鸡黍 乌府 鱼鲁 潘锦 铁冠
台庭才子来款扉,典校初从天禄归。
已惭陋巷回玉趾,仍闻细雨沾䌽衣。
诘朝始趋凤阙去,此日遂愁鸡黍违。
忆昨谬官在乌府,喜君对门讨鱼鲁
直庐相望夜每阑,高阁遥临月时吐。
昔闻三入承明庐,今来重入中(一作今日重来入)秘书。
校文复忝丞相属,博物更与张侯居。
新冠峨峨不变铁,旧泉脉脉犹在渠。
忽枉情人吐芳讯,临风不羡舒。
忆见青天霞未卷,吟玩瑶华不知晚。
自怜岂是风引舟,如何渐与蓬山远。
赋花 唐 · 王起
 押麻韵
乐天分司东都与朝贤悉会兴化亭送别。酒酣,各赋一字至七字诗,以题为韵。
花,点缀,分葩。
露初裛,月未斜。
一枝曲水,千树山家。
戏蝶未成梦,娇莺语更誇。
既见东园成径,何殊西子同车。
渐觉风飘轻似雪,能令醉者乱如麻。
东郊迎春(以立春之日备礼东郊为韵) 唐 · 王起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一
我皇则铜浑而有伦。
应木德之惟新。
展东郊之盛礼。
出左个而迎春
所以先庚有秩
旧典攸遵。
将钦承上帝。
而敬授于下人者也。
于是法驾铿锵。
严城翕习。
太史之先谒。
知勾芒之已及。
都人士女。
候彩仗以骏奔。
文物声明。
拥彩华而鳞集。
莫不听玉漏而雷动。
赴灵坛而岳立。
于是辟重门。
遵九逵。
服苍玉。
载青旗。
草木之萌。
必因兹而动矣。
原野之蛰。
亦自此而启之。
展圣容之穆穆。
引天步之迟迟。
有翼有严。
不徐不疾。
百辟陪乘。
千官扈跸。
遵皇衢而却转。
度青门而迥出。
八銮振响。
随解冻之和风。
五辂腾辉。
映丽天之迟日。
东郊之中。
肃穆会同。
俎豆莘莘而骇目。
衣冠楚楚而鞠躬。
祥云为之郁霭
佳气为之葱茏。
青帝克禋。
必来顾而来享。
元穹广覆。
何自西而自东。
当是时也。
四遐纵观。
五福来备。
瞻圣皇之回轮。
知太昊之整辔。
登台者渐乐。
击壤者咸遂。
莫不煦妪于阴阳。
温仁于天地。
夫然。
则跂行可以不夭。
根著可以渐苞。
异逆暑之吹豳。
空闻乎德肃于火。
殊迎寒于旁磔。
何足以礼行于郊。
则知和气熙熙。
盛容济济。
必苍龙之整驾。
当青鸟之司启。
握金镜而明王道。
调玉烛而昭国体。
莫不在迎春之盛礼。
日观上公献寿赋(以题为韵) 唐 · 王起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一
岁移木德。春变铜浑。
上公之献寿。表南面之居尊。
赞以至诚。俾天长而地久。
陈乎盛礼。亦星列而雷奔。
所以上增景物。所以下答湛恩。
岂徒阅夫济济。而炫彼元元。
时也百辟无哗。九宾有秩
玉帛林会。簪裾栉比。
声明叶于载阳。天文宜于初吉。
于是紫殿昼。皇舆出。
仰之如天。就之如日。
献大君之寿。善颂善祷。
觌元老之仪。匪徐匪疾。
皤皤元老。首出朝端。
紫宸而展敬。回黄阁而即安。
振冠剑之翼翼。曳环佩之珊珊。
既进退而有度。亦容止而可观。
将奉一人之寿。而为万国之欢。
远映珠旒。旁临霜仗。
赫赫在下。明明在上。
奉觞而进。持盈有俯偻之容。
祝寿而旋。庆赐被鸿恩之畅。
应千年而莫厚。宅百揆而谁让。
祥光郁霭。佳气葱茏。
时剡剡以起履。每兢兢而鞠躬。
拱北辰之尊。不异乎台居列宿。
南山之寿。更闻其岳视三公
