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卧平沙 盛唐 · 王泠然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古木卧平沙,摧残岁月赊。
有根横水石,无叶拂烟霞。
春至苔为叶,冬来雪作花。
不逢星汉使,谁辨是灵槎。
淮南寄舍弟 盛唐 · 王泠然
五言排律 押元韵
引用典故:倚门
昔予从不调,经岁旅淮源。
念尔长相失,何时返故园。
寄书迷处所,分袂隔凉温。
远道俱为客,他乡共在原。
归情春伴雁,愁泣夜随猿。
愧见高堂上,朝朝独倚门。
寒食篇 盛唐 · 王泠然
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
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
禁火初从太原起,风俗流传几千祀。
算取去年冬至时,一百五日今朝是。
今年寒食胜常春,总缘天子在东巡。
能令气色随河洛,斗觉风光竞逐人。
上阳遥见青春见,洛水横流绕城殿。
波上楼台列岸明,风光所吹皆流遍。
画阁盈盈出半天,依稀云里见鞦韆。
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恒娥到月边。
金闺待看红妆早,先过陌上垂杨好。
花场共斗汝南鸡,春游遍在东郊道。
千金宝帐缀流苏,簸琼还坐锦筵铺。
莫愁光景重窗闇,自有金瓶照乘珠。
心移向者游遨处,乘舟欲骋凌波步。
池中弄水白鹇飞,树下抛球彩莺去。
别殿前临走马台,金鞍更送彩毬来。
毬落画楼攀柳取,枝摇香径踏花回。
良辰更重宜三月,能成昼夜芳菲节。
今夜无明月作灯,街衢游赏何曾歇。
南有龙门对洛城,车马倾都满路行。
纵使遨游今日罢,明朝尚自有清明。
汴堤柳(一本作题河边枯柳) 盛唐 · 王泠然
隋家天子忆扬州,厌坐深宫傍海游。
穿地凿山开御路,鸣笳叠鼓泛清流。
流从巩北分河(一作河汾)口,直到淮南种官柳。
功成力尽人旋亡,代(一作运)谢年移树空有。
当时䌽女侍君王,绣帐(一作帐殿)旌门对柳行。
青叶交垂连幔色,白花飞度染衣香。
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枝好。
驿骑征帆损更多,山精野魅藏应老。
凉风(一作秋)八(一作九)月露为霜,日夜孤舟入帝乡。
河畔时时闻木落(一作落叶),客中无不泪沾裳(一作无个不沾裳)。
夜光篇 盛唐 · 王泠然
引用典故:凿照
游人夜到汝阳间,夜色冥濛不解颜。
谁家暗起寒山烧,因此明中得见山。
山头山下须臾满,历险缘深无暂断。
焦声散著群树鸣,炎气傍林一川暖。
是时西北多海风,吹上连天光更雄。
浊烟熏月黑,高艳爇云红。
初谓炼丹仙灶里,还疑铸剑神溪中。
划为飞电来照物,乍作流星并上空。
西山无草光已灭,东顶荧荧犹未绝。
沸汤空谷数道水,融盖(一作尽)阴崖几年雪。
两京贫病若为居,四壁皆成凿照馀。
未得贵游同秉烛,唯将半影借披书。
句 盛唐 · 王泠然
林狖欺童子,山精试老僧(《山寺》)。
陈兵剑阁山将动,饮马珠江水不流(《咏八阵图送人》。以上并见《诗式》)。
官微思倚玉,文浅怯投珠(《赠张公子协律》。见《上张说书》)。
汝州辥家竹亭赋 盛唐 · 王泠然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四
