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崔龟从
请定辍朝例奏 唐 · 崔龟从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伏以近日文武三品以上薨卒。
皆为辍朝。
其有未经亲重之官。
今任是散列者。
为之变礼。
诚恐非宜。
自今已后。
文武三品以上。
非曾建功勋。
及曾任将相
及曾在密近宜加恩礼者。
馀请不在辍朝例。
其馀并请依元奏状。
请定官驿水夫制奏 唐 · 崔龟从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当管三州水陆官驿。先准敕文条流。
水夫具有定制。并不许行转牒供券外剩人。
岁月滋深。仍被过客格外干求。
剩索人夫。别配粮料
臣今欲条流诸道节度观察使刺史。及诸道监军别敕判官
赴任及归阙庭。若有家口及参从人。
即量事祇供。其本管迎送军将官健所由诸色受雇人等。
本道既各给程限。兼已受佣直。
并请不供。伏恐。
使客曾得馆驿分外祇供。忽此遭减。
必巧言谤讟。上闻圣听。
今欲准此釐革。不敢不奏。
请降九宫坛为中祠议 唐 · 崔龟从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九宫贵神。旧制是太祀。
伏以九宫贵神。经典不载。
天宝中术士奏请。遂立祠坛。
事出一时。礼同郊祀。
臣详其图法。皆主星名。
纵司水旱兵荒。品秩不过列宿。
今者五星悉是从祀。日月犹在中祠。
岂容九宫独越常礼。备列王事。
诫誓百官。尊卑乖仪。
莫甚于此。若以尝在祀典。
不可废除。臣请降为中祠。
大臣薨谢不于闻哀日辍朝议 唐 · 崔龟从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伏以废朝轸悼。
义重君臣。
所贵及哀。
尤宜示信。
自顷已来。
辍朝非奏报之时。
备礼于数日之外。
虽遵常制。
似不本情。
臣不敢远徵古书。
请引国朝故事。
贞观中任瑰卒。
有司对仗奏闻。
太宗责其乖礼。
岑文本既殁。
其夕为罢警严。
张公谨之亡。
哭之不避辰日。
是知悯悼之意。
不宜过时。
臣谓大臣薨。
礼合辍朝。
纵有机务急速。
便殿须召宰臣
不临正朝。
无爽事体。
如此。
则由衷之信。
载感于幽明。
称情之文。
无亏于典礼。
敬宗祝板不宜称孝弟议 唐 · 崔龟从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臣审详孝字。载考礼文。
义本主于子孙。理难施于兄弟。
按礼记十虞之文。子孙曰哀。
兄弟曰某。然则虞之称哀。
与祭之称孝。其义一也。
于祖祢则理宜称孝。于伯仲则止可称名。
东晋温峤议宗庙祝辞。于孝字非子者。
则不称傍亲。直言敢告。
当时朝议。咸以为宜。
今臣上考礼经。无兄弟称孝之义。
下徵晋史。有不称傍亲之文。
臣谓飨敬宗。宜去孝弟两字。
宣州昭亭山梓华君神祠记 唐 · 崔龟从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长庆三年
从事河中府
一夕。
梦与人入官署。
及其庭。
望见室内有人当阳
仪卫甚伟。
又一人侧坐。
容饰略同。
而皆隆准睅目。
搦管视几。
状若决事者。
因疾趋及阶。
拜唯而退。
行及西厢。
视庑下牖间。
文簿堆积于大格。
如今之吏舍
有吏抱案而出。
因迎问曰。
此当是阴府。
某等愿知禄寿几何。
吏应曰。
二人后且偕为此州刺史
无劳阅簿籍也。
余时试评事
官不期达。
因自念曰。
得为郡足矣。
及出门。
又见同时从事
席地而樗蒱。
既寤。
大异之。
髣髴在目。
唯所与同行者。
梦中故知其姓名。
是尝所游。
及觉。
遂忘其人。
明日入公府。
话于同舍。
皆故为吉解曰。
君梦得郡。
而又见樗蒲。
君后当知主秉节临蒲州乎。
尔后每入祠庙。
辄省所梦。
当时屡谒河渎。
及为华州