既而天颜回眷。尧酒毕献。
乾坤永固。上下无怨。
礼循墙而已退。福如茨而咸劝。
则山呼万岁。徒称汉日之祥。
天锡九龄。讵比周年之愿。
谅羲轩之道隆。实伊容之德建。
宜乎景禄克受。赓歌不朽。
如冈如陵。可大可久。
亦何待华封之祝。然后增尧之寿。
振木铎赋(以孟春之月遒人徇路为韵) 唐 · 王起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一
国家敷文教。布时令。
爰振铎于九衢。将采诗于万姓。
上立其典。将兴咏之必闻。
下听其音。知从谏而则圣。
事且彰于岁首。礼无亏于春孟
所以夏训是崇。周官克敬。
亦既戒止。居然可珍。
赫赫奕奕。烂烂燐燐。
以金为铃。且尝巧于懿匠。
剡木为舌。将托音于下人。
及夫拂拭光生。提携彩发。
顺一人之施令。采四海之箴阙。
鐬鐬于遐迩之路。杳若和銮。
煌煌于前后之车。烂如明月。
于以阐幽。于以冥搜。
知政教之兹始。表申严之所由。
动素手而知音愈出。注清耳而其义可求。
色耀皇衢。映迟迟而日丽。
声摇紫陌。随猎猎而风遒。
昭彰有仪。掌握成韵。
因木德之将盛。怀金声而载振。
或聆之而胥悦。或抑之而旅进。
岂比夫鼓有节而斯通。雷发声而先徇。
可以展六义。可以陈四诗。
在道途而无壅。致朝廷之允。
惊百众以泠泠。昭其声也。
沃九重于翼翼。失则革之。
铎之为义也深。铎之为用也固。
虚其中而不屈。圆其外而合度。
可以扬天之声。可以遵王之路。
令出不返。知遒人之是司。
道之将行。幸夫子之可喻。
故其镕铸式珍。错磨永新
旧典斯考。英声克振。
既有符于元化。斯永保夫青春。
取榆火赋(以方春改火用钻燧为韵) 唐 · 王起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一
国家布和令。稽旧章。
候葭灰之所应。取榆火之有常。
钻之弥坚。初若切磋之响。
动而愈出。俄生炜煜之光。
火则循利。人惟向方。
岂徒宣明于四海。固将贻范于百王。
时也迟迟日升。习习风至。
太蔟中律。勾芒整辔。
择木之宜。顺天之利。
历历初种。常散荚而如钱。
煌煌是求。必钻木而成燧。
曲直有伦。寻尺为珍。
启炎上之气。当发生之辰。
佐暄妍于献岁。助煦妪于阳春。
比皇明之烛幽。既自迩而及远。
叶时令而委照。爰舍旧而谋新。
始青林兮见采。终洪炉兮有待。
郁攸之气方腾。枯槁之容不改。
其执热也。殊金燧之感。
其攻坚也。非水石之钻。
佩之或杂于刀砺。用之以代其槐檀。
运手而绿烟乍起。属目而朱燄可观。
馀烬收之而有耀。死灰然之而孰难。
束缊是繁。抱焦众夥。
何镕铸而不赖。何燔炙而不可。
红星忽迸。不异乎种天之星。
朱火既飞。讵同夫敲石之火。
则知调其玉烛。取彼白榆
诚国之美利。亦君之远图。
始韬光而无朕。卒既燥而有孚。
所以微成于著。有生于无。
岂徒严凝之乡。树于北塞。
晼晚之景。失于东隅
宜乎大化不爽。馀光必共。
莫不爱一人之火化。为百姓之日用。
钻燧改火赋(以顺兹四时取彼众木为韵) 唐 · 王起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一
乾坤设兮。
其仪有二。
寒暑运兮。
其序有四。
圣人则天而顺气。
故改火而钻燧。