梁颍多士。闻来久矣。出伊洛以南游。登嵩岘以顾视。信乎精华实息。恢怪森起。惟万户与千门。咸带山而傍水。畿甸殷壮。闾阎密迩。当天象之西郊。近皇居之百里。其人和而贤俊。其地厚而淳美。则吾先文王行化之始。烈祖成王定鼎于此。宜乎蕃我良能。诞生君子。世序虽远。英灵不穷。其气浑浑。其光雄雄。横古今而特秀者。惟我辥公。卜幽栖于汝北。夷旧业于河东。夫其礼乐成器。清明在躬。官非称才。吾不谓之仕宦。人非克已。吾不谓之交通。处未全隐。和而莫同。且欲墀岞崿。苑蒙笼。閒亭一所。修竹一丛。萧然物外。乐自其中。其竹也。初栽尚少。未长仍小。杂以乔木。环为曲沼。遵远水以浇浸。编长栏而护绕。向日森森。当风袅袅。劲节迷其寒燠。繁枝失其昏晓。疏茎历历傍见人。交叶重重上闻鸟。其亭也。溪左岩右。川空地平。材非难得。功则易成。一门四柱。石础松棂。泥含淑气。瓦覆苔青。才容小榻。更设短屏。后陈酒器。前开药经。辥公谓予曰。自造此亭。未有兹客。跪而应曰。自从为客。未见此亭。既而物且遍好。多能所造。亭间坐卧。清户开而向林。门下往来。翠阴合而无草。禁行路使勿伐。命家僮使数埽。游子见而忘归。居人对而遗老。余何为者。累载栖遑。学应成癖。走则非狂。宇宙至宽。顾立锥而无地。公卿未识。久弹铗而辞乡。一见竹亭之美。竟嗟叹而成章。
清泠池赋 盛唐 · 王泠然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四
梁王既受封于汉。命驾东游。入睢阳之下国。吊微子之高邱。荣华莫比。僭拟无休。复欲象昆明之校战。同右武之习流。决河间而饮马。治宫树以维舟。当时旧迹。此地爰修。土木间成。起台宫而似画。丝金并奏。和水石而疑秋。是时宫人出看。上客淹留。既成此地。胜形无比。乔树青冥而外合。层甍岌嶪而斜指。晓坐狎鸥。春祠荐鲔。连小山而夹回磴。截长河而分半水。徒观其清泠无点。洞澈如凝。镜开珠净。月滉星澄。凫嚼红藻。龟翻碧菱。地将昏而雾合。天欲雨而云蒸。明则可鉴。虚而不竭。风静浪碎。日落圆折。波含阁而相动。潭映空而俱澈。此土之池。君王所为。年深则岘山陵变。水浃则沧海尘吹。不见射鱼之浦。空馀养雁之陂。皇家化溢成周。包含梁宋。分星辰以主万国。会江汉而归一统。惟兹之地。清而且平。居下流而不浊。含上善而逾明。常以柔而处顺。岂遗道而从荣。时人竞渡。摇海舰于三春。暮客来投。落江帆于四岸。何今日之登陟。皆昔年之池馆。物是人非。所存者半。济巨川必待舟楫。得风流还升汗漫。傥馀波而可沾。幸不遗于所观。
新潭赋 盛唐 · 王泠然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四
国之天府。名曰河南。水有清洛。涨乎新潭。夫其贯都成川。习坎为德。石门呀豁而洞泻。绿树逶迤而夹植。源自山来。漕因人力。或清浅而见底。或深沈而莫测。奔狭口以雷声。积中心而黛色。若乃方将暮春。大集都人。锦筵横石。罗幕藉尘。骑影攒临。变作桃花之浪。衣香乱入。翻为莲叶之津。由其地势多美。所以潭名永新。观其城阙映带。闾阎萦绕。半向石崇之园。斜经潘岳之沼。星月沈浮乎其内。烟云洗沸乎其表。不生芰荷。但聚鱼鸟。通舳舻之利。于国既多。开浸灌之功。与人非少。自记从调。恒来此游。朝林坐而疑夕。夏潭行而觉秋。清可照人。实欣逢于朗镜。虚宜受物。伫相引于仙舟。带洛常耻。临淄更羞。况获忝乎馀派。终敢希乎下流。
止水赋(以清审洞澈涵容为韵) 盛唐 · 王泠然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四
尝闻神心保正。天道害盈。漏卮添而复出。欹器备而还倾。岂若兹水。居然可名。既混之而不浊。又澄之而不清。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峻堤防则其源见塞。开汲引则其道能亨。安波不动。与物无争。如方圆之得性。何宠辱之能惊。故为国者取象于止水。使其政公平。为身者亦同于止水。使其心至明。至察可尚。柔谦何禀。思远道则一苇能杭。守贫居则一瓢可饮。接下流则卑以自牧。鉴偫物则宽而能审。诚用之而舍之。在去泰而去甚。水之为德也长。水之为功也众。散作云雨。畜作潭洞。浮芥则傲吏措杯。种瓜则幽人抱瓮。无朝夕之出纳。有飞沈之狎弄。徒观其深虚见底。咫尺宜探。千流并入。万象皆涵。摇树影于青岸。落山光于碧潭。其仁可以济物。其义可以激贪。既而壅之不流。蒙则未决。照春物而画屏相似。映晴空而明镜无别。雨来而圆点乱生。风静而长波自灭。任天时以开闭。随王泽而盈绝。受涓滴而逾深。处冰壶而更澈。书云。视水积影。能见形容。视人行事。能知吉凶。政烦则人扰。水浊则鱼喁。夫子欲精神而不惑。俾荣利无系于心胸。比浮云之于我。观止水而为容。兀兮若枯木坐忘。澹兮若虚舟见逢。正道未远。斯言可从。傥不遗于射鲋。希有便于登龙。