西岳
屋宇神像。
皆非梦中所见。
前年四月
户部侍郎出为宣州
去前梦二十年矣。
五月至郡。
吏告曰。
昭亭神实州人所严奉。
每岁无贵贱。
必一祠焉。
其他祈祷报谢无虚日。
以故廉使至。
辄备礼祠谒。
余时方痔病。
疡发于尻。
不便于跪起。
至秋疾愈。
因祇谒庙下。
既易公服。
盥手执笏而进。
及门恍然。
屏上有画人。
抱案而鞠躬。
梦中之吏也。
入庙所经历。
无非昔梦。
惟无同行者及归。
私以告妻子。
明年七月
得疾苦下泄。
尤不喜食。
暮夜辄大剧。
自称前梦
以为吏所告者。
吾其终于此乎。
因心祷之。
既寐。
又梦晨起视事如常时。
将就便室。
及侧门。
有家吏姚者。
附耳言曰。
左府君使人传语。
闻之心悸而毛竖。
意其非常人。
就室未及坐。
有一人戎服捉刀。
奔趋而入。
视其状魁岸。
面黝而加赤。
不类人色。
紫衣黯剥。
乃昭亭庙中阶下土偶人也。
未及语。
余厉声问之曰。
我年得几许。
遽应曰。
得六十几。
梦中记其言。
及觉。
遂忘其奇数。
意者神不欲人逆知其终欤。
迟明。
自为文以祝神。
具道所以。
命儿侄持酒牢以祷。
先是疾作。
医言疾由寒而发。
服热药辄剧。
遂求医于浙西廉使卢大夫为臣
命医沈中象乘驿而至。
既切脉。
且言曰。
公之疾。
热过而气壅。
当以汤治之。
药剂以甘草犀角为主。
如其言。
涉旬而稍间。
经月而良已。
自以为必神之助。
又自为文以祝神。
因出私俸修庙之坏隳。
加置土偶人马。
垣墉之画绘者。
一皆新之。
大设乐以享神。
自举襟袖以舞。
始长庆感梦之时。
绝不为五木之戏。
及至江南
方与从事盛为呼卢以赌胜。
至是又验云。
嗟乎。
鬼神之事。
闻见于经籍。
杂出于传闻。
其为昭昭。
断可知矣。
然而圣人不语者。
惧庸人之舍人事而媚于神也。
吴越之俗尚鬼。
民有病者。
不谒医而祷神。
余惧郡人闻余感梦之事。
而为巫觋之所张大。
遂悉纪其事。
与祝神之文。
刊之于石。
因欲以权道化黎氓。
使其知神虽福人。
终假医然后能愈其疾耳。
敬亭碑阴 唐 · 崔龟从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宣州图经云。宋永初山水记。
宛陵北有昭亭山。山有神祠。
又案齐谐记云。宋元嘉二年
钱塘神姓梓名华。居住东境。
友人双霞乃识之。神遂得与携接同住庙中。
更具酒食言宴。别后县令盛凝之纵火焚烧。
来托此山。百姓恭祭。
乃号昭亭山。至今祠祷。
必致灵验。谢元晖为文。
又有赛昭亭两诗文。尝游此赋诗曰。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
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
敬亭庙祭文 唐 · 崔龟从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维开成五年岁次庚申九月甲戌朔十四日丁亥
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朝散大夫使持节宣州诸军事宣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崔龟从
谨遣长男详等。
以牢醴驼马之奠。
致祭于梓华府君之神。
惟神托迹灵山
兴自宋时
昔之贤守。
已形歌诗。
斯邦之人。
虔奉灵威。
有危必祷。
有疾必祈。
嘉报昭应
响答影随。
龟从谬忝观风。
志抚茕釐。
苦心剋己。
神其鉴知。
顷以请祷。
伏拜庙墀。
惝恍昔梦。
悟于斯时。
爰自秋夏。
疾作体羸。
因舍官俸。
补庙之隳。
涉旬有间。
药与医宜。
昨暮得梦。
灵告寿期。
庙有偶人。
宛其容姿。
于戏。
神理昭晰。
不可度思。
顾惟琐陋。
神实保持。
遽备薄荐。
以谢以祈。
扶疾操管。
恭述其辞。
冀获良已。
斋戒率袛。
大具牢醴。
乐以侑之。
仰答神佑。
庶民不欺。
尚飨。