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潘滔
文公 唐 · 潘滔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三
邵阳图经。
公姓文讳斤。
晋咸康中高平
隐于此山。
得道羽化。
故名文仙山
又据湘川记云。
山上有石床。
长一丈有四尺。
蒙密。
随风飘扬。
委于床侧。
每遇亢阳。
祈祷有应。
唐贞元十年
上天愆旸。
旱魃为虐。
草木黄落。
如惔如焚。
于时州伯太原王公高县昌黎公谨辉至诚恳请曰。
如神降临。
膏雨霶霈。
即为刻石记事。
当时响应。
云行雨施。
年谷既登。
仓廪充实。
夫神灵无方。
感而遂通。
太公治灌坛。
风雨不敢犯。
刘昆牧宏农。
猛虎为之去。
岂非以德化所布。
飘风鸷兽不敢侵界焉。
以此观之。
实由政之所及。
德之所致。
鬼神为之福祐。
神功为之降泽。
若乃德之不修。
政之苛刻。
而妖由此作。
灾由此起。
吉凶报应。
如影随形。
信矣夫。
噫。
人物迁变。
未达诚愿。
至元和三年
岁在戊子
灾患荐臻。
旱又甚矣。
州牧济阳丁公立邑君冯翊庄公齐命官启告。
酬愿立碑。
遂雨洒四溟。
润泽九谷。
山川鬼神。
亦莫不宁。
上凭神休之恩。
下赖牧宰之政。
野老蓑与笠。
相对伫锸而歌曰。
我圣君兮德巍巍。
择良牧兮治边陲。
感神功兮云雨施。
稼穑如梁兮又如茨。
无阶达天真兮。
咸愿立乎丰碑。
閤境耆老。
稽颡告余。
皆愿修文。
以神圣德。
刻之贞石。
永传芳休。
既无绝妙之词。
难传至贞之迹。
铭曰。
飞丹涸济冰雪溶。
道成羽化神仙宫
几乘白鹤归旧峰。
城郭是兮人不同。
霓裳缥缈随天风。
紫烟散尽祠堂空。
山寂寞兮花木隆。
石床空山留仙踪。
微飙骚屑摇条丛。
邑人祈祷清庙中。
神功应化无不通。
天旱暵兮云从龙
洒膏雨兮九谷丰。
黎庶歌兮乐时雍。
愿立碑兮表圣功。
勒文字于坚石
与天地兮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