初月赋 盛唐 · 王泠然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四
观乎皎皎新月。含虚惊阙。伺海蛤而齐生。候阶蓂而俱发。既与物而盈偃。亦随时而兴歇。故其清光未满。斜轮半空。依稀破镜。髣髴悬弓。离毕坠雨。绕晕生风。散微华于粉壁。集轻照于兰丛。尔其于状也。皎皎的的。镜丹霄而灼烁。鲜鲜绵绵。点清汉而连娟。逢轻云而暂蔽。杂华星而共妍。写边城之羁目。监珠箔之娇弦。思闺女之披幌。弄舟人于叩舷。若乃断山风入。中天气清。云彻暮景。霞开晚晴。望颓阳之西落。见微月之孤生。出烟郊而漫漫。映江浦之亭亭。凝碧台以光净。度青楼以色明。虽予情之斯得。停搴揽而不盈。俄而凉夜未几。低轮半倾。坠斜光于森木。落馀照于严城。临玉墀而不见。望亭阁而杳冥。予亦何为者。感在空庭。
苏合山赋 盛唐 · 王泠然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四
饮食安乐兮不易明说。君子行之兮斯道不阙。英髦俊彦兮攒辔结辙。华堂洞开兮绮馔齐列。虽珍膳芳鲜。而苏山奇绝。原其所营。妙实难名。味兼金房之蜜。势尽美人之情。素手淋沥而象起。元冬涸冱而体成。足同夫露结霜凝。不异乎水积冰生。盘根趾于一器。拟崖崿于四明。厥状相类。高深殊致。或峻或危。其势参差。隐映陆离。疑雪岫之坐窥。乍辉乍焕。其色璀璨。灼烁皓旰。与玉台兮相乱。纵天台揭起而陵霞。太华削成而浸汉。虽万仞之奇特。非四座之荣观。岂若兹山。俎豆之间。装䌽树而形绮。杂红花而色斑。吮其味则峰峦入口。玩其象则琼瑶在颜。随玉箸而必进。非固非吝。触皓齿而便消。是津是润。傥君子之留赏。甘捐躯而自徇。
对历生失度判(历生失杪忽之度) 盛唐 · 王泠然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四
律吕之本。今古攸尚。周行殷历。孔子于是兴嗟。汉袭秦正。刘歆以之条奏。莫不考于经传。稽之气象。惟彼历生。称明算法。理须铜壶晓唱。则听鸡鸣。玉斗夜回。方看蚁转。何得轻于杪忽。失以毫釐。裨灶多言。岂知天道。羲和废职。几乱人时。遂令太史罢占。畴人废业。陆佐公之漏刻。莫见新成。张平子之浑仪。但闻虚设。既失推蓂之典。何逃寘棘之刑。
对举抱瓮生判(河南东道御史举抱瓮生或告云矫州科生妄罪不服) 盛唐 · 王泠然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四
使臣巡方。天子锡命。有能利国。无待受辞。况诗著考槃。易称嘉遁。清高励俗。义道周身。致为举先。可以师者。御史岁观风物。夜动星芒。路出河东。载驰骢马。地疑河上。便遇真人。将观善以惩违。遂荐贤而报国。逢萌既违威辟。莫辨东西。法真不以礼迎。何能进退。由是黄金见铄。白玉成瑕。虽庄周道心。以枯槁非本。而子贡利口。乃浑沌假修。人既无情。骂叔文而称矫。州宁妄罪。鞭宁越以成威。
对登城判(甲登城而指乙告其惑众甲云实无妖言) 盛唐 · 王泠然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四
先王训俗。禁以窥临。君子执身。慎乎登降。惟甲才非入室。教异垂堂。既处隘而乘閒。爰兴高而眺远。平看雉堞。回数人家。遍识山川。周知国邑。殊郑君之伺敌。忽上层埤。同汉后之思乡。且瞻长路。行未闻于能赋。告将惑于妖言。不指不呼。孰云知礼。从轻从重。旋欲议刑。向若甲是卑流。恭随长者。承所视而待问。事缘情而可矜。今者攀陟不宜。惊疑于众。护非有失。虽云李径无言。故犯难容。亦可棘司惩训。严城作限。缓狱何逃。罪自招于指挥。理宜退于心伏。
论荐书 盛唐 · 王泠然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四