大矣其功。
博哉其利。
智以济物。
时以作事。
万人由是资生。
六府以之咸遂。
尔其始也。
命工徒。
案林麓。
选槐檀之树。
榆柳之木。
斩而取也。
期克顺于阴阳。
钻而改之。
序不愆于寒燠。
既类夫求美玉而琢山石。
又似乎采明珠而剖蚌腹。
尔其钻也。
势若旋风。
声如骤雨。
星彩晨出。
萤光夜聚。
赫戏郁攸。
赩炽振怒。
青烟生而阳气作。
丹燄发而炎精吐。
旁射而曜威。
气上腾而作苦。
冠五行以斯用。
审四时而是取。
司方守赤。
以备乎南北东西。
利物济人。
用配乎金木水土。
则知火之为德。
候而为期。
火之为用。
无以尚兹。
辉赫赫而不灭。
性烈烈而自驰。
其猛也。
物则望而畏矣。
其炎也。
人则寒而附之。
岂不以阳气所禀。
厚生所资。
用于燧人之氏。
职于火正之司。
及乎日月其逝。
春秋相推。
取舍有常。
必假于人力。
新旧迭用。
无乖于天时。
惟火之用。
其则有顺。
其初也。
钻一木而挺英。
其大也。
烧万物而为烬。
岂止夫田单克燕。
孟明伐晋。
或焚舟而济河。
或爇牛而破阵而巳哉。
今我国家七德聿修
九牧入贡。
若以之铄金为鼎。
可以备物致用。
若以之铸金为器。
可以安人和众。
然则钻燧之始。
既巳如彼。
利用之美。
又亦如是。
济乎今古。
达乎遐迩。
猗欤火之不可阙也如此。
蛰虫始振赋(以和气初发幽蛰潜启为韵) 唐 · 王起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一
蛰以寒闭。春以阳和。
闭者得时而后振。和者煦物而无颇
万穴之中。或羽毛而栉比。
积块之下。或鳞甲而骈罗。
或蠢蠢以潜发。应熙熙之屡过。
则知出处有时。变通为贵。
煦妪斯感。严凝罔畏。
跂行喙息。负日月之融光。
蠕动蠉飞。得天地之仁气。
尔其形分土石。色动邱墟。
潜乎野处。达彼岩居。
历穷阴而兹久。当献岁之厥初。
思丽景之鸣跃。念和气以吹嘘。
顺于时比应雷之雉。感于候同上冰之鱼。
况夫勾芒整辔。太簇纪月。
蒸以絪缊。敛其觱发。
或振羽而不倦。或动股而不歇。
细则肸蚃以凌空。巨则连蜷而抉窟。
处否藏周。逢时出幽。
顺地之理。承天之休。
昭苏而忽变。岂枯槁而为俦。
想像山川。依稀原隰。
气且布于感动。力无违于燥湿。
秘邃泥蟠。依稀土蛰。
青云之表。期蜿蜿以龙升。
绣户之前。伫翩翩而燕入。
则知离于淹滞。托彼沈潜。
苟存身而有待。必坯户而是瞻。
岂惟月令旧章。纪之而无斁。
时训前典。徵之而不厌。
客有穷屈伸之理。得行藏之体。
固无恨于陆沈。将必俟于天启。
开冰赋 唐 · 王起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一
国家顺仲春之律。开藏冰之室。
将以均寒暑。分老疾。
北风始壮。且纳而必周。
西陆有期。因用而斯出。
是时木德司辰。条风报春。
物惟求旧。令乃谋新。
有颁冰之职。有伐冰之臣。
安得深藏于重壤。自当登御于一人。
有司奉明诏。荐清庙。
启其室。观其徼。
连锸既下。不作冲冲之声。
厚土忽开。已发峨峨之照。
献羔之礼既宣。祭韭之义克全。
将使阴不伏。阳不愆。
讵有东风之解。莫移北陆之坚。
皎洁兮玉壶乍夺。清莹兮金镜争鲜。
鉴乎其中。虽临深而履薄。
