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房翰
大唐扬州大都督府六合县冶山祇洹寺 唐 · 房翰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三
昔者迦维诞圣。兜率降灵。
鸡足岩门。以一音成佛。
象头山上。以三事教人。
舒慧日之光。无幽不烛。
洒甘露之法。随器皆盈。
谈法界之虚空。演妙门之真实。
及夫涅槃示灭。舍利传灵。
金人见于汉宫。白马来于西国
由是绵花奥旨。贝叶真文。
流行域中。遍满天下。
国城聚落。多葺禅宫。
山水园林。散开精舍。
黄金布地。则龟甲成文。
紫玉为阶。则龙鳞謺彩。
希向者六根俱净。住持者五蕴皆空。
或有漏之良因。得无生之法忍
则知佛之教也。其大矣哉。
扬州六合县冶山祇洹寺者。创自吴朝。
初为像塔。洎乎梁代
更立道场。以地若祇洹。
故寺标美号。宋国公吴州之日。
绀殿初营。隋皇帝为晋王之辰。
白楼方立。其后隋室板荡。
玉石俱焚。唐运中兴。
土木重建。钟应霜而复响。
炉含烟而更芬。时有比邱僧智口惠悊等。
望攀澄什。德冠卿云。
精修六通。妙达三昧。
想千花之帐。怀四极之台。
乃复营为。便成结□座飞万鹤。
门结千龙。僧坊若须达所营。
佛刹如匿王所造。香台窈窕。
影殿阴岑。凤跂雕甍。
龙盘绣柱。三百閒之邃宇。
赪垩昭明。十八变之云图。
丹青炳焕。大乘法藏
饬以七珍。广座真容。
装以百宝。灵仙掣曳于梁栋。
若往若来。神鬼□䫜于户窗。
或俯或仰。入海功就。
岂惟舍卫国人。动山力成。
何必商那长者。能使毒龙作礼。
屡集法筵。乳鸟来驯。
每游禅窟。忍辱之草。
垂晓露以翻光。欢喜之花。
摇春风而散彩。其地则棠邑东岭
广陵西岩。背淮面江。
倚山枕壑。铁冶腾光而赫赫。
上烛霞空。石梁激溜而洄洄。
旁亘烟野。涧溪豁险。
岩岫纚连。丰草罗生。
□林□解脱塔□大师经行之地。二上人并勤修净行。
高视法朋。践无垢之清尘。
谈不□之胜躅。识我相非相。
知色空是空。乘慈惠力。
解烦恼縳。其时□人八百。
因立村名。世界三千
俱传法号。或悲薪尽。
山门为之洞开。或叹芝焚。
庭树为之彫落。真仪灭已。
图像俨然。可以导利迷途。
可以发明觉路者矣。复有门人昙影
心内珠融。法侣多文。
掌中印发。实道门之龙象。
为法海之舟航。并结念四禅。
澄襟八解。幽灵已度。
盛德仍传。今上座怀亮寺主惠勖都师德本道裕元逸惠瑳等。
扬袍净域。鼓枻法流。
发四谛之良音。辩百非之妙旨。
游遨寂境。乘绀马而济时。
出入真门。驾白牛而拯俗。
菩提树下。脱落嚣尘。
般若路旁。修持行果。
蹈如来之阃域。度菩萨之津梁。
虽佛在虚空。固难闻见。
而人瞻影像。或易依凭。
乃修饬殿台。洒扫院宇。
擎法鼓以警俗。声杂雷霆。
然慈灯以著明。光耀日月。
以为雪山童子。妙赞神功。
阿斯仙人。能宣佛教。
于是求翠锦之石。既已琢磨。
假黄绢之词。方希笔削。
翰学惭初日。才愧凌云
舅氏能诗。无因酷似。
家庭闻礼。有恨阙如。
空调单父之弦。弥乏河阳之藻。
辞不获已。敢作铭云。
天大地大。乃圣乃神。
感生诸佛。觉悟黎人。
三千世界。八万由旬。
咸□性相。俱超至真。
龙宫西秘。象译东阐。
贝叶假言。贯花妙典。
四禅备习。三藏俱衍。
□勤诚□善棠邑之甸。冶山之旁。
宏开佛刹。大启僧坊。
徘徊广院。窈窕修廊。
日暖冬屋。风清夏堂。
庄严成就。相好具足。
体色开金。毫光散玉。
十地部众。四大眷属。
仰瞻尊颜。护持芳躅。
□石耸□香泉流砌。竹林烟积。
庵果云洗。狂象来驯。
毒龙作礼。青莲夜开。
赤莲昼启。□□上德持律名僧。
行超惠远。道冠□朝游锡杖□坐□虔奉真教。
规模法朋。蠢蠢氓□明明惠智。
一心向佛。五体投地。
悔过罪销。□福至□宁非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