将仕郎守太子校书郎王泠然谨再拜上书相国燕公阁下。孔子曰。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则仆所以有意上书于公。为日久矣。所恨公初为相。而仆始总角。公再为相。仆方志学。及仆预乡举。公在官于巴邱。及仆参常调。而公统军于沙朔。今公复为相。随驾在秦。仆适效官。分司在洛。竟未识贾谊之面。执相如之手。则尧舜禹汤之正道。稷契夔龙之要务。焉得与相公论之乎。昔者公之有文章时。岂不欲文章者见之乎。公未富贵时。岂不欲富贵者用之乎。今公贵称当朝。文称命代。见天下未富贵有文章之士。不知公何以用之。公一登甲科。三至宰相。是因文章之得用。于今亦三十年。后进之士。公勿谓其无人。何者。长安令裴耀卿。于开元五年掌天下举。擢仆高第。以才相知。今尚书右丞王邱。于开元九年掌天下选。授仆清资。以智见许。然二君者。若无明鉴。宁处要津。是仆亦有文章。思公见也。亦未富贵。思公用也。此非自媒自衒。恐不道不知。有唐以来。无数才子。至于崔融李峤宋之问沈佺期富嘉谋徐彦伯杜审言陈子昂者。与公连飞并驱。更唱迭和。此数公者。真可谓五百年挺生矣。天丧斯文。凋零向尽。唯相公日新厥德。长守富贵。甚善甚善。是知天赞明主而福相公。当此之时。亦宜应天之庥。报主之宠。弥缝其阙。匡救其灾。若尸禄备员。则焉用彼相矣。仆闻位称燮理者。则道合阴阳。四时不愆。则百姓无怨。岂有冬初不雪。春尽不雨。麦苗继日而青死。桑叶未秋而黄落。蠢蠢迷愚。嗷嗷愁怨。而相公温服甲第。饱食庙堂。仆则天地之一生人。亦同人而怨相公也。京房易传曰。欲德不用。兹谓张。言人君欲贤者而不用。徒张此意。厥灾荒。云大旱也。阴阳不雨。复曰。师出过时。兹谓旷。其旱不生。夫天道远。人道迩。仆多言者也。安知天道。请以人事言之。主上开张翰林。引纳才子。公以傲物而富贵骄人。为相以来。竟不能进一善。拔一贤。汉高祖云。当今之贤士。岂独异于古人乎。有而不知。是彰相公之暗。知而不用。是彰相公之短。故自十月不雨。至于五月。云才积而便散。雨垂落而复收。此欲德不用之罚也。仍闻六胡为孽。日寇边陲。邦家连兵。来往塞下。已西诸将必不出师。过时之咎也。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辱也。不知庙堂肉食者何以谋之。相公在外十馀年。而复相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今人室如悬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天则不雨。公将若之何。昨五月有恩。百官受赐。公官既大。物亦多有。金银器及锦衣等。闻公受之。面有喜色。今岁大旱。黎人阻饥。公何不固辞金银。请赈仓廪。怀宝衣锦。于相公安乎。百姓饿欲死。公何不举贤自代。让位请归。公三为相。而天下之人。皆以公为亢极矣。夫物极则反。人盛必衰。日中则昃。月满则亏。老子曰。功成名遂。则身退。天之道也。今公富贵功成。文章命遂。唯身未退耳。相公昔在南中。自为岳阳集。有送别诗云。谁念三千里。江潭一老翁。则知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宽。贾谊非流窜不能作赋以自安。公当此时。思欲生入京华。归老田里。脱身瘴疠。其可得乎。今则不然。忘往日之栖迟。贪暮年之富贵。仆恐前途更失。后悔难追。主上以相公为贤。使佐社稷。若弃德不让。是废明君之举。岂曰能贤。仆见相公事方急。不可默诸桃李。公闻人之言或中。犹可收以桑榆。诗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此言虽小。可以喻大。相公五君咏曰。凄凉丞相府。馀庆在元成。苏公一闻此诗。移相公于荆府。积渐至相。由苏得也。今苏屈益部。公坐庙堂。投木报琼。义将安在。亦可举苏以自代。然后为朔方之行。抑又闻屋漏在上。知之在下。报国之重。莫若进贤。去年赦书云。草泽卑位之閒。恐遗贤俊。宜令兵部即作牒目。徵名奏闻。而吏部起请云。试日等第全下者。举主量加贬削。条目一行。仆知天下父不举子。兄不举弟。向者百司诸州长官。皆无才能之辈。并是全躯保妻子之徒。一入朝廷即恐出。暂居州郡即思改。岂有轻为荐举。以取贬削。