积于其外。终岳峙而峰连。
此舆人之所纳。县人之所传。
乃祓以桃弧。升于兰殿。
凌阴去而寒尽。御座来而春变。
其为利也溥。其为用也遍。
偫寮是锡。足以表鸿恩。
百祀方修。足以成嘉荐。
向若藏之不以宜。启之不以时。
自然光而不耀。贞以自持。
同土石而弃矣。何宾祭而用之。
德既自此宣。政亦自此审。
禦霜雹以清沴。调风雨而成稔。
开五色之瑞。福应方来。
七月之章。颂声曷寝。
岂惟求履霜之坚。思积水之凛。
冰之开也在于人。冰之用也进于君。
昔享司寒。虽蒙于幽闭。
今将清暑。终见于区分。
傥不遗于兹日。期不掩于前闻。
冰泮曲池赋(以春日风暖之候为韵) 唐 · 王起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一
元英变律。青阳报春。
伊曲沼之方燠。始泮冰于斯辰。
北陆初凝。昔峨峨而色闭。
东风忽解。惊片片之光新。
所以将延轩骑。稍媚咸秦
散乱琼岸。离披玉津
开碧潭之漾漾。如白石之磷磷。
岂必积穷谷而与竞。塞长河而见伦。
则知煦妪有待。冱寒无必。
将辞烈烈之风。渐映迟迟之日。
或竹破而瓦裂。或镜华而玉质。
带宿草而犹沾。添新泉而更溢。
小大惟错。方圆不一。
临深之戒稍窥。履薄之危渐失。
蚕之绩也。必见其沦胥。
鲤或感焉。匪劳于剖出。
璀错腾外。淋漓积中。
随波响激。遵渚光融。
下鱼竿而不隔。泛仙舟而巳通。
涣涣初流。自同夫溱水
冲冲罔凿。奚取于豳风。
是知冰在池而合散。池与冰而虚满。
腹坚难俟于星回。磔裂必因乎风暖。
皎洁不私。清明在兹。
殊玉壶而觏止。异凌台而藏之。
鼠无得而潜伏。狐由是而决疑。
和而不同。始坚然而固节。
积而能散。终涣尔以随时。
客有览名都之秀。盼回塘之溜。
知迷津而可通。在解冻之斯候。
北郊迎冬赋(以题为韵) 唐 · 王起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一
我皇审缇幕。
元英
法天之序。
立人之程。
律变于冬。
必顺时而冬命。
水盛于北。
亦随方而北迎。
所以修旧典。
阐鸿名。
太史之先谒。
率偫辟而躬营。
况肃杀以北陆。
昭宣上京
于时时和岁丰。
劳农息力。
结冰于坎。
改火于国。
天欣玉烛之太和。
人受铜浑之罔忒。
由是文物成。
声明饰。
皇皇济济。
锵锵翼翼。
向仙跸之驻。
方引旆于司南
望晓星之残。
尚建杓于礼北。
及夫禁城启。
寒漏极。
分天仗而云布。
遵皇衢而绳直。
严飙绝元辂之响。
爱日动铁骊之色。
一人由之而展容。
万姓于焉而仰德。
既而臻灵坛。
荐嘉肴。
奠之以玉。
缩之以
布政元堂
以居乎左个。
司晨者黑帝。
必祭于北郊。
盖示敬于端冕。
非取乐于悬匏。
及夫整宸仪。
回天步。
考时训而咸若。
稽月令而毕赋。
导严凝之气。
无夺其伦。
应广莫之风。
不愆于度。
则知北郊之为礼。
所以佐天而成功。
亦以感神而叶中。
故宜百神肸蚃。
万宇朝宗。
岂止运行而成岁。
闭蛰而为冬。
律吕相生赋(以予欲闻六律五声为韵) 唐 · 王起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一
律吕以迭而相成。阴阳以独而不生。
总二气而取则。俾万物而立程。
可以揣亭毒之理。可以顺天地之情。
其系时也。必诚必信。
其吹万也。无臭无声。
原夫制自伶伦。迹于嶰谷。
始叶音于灵凤。终制器于截竹。
其名可纪。则一暑而一寒。
其数可陈。则阴六而阳六。
所以均我节物。而周乎倚伏。
借如黄钟建子以为本。林钟建未以为君。
动夷则而叶坠。应姑洗而草薰。
霜雪因之以罔忒。禽兽候之而必闻。
虽覆载之莫穷。而飞灰可揣。
谓阴阳之不测。而寸管斯分。
故王者历象为务。职司是勖。
奉之以布令。法之以成俗。
肃杀初佐于金风。絪缊竟调于玉烛。
动植无扰。含灵斯足。
莫不因律吕之相生。济仁寿之大欲。
既而同其法度。节其疾徐。
既环周之无极。亦鳞次而用诸。
故能钦月令之不爽。布岁和之有馀。
八风既从兮惠化爰被。十旬不散兮休徵可书。
伊上瑞之临汝。实畴人之起予。
则律不作无以叶五音之术。吕不助无以成万物之实。
洞于精微。生于阴骘。
在孕育以咸畅。处金石而无失。
则吹于寒谷。不惟邹子之方。
叶于乐府。奚独延年之律。
我皇钦若时令。克谐宫羽。
来远人而风云表祥。张大乐而鸟兽率舞。
是知顺相生之义。而德冠乎三五。
律吕相召赋(以声气相叶如响之应为韵) 唐 · 王起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一
昔者圣人稽天地之本。达造化之方。
将以律而召吕。明自阴而应阳
清浊所资。叶赞之功共有。
煦吹无滞。辅成之理更相。
所谓以气而导声。以声而宣气。
用谐和而感通上下。假䜣合而生成品汇。
穷神于短长之象。动必相须。
会数于九六之爻。用而不既。
当其二仪方辟。万化攸初。
以嶰谷厚均之美。审葭灰聚散之馀。
气类潜通。若琴瑟之心相感。
雄雌既辨。比凤凰之德皆如。
亦由顾影而形分。命宫而商应。
君臣际会之理。得夫妇刚柔之称。
精诚所致。云龙之感召必同。
终始相明。日月之循环可證。
若八风顺序。六气和平。
等四时之代运。符五位之相生。
定寒暑之功。必能成岁。
审疾徐之度。亦足和声。
故得天理不奸。物情和惬。
草木以之而畅遂。乾坤于焉而交接。
兵家之否臧未兆。悬以先知。
乐府之声音所谐。动能允叶。
今也初阳应候。万物思时。
念惠风之将入。顾寒谷而奚疑。
必使法轩辕之明。方今可也。
如或继伶伦之妙。何代无之。
于是放志希夷。凝心惚恍。
酌动静之理于开阖。达感应之情于影响。
今所以赋律吕之事。莫不欲使百王而共仰。
葭灰应律赋(以四时运行应候不差为韵) 唐 · 王起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一
葭灰阳物。
铜管阴类。
阳物以健动为宜。
阴类以虚受为器。
一则本乎天。
一则通乎地。
因时出矣。
本乎天者亲上。
乘气泄焉。
通乎地者启閟。
感两仪以成道。
应六管而为事。
明夫律通则气来。
灰动则时至。
知昼夜之迭代。
表子午之更位。
辨方辨卦。
立节而为八。
定至定分。
故均气以为四。
于是圣人设矣。
君子用之。
于以则地气。
于以奉天时。
仲夏将临。
则蕤宾设候。
孟秋既届。
乃夷则应期。
大吕具实。
而冬穷于丑。
太簇己散。
而春蠢于寅。
可谓自微形著。
有条不紊。
明天道之大备。
则帝道之广运。
且夫以为律。
当其空有律之明。
燔葭以为灰。
当其动用灰之轻。
