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林简言
韩吏部 唐 · 林简言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
人有儒其业。与孟轲同代而生。
遂师。不得闻乎道。
阁下岂不谓之惜乎。又有与扬雄同代而生。
遂师。不得闻乎道。
阁下岂不谓之惜哉。有习于琴者。
问其所习。必曰吾师于某。
某所传师旷之道也。习于弧者。
问其所习。必曰吾师于某。
某所传濯孺子之道也。脱二人未至于古。
然亦无敢是非者。以所习有据故也。
傥曰吾自能。非授受于人也。
必知其音俚音也。其能庸能也。
呜呼。圣人之道与琴弧之道相远矣。
而琴弧尚能自习之如此。况圣人之道乎。
去夫子千有馀载。孟轲扬雄死。
今得圣人之旨。能传说圣人之道。
阁下耳。今人睎阁下之门。
孟轲扬雄之门也。小子幸儒其业。
与阁下同代而生。阁下无限其门。
俾小子不得闻其道。为异代惜焉。
汉武封禅论 唐 · 林简言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
仲尼以季氏旅于泰山为僭。
汉武泰山为僭欤。
抑闻无其位无其德。
为事僭也。
有其位无其德。
为事亦僭也。
又闻封泰山
报成功也。
斯皆德称乎位者为之。
若伏羲神农者也。
轩辕颛顼者也。
者也。
汉武封禅奚慕哉。
秦乎。
伏羲乎。
乎。
秦封禅二代而秦灭。
固不可慕也。
若以伏羲为心。
亦宜访伏羲之道。
与所以行之道。
侔之乎。
不侔之乎。
彼茅茨不剪。
而木不呈材。
岂曰侔哉。
彼舞于两阶。
而黩武穷边。
岂曰侔哉。
彼用夔典乐
李延年进。
岂曰侔哉。
彼设谤木。
而捕人诽者死。
岂曰侔哉。
凡所举虽厮养之人。
亦知不侔矣。
汉武计。
宜罢去不侔。
行其侔者。
已行之。
则卿大夫行之。
卿大夫行之。
则国人行之。
夫如是。
虽不封禅。
而伏羲之德之美自至矣。
柰何不遵此道。
司马相如谀佞遗草。
内欺于方寸。
外欺于千古。
矫名窃德。
冒烟云。
蹑凌兢。
泰山
梁父
好商辛夏癸之好。
迹伏羲之迹。
季氏之僭。
安可逃乎。
齐桓公议封禅。
管夷吾用他辞以罢之。
以其无帝王位故也。
无德与无位相去几何。
汉朝有人如管夷吾
应用三脊茅以籍。
固不使其君与季氏等。
言赠 唐 · 林简言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
长庆壬寅岁简言赁居善和里。
贫窭濩落。交亲罕至。
无何一日。门有扣声。
合申疾薄部(疑)得何绍姓字。延乎宾客
具酒为诚。再至亦如之。
既熟。至之又至之。
乃至于日至。尝从容谈及忠孝之道。
无位无陈力之所。无闻非过也。
孝之道以色为至难。贫如黔原。
无闻非过欤。予聆其词。
得其心。知其孝道笃也。
后曰。吾违亲久矣。
趋庭之意。无旷日时。
今越七日归。古有赠言。
岂无旷乎。曰。
慈乌返哺。孰谓禽也。
吴起不归。孰谓人也。
纪鸮鸣 唐 · 林简言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
东渭桥有贾食于道者。其舍之庭有焉。
耸干舒柯。布叶凝翠。
若不与他等。其舍既陋。
主人独以为饰。当乎夏日。
则孕风贮凉。虽高台大屋。
谅无惭德。是以徂南走北。
步者乘者。息肩于斯。
税驾于斯。亦忘舍之陋。
长庆元年简言去鄜。
得息其下。观主人德之意。
亦高台大室者也。洎二年夏阳
薪矣。屋既陋。
且为薪。遂进他舍。
因问其故。曰。
某与邻俱贾食者也。某以故。
利兼于邻。邻有善作鸮鸣者。
每伺宵晦。辄登树鸮鸣。
凡侧于树。若小若大。
莫不懔然惧悚。以非鬼物之在也。
不日而至也。又私于巫者。
俾于鬼语。不去。
鸮不息。主人有母者且瘵。
虑祸及母。遂取巫者语。
后亦以稀宾致困。简言曰。
假为鸮鸣。灭树殃家。
甚于真鸮。非听之误耶。
屈平骞谔。非不利于楚也。
靳向一鸮鸣而三闾放。杨震吁谟。
非不利于汉也。樊丰一鸮鸣而太尉死。
求之于古。主人亦不为甚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