今闻天下尚有四百人应举。相公岂与四百人尽及第乎。既有第差。由此百司诸州长官。惧贬削而不举者多矣。仆窃谓今之得举者。不以亲。则以势。不以贿。则以交。未必能鸣鼓四科。而裹粮三道。其不得举者。无媒无党。有行有才。处卑位之閒。仄陋之下。吞声饮气。何足算哉。何乃天子令有司举之。而相公令有司拒之。则所谓欲德不用。徒张此意。事与京房易传同。故天以大旱相试也。去年所举县令。吏部一例与官。举若得人。天何不雨。贤俊之举。楚既失之。县令之举。齐亦未得。夫有贤明宰相。尚不能燮理阴阳。而令庸下宰君。岂能辑熙风化。相公必欲选良宰。莫若举前仓部员外郎吴太元为洛阳令。必欲举御史中丞。莫若举襄州刺史吴靳。清辇毂之路。非太元不可。任台阁之风。非吴靳不可。仆非吴靳亲友。但以知其贤明。相公有而不知。知而不用。亦其过深矣。抑又闻之。昔闵子骞为政。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凡校书正字。一例不得入畿。相公曾为此职。见贞观以来故事。今吏部侍郎杨滔。目不识字。心不好贤。芜秽我清司。改张我旧贯。去年冬奏请。自今巳后。官无内外。一例不得入畿。即知正字校书。不如十乡县尉。明经进士。不如三卫出身。相公复此改张。甄别安在。古人有坐钓登相。立筹封侯。今仆无尚父之谋。辥公之策。徒以仕于书苑。生于学门。小道逢时。大言祈相。仆也幸甚幸甚。去冬有诗赠公爱子协律。其诗有句云。官微思倚玉。文浅怯投珠。吕氏春秋云。尝一脔之肉。知一鼎之味。请公且看此十字。则知仆曾吟五言。则亦更有旧文。愿呈作者。如公之用人。盖已多矣。仆之思用。其来久矣。拾遗补阙。宁有种乎。仆虽不佞。亦相公一株桃李也。此书上论不雨。阴阳乖度。中愿相公进贤为务。下论仆身求用之路。事繁而言不典。理切而语多忤。其善也必为执事所哂。其恶也必为执事所怒。傥哂既怒罢方解。则仆当持旧文章而再拜来也。
与御史高昌宇书 盛唐 · 王泠然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四
仆之怪君甚久矣。不忆往日任宋城县尉乎。仆稍善文章。每蒙提奖。勤勤见遇。又以齐氓。叨承恩顾。铭心在骨。复闻升进。不出台省。当为风流可望。故旧不遗。近者伏承皇皇者华。出使江外。路次于宋。依然旧游。门生故人。动有十辈。蒙问及者众矣。未尝言泠然。明公纵欲高心不垂半面。岂不畏天下窥公侯之浅深。与著绿袍乘骢马。跄跄正色。谁敢直言。仆所以数日伺君。望尘而拜。有不平事。欲图于君。莫厌多言而彰公短也。先天年中。仆虽幼小。未闲声律。辄参举选。公既明试。量拟点额。仆之枉落。岂肯缄口。是则公之激仆。仆岂不知。公之辱仆。仆终不忘其故。亦上一纸书。蒙数遍读。重相摩奖。道有性灵。云某来掌试。仰取一名。于是逡巡受命。匍匐而归。一年在长安。一年在洛下。一年坐家园。去年冬十月得送。今年春三月及第。往者虽蒙公不送。今日亦自致青云。天下进士有数。自河以北。唯仆而巳。光华藉甚。不是不知。君须稍垂后恩。雪仆前耻。若不然。仆之方寸。别有所施。何者。故旧相逢。今日之谓也。仆困穷如君之往昔。君之未遇似仆之今朝。因斯而言。相去何远。君是御史。仆是词人。虽贵贱之閒。与君隔。而文章之道。亦谓同声。而不可以富贵骄人。亦不可以礼义见隔。且仆家贫亲老。常少供养。兄弟未有官资。嗷嗷环堵。菜色相看。贫而卖浆。值天凉。今冬又属停选试。遣仆为御史。君在贫途。见天下文章精神气调得如王子者哉。实能忧其危。拯其弊。今公之富贵。亦不可多得。意者望御史今年为仆索一妇。明年为留心一官。幸有馀力。何惜些些。此仆之宿憾。口中不言。君之此恩。顶上相戴。傥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台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仆生长草野。语诚触忤。并诗若干首。别来三日。莫作旧眼相看。山东布衣。不识忌讳。泠然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