律之空其或吐或纳。
灰之轻则有虚有盈。
由是识坤德之顺静。
乾德之游行。
其入也柔顺。
其出也刚胜。
或处阳而阴生。
或在阴而阳孕。
见律中而灰动
知地感而天应。
如此。
神可以穷。
数可以究。
事可得而待。
时可得而候。
是以圣人执兹一柄。
形被九有。
时寒暑之往来。
辨昏明之妍不。
夫物之妙用。
则感于无为。
物或不爽。
则应用无差。
彼葭灰之造微。
与天地而宜契。
我皇敬授不忒。
故能燮理无亏。
鍊石补天赋(以鍊彼坚贞将补其阙为韵) 唐 · 王起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一
天何言哉。
有阙则补。
持五石而是用。
彼四时而能取。
成乎圆象。
故资可转之功。
定彼乾仪。
盖俟至坚之主。
所以裨覆焘。
仰周普。
磨砻入锻。
成功岂滥于宋人。
缉缀为劳。
至德何惭于山甫
乾道甚明。
配彼清贞。
类鼓铸而可致。
冀穹元而是营。
石不能言。
默助无为之化。
天将假手。
潜因妙用而成。
则知娲氏之为功也。
体物情立。
取法志生。
眄悠远而求则。
象规圆而作程。
大宁遗。
俾随形以溥博。
嵯峨不坠。
皆投质于轻清。
若乃元造呈材。
神功效技。
他山以缀。
象帝自迩。
卿云初触。
当碧落以丽乎。
银汉同流。
激清霄而即彼。
天象又元。
石质既坚。
究勤劳而日月逝矣。
成广大而星辰系焉。
暖积素之烟。
尚疑苔点。
降如丝之雨。
终若溜穿。
观夫圆则九重。
功惟百鍊。
眷无亲而克敬。
当有道而可见。
言柔与刚。
崇高是将。
运有徒于昼夜。
比为炭于阴阳。
织女停梭。
受支机于河汉。
荆人抱璞
嗟韫玉于穹苍。
补之伊何。
以当其阙。
照悠悠于峻极。
驱凿凿于超忽。
想夫取锻之日。
排刚之时。
龃龉不安。
或表艰难之步。
清明于外。
犹生错落之姿。
正圆虚之广矣。
下长风而凄其。
是知补上天于鍊石。
盖虚实之相资焉。
邹子吹律赋(以吹律洞微寒谷生为韵) 唐 · 王起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一
邹子处寒谷之陲。审至音之宜。
能嘘吸而律应。使严凝而气移。
验乎卜居。殊缇幕之攸设。
稽乎假器。匪葭灰之所吹。
当其地映嵚崟。山连郁律。
夏皑皑而多冻。昼苍苍而少日。
草木绝其滋荣。飞走悲其惨慄。
虽弹弦于帝舜。孰致其和。
虽扣角于师文。必惭其术。
由是鼓其用。济于众。
将钩深以致远。在识密而鉴洞。
响发于寒威。气感于春晖。
何续断而臻极。乃洪纤而入微。
飂飂其和。土囊之风乍出。
凄凄积变。夹钟之律方归。
逸韵未殚。发越林峦。
惊蛰于煦妪。俄解冻于凄寒。
谁谓暖风蚤来。节奏于绛唇之末。
谁谓温风潜扇。抑扬于玉指之端。
于以阐温燠。于以发亭育。
鄙元鹤之舞庭。类雕虎之啸谷。
清泠散徙。冈联岭属。
畴人惭其术穷。田父欣其野沃。
则千旬不散之瑞。其事未荣。
南薰不竞之占。其理未精。
孰若探至赜。究幽情。
化烈烈之瘠土。成薿薿之嘉生。
岂比夫庙列零陵。徒闻白琯之丽。
收嶰谷。空为丹穴之鸣。
别有翻飞之侣。暄妍是处。
固将嘤嘤以出谷。